楊莉+蔡振
摘 要:深化校院兩級財務管理改革是高校綜合體制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是推動校院兩級管理、增強學院經費統(tǒng)籌能力、提高學院辦學自主性的一項重要措施。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于如何加強高校校院兩級財務管理、在校院兩級財務管理過程中應該關注哪些重點問題等給出一些建議,以期能促進校院兩級財務管理的改革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校院兩級;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1-0091-02
隨著高校綜合體制改革的深入,學校需逐步下放財權,增強學院經費統(tǒng)籌能力,提高學院辦學自主性,深化校院兩級財務管理改革。高校校院兩級財務管理主要包括兩級學院預算管理、經費的執(zhí)行與監(jiān)督、兩級學院財務分析等。
一、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高校完成各項任務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據。校院兩級預算管理包括校級學院預算管理和院級學院預算管理。
(一)校級學院預算管理
一般學院的經費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科研收入、預算收入、結算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預算收入是校級預算的一部分,即學校在安排預算支出時下達給學院的預算經費。校級學院預算管理主要是指學院預算收入的管理,在學校直接安排給各學院的預算經費總量一定的情況下,做好校級學院預算必須明確學院預算經費分配方案和學院經費分項下?lián)芊桨?,方案應當既能滿足各學院經費分配公平、合理的需求,又能促進學校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1.確定學院預算收入總量。在學校年度資金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確定學院預算收入的總量是關鍵,在兼顧學校利益的同時也要保障學院日常業(yè)務運行和辦學積極性。
2.制定完整的學院預算經費分配方案。學院預算收入的總量確定后,還需要一整套完整的學院預算經費分配方案。下?lián)芨鱾€學院預算經費的多少,直接影響到各個學院的日常業(yè)務運行和辦學積極性。所以,經費測算方案必須遵循保運行、合理分配的原則,在不影響學院正常教學科研活動開展的同時保證經費分配的公平合理。同時在學院預算收入的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經費測算方案必須具備動態(tài)調整的功能。
3.學院預算經費分項管理。雖然學校在逐步下放學院財權,但對部分特定用途的經費還需給出統(tǒng)一的標準,比如學生實習費,不同學院的同類學生實習費標準應該統(tǒng)一,學院預算經費可以按需求分項下?lián)堋?/p>
(二)院級學院預算管理
院級學院預算管理應作為高校校院兩級管理的重要內容,以推動學校綜合體制的改革。財權下發(fā)至學院后,雖然學院擁有了更多的權力,如資金的調配權等,但是學院將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如何高效地使用好各類資金,促進學院健康長遠的發(fā)展,這就要求學院加強其自身的財務管理,首當其沖的就是院級學院預算管理。
院級學院預算由院級收入預算和院級支出預算兩部分組成。院級學院預算應經學院黨政聯(lián)席會議研究確定,并以適當方式向全院教職工公布,同時向學校財務管理部門備案。
二、執(zhí)行與監(jiān)督
學院預算一經批準,即具有權威性和嚴肅性,不得隨意變更。各學院應嚴格按照預算批準的項目和用途使用經費,認真加強學院預算的執(zhí)行管理;同時,學校對學院的預算執(zhí)行具有監(jiān)督責任。
(一)預算執(zhí)行
各學院應認真加強學院預算的執(zhí)行管理,確保預算執(zhí)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提高預算執(zhí)行效率,保障全年學院預算任務完成。學院領導在提高全員預算執(zhí)行意識的同時,還應協(xié)調好學院內部的各類利益與關系,及時解決一些預算執(zhí)行問題,消除執(zhí)行困難,提高預算執(zhí)行的效率與效果,確保預算執(zhí)行的順利有序完成。
(二)執(zhí)行監(jiān)督
學院主要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發(fā)生的各項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在年度工作中應該嚴格執(zhí)行預算,對預算執(zhí)行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同時,定期對學校的收支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分析,及時將分析結果報送主管財務工作校領導。
