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
摘 要:初中階段作為小學過渡、高中銜接的過程,在學生文化素養(yǎng)、思維探究等方面均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如何做好初中課堂教學工作,是每個學科教師首要關注的話題?;诖斯P者以初中語文教師為例,對當前教學誤區(qū)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提出相應的改善對策。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誤區(qū);改善對策
語文作為初中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有助于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還可促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對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深刻認識到自身教學存在的不足,結合教學誤區(qū),努力做好課堂教學改善工作,以此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實現高效教學課堂的構建。
一、初中語文教學誤區(qū)
(一)教學觀念
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師僅注重學生整體成績,即通過“題海戰(zhàn)術”或“滿堂灌”教學手段的運用,開展學生成績?yōu)楹诵牡慕虒W活動,促使實際教學質量停留在表面。長此以往教師在授課中難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從而影響課堂教學效果?;谏鲜銮闆r教師若要改變該種現狀,應實現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做好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遞變。
(二)教學策略
在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往往采用“一言堂”教學模式,即教師只針對教學任務進行講解,學生通過聽覺記憶、筆記書寫的方式,完成教學目的。這種單向教學模式,嚴重縮減師生間溝通,促使教學咳痰呈現枯燥無味的特點。另外單一化教學模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失教學靈氣與韻味,導致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下降。
(三)教學手段
社會的發(fā)展,促使多種教學手段頻繁出現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而教師因教學觀念的滯后,難以對新型教學手段進行有效利用,依然以粉筆、黑板、教材“三點一線”教學手段作為學生授課主導,加之部分教學內容無法清晰細化,促使學生知識獲取渠道受到局限,不利于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現。
二、初中語文教學改善對策
(一)改變教學模式
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可通過強化自身教學水平與教學觀念改變的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學生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加之受到經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影響,手機、電腦或攝像機等電子產品,逐漸吸引初中學生的注意力,對此教師應采用與時俱進的思想,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將新元素在教學中有效利用,避免呆板、枯燥教學課堂的出現。例如:在《羅布泊,消失的仙湖》課程講解中,教師可利用電子白板展現的方式,結合環(huán)境惡化資料與西北地區(qū)方位圖,分析羅布泊今、昔對比差異,通過師生間總結,闡述羅布泊消失的原因:河水資源濫用、認為河道更改等。最后通過文戲劇或影視劇鑒賞的方式,使學生深刻認識到環(huán)境破壞、沙漠擴張對人類長遠發(fā)展的影響。
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主要依據初中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度,利用電子白板對教學內容展現的方式,促使學生能夠從直觀化的角度,對教師教授的內容進行系統化分析。此外以電子產品為主導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工作,可有效增加師生互動交流,最大限度上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實現高效課堂的營造。
(二)明確學生主體地位
在當前局勢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認為自身屬于教學的主導,附有教學引領與調動之責,而實際情況正好與之相反,在整體的教學活動中,意在促進學生素質提升與全面化發(fā)展的宗旨,可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教師以引導者的角色存在于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針對此初中語文教師應改變思維定式,明確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前提,努力做好課堂教學工作,使學生深刻感受到語文學科的魅力。與此同時教師還可根據學生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差異,采用“因材施教”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全面化發(fā)展為教學目標。
(三)新型教學手段的運用
如何做好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是當前各個教師迫切解決的難點。如對問答模式、授課模式和自學模式、合作模式與研究模式等新型教學手段的運用,結合探究性教學問題的設定,促使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實現自主化探究能力的迅速發(fā)展。例如:在《春夜喜雨》唐詩教學中,教師為體現律詩的語言藝術、優(yōu)美意境,可通過語句引入的方式,如“經歷過冬天的人,最懂春天的溫暖?!标U述詩人在描寫雨景中,為何不從房屋和水霧、黃柳與青草等角度進行敘述;同時說明詩人眼中春雨的特征。
這種教學模式的運用,可有效調動學生思維,使其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完成教學工作。另外對于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可通過課外實踐教學的方式,實現教學內容、課外活動的協調發(fā)展,即可促進學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又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總結上文通過對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分析,可知現階段教學工作面臨著教學觀念、教學策略與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誤區(qū),從而阻礙學生整體發(fā)展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改變教學模式、明確學生主體地位、新型教學手段等途徑的運用,可有效解決初中語文教學誤區(qū),實現教師、學生以及學校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淑芬.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32):108-109.
[2]王麗麗.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19):108-109.
[3]朱春祥.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誤區(qū)及改善對策研究[J].學周刊b版,2014(12):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