學校對學院的預算執(zhí)行具有監(jiān)督責任,學校應定期對學院財務狀況進行摸底分析,校內公布預算執(zhí)行緩慢的單位及項目情況;必要時關鍵時點組織召開學院主管財務工作負責人預算執(zhí)行工作會議,要求學院給出預算執(zhí)行承諾并遵照執(zhí)行。同時,學校可以實行分管學院校領導責任制,學校財務部門定期向分管學院校領導匯報學院預算執(zhí)行情況,由分管學院校領導負責分管學院的預算執(zhí)行進度,增加預算執(zhí)行力度。
(三)績效評價與考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修正)》規(guī)定:“各級預算應當根據年度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國家宏觀調控總體要求和跨年度預算平衡的需要,參考上一年預算執(zhí)行情況、有關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和本年度收支預測,按照規(guī)定程序征求各方面意見后,進行編制?!笨冃гu價結果應作為下一年預算編制的參考因素,所以每年終了,對學院結轉結余資金加強管理的同時,還要對學院經費的管理進行績效評價與考核。
1.結轉結余資金管理。對學院經費應建立結轉結余資金定期清理機制。學校應出臺相關的結轉結余資金管理辦法,明確各類資金的清理原則,如基本支出中畢業(yè)實習費和畢業(yè)設計費當年末如有結余,收回學校統(tǒng)籌安排;創(chuàng)收結算收入當年末如有結余,按比例收回學校統(tǒng)籌安排。盤活學院存量資金,避免閑置資金浪費,提高學校資金的使用效益。
2.績效評價與考核。對學院經費應建立績效評價與考核機制。為確保預算執(zhí)行的有效性和均衡性,提高預算執(zhí)行效率,保障全年學院預算任務完成,除了建立學院經費結轉結余資金定期清理機制外,學校還應建立學院經費績效評價與考核機制,使其當年學院經費管理特別是執(zhí)行情況直接與下一年度預算安排掛鉤。
三、財務分析
學院財務分析作為學院財務管理的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學院財務分析,學校及學院主要領導對各學院財務狀況有充分的認識,可為今后學院的財務管理工作及制定決策提供參考。學院財務分析可分為院級學院財務分析和校級學院財務分析。院級學院財務分析是由各個學院獨立完成的本學院的財務狀況分析,可分項進行、縱向比較、逐項分析,并給出合理建議;校級學院財務分析由學校財務部門完成,分析視角需更為宏觀,除多年數據的縱向比較外,更多的是各學院之間各個指標的橫向比較,展現偏差程度,突顯問題所在。
(一)院級學院財務分析
院級學院財務分析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學院領導提供更清晰的學院財務狀況,包括各類項目的收支結余情況、預算執(zhí)行情況、近幾年各項指標的對比分析、資金使用合理性分析,以及根據國家及學校政策制度規(guī)定提出優(yōu)化學院經費統(tǒng)籌使用方案的建議等,便于學院經費更合理的配置使用,促進學院領導學院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校級學院財務分析
校級學院財務分析應由學校財務部門完成,相比較院級學院財務分析,校級學院財務分析應該更為宏觀,對比分析更加深入,具體應包括以下三點:
1.對學院收支結余情況進行重點分析。對各個學院當年度各類收入、支出和結余情況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對比分析,注重各個指標之間的橫向比較、結構分析,清晰反映各個指標偏離整體的程度,突顯問題所在。同時,對各個學院近幾年的財務狀況進行趨勢分析,通過縱向對比,把控整體財務發(fā)展趨勢,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參考。
2.對各個學院的生均培養(yǎng)成本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各學院專業(yè)設置情況和財政撥款專業(yè)系數,對比分析各個學院的生均培養(yǎng)成本,作為學院績效考核的參考。
3.將績效評價與考核機制納入校級學院財務分析中。選取一定指標建立學院經費績效評價與考核機制,對各個學院的財務管理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安排考慮因素之一。
參考文獻:
[1] 徐云麗,石琦,雷鳴.淺析高校財權下移與校院兩級財務管理改革[J].經濟師,2015,(4).
[2] 鐘雪,訾銀莊,高瑋.校院兩級經費分配模式探討[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9).
[3] 李小紅.高校校院兩級教學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0.
[4] 肖正學,董發(fā)勤,陳昌霞.校院兩級管理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4).[責任編輯 吳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