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征唐山市曹妃甸臨港商務區(qū)實驗學校
小學語文如何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崔征
唐山市曹妃甸臨港商務區(qū)實驗學校
要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全面解讀“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語文教學;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學習方式
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呢?
首先,教師要全面理解“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將其正確落實在課堂教學中。
教師要舍得放手,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要徹底摒棄傳統(tǒng)的“一言堂”、“滿堂灌”,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比如,在學習《學弈》、《倆小兒辯日》這倆則文言文時,可以利用學生喜歡講故事、聽故事的習慣,讓學生結合課下注釋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小組內(nèi)講故事。教師充當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領導者,舍得給學生機會,最大限度地給學生自由學習的空間。
教師要充分的信任學生。課改后,學習難度降低了,給學生留下更多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要求學生必須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究。教師要徹底摒棄學生會不會學習、學習能力弱、只有在教室的引導下才能思維等觀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比如,在學習“口語交際”---科技發(fā)展:利大還是弊大。教師要充分放手,讓學生深入家庭、社會,并反復查閱資料、網(wǎng)絡,并進行充分的合作、探究,讓學生結合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得出自己的結論。教師要注重結論的開放性,不要規(guī)定思考、探究的方向,給學生思考的自由,允許結論的差異存在。再次,教師要關注班級內(nèi)的“弱勢群體”。不論學生在學校發(fā)展狀況如何,將來他們都要走進社會,都要面對生活、獨立生存,而學校確實是學生思維方式、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因此,我們的教育要有過去的精英教育轉向面對全體學生。教師尤其是要關注那些弱勢群體---學習能力差、性格懦弱、缺乏自信的學生,讓他們通過語文學習以及相關內(nèi)容的影響,逐步形成及安全的人格和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
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允許學生學習方式和學習效果存在差異,是“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基本體現(xiàn),教師要以次為出發(fā)點,促進學生學習的改變。
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師生平等對話、交流提供相應的氛圍。教師要善于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性格活潑、急于表現(xiàn)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課堂表現(xiàn)出一定程度的混亂,但這正是學生積極性的表現(xiàn)。教師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不要因追求課堂秩序的井然而對學生訓斥,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表演欲。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利用那種積極地情緒和活躍的氣氛來設置教學環(huán)節(jié),切實做好學生課堂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接受式學習,讓學生樂于、敢于探究,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真知灼見,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甚至異想天開,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個性。
其次,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改變學習方式。學生個性不同,生長環(huán)境各異,他們學習方式也千差萬別,對知識的接收方式和領悟程度也各不同。比如,大部分學生喜歡先背誦課文,然后慢慢理解消化;部分學生喜歡一邊閱讀一遍理解、探究;還有學生喜歡先理解在背誦。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學生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存在,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認知習慣。
新課標指出,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教師要給學生留下選擇自己喜歡學習方式的空間,給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比如,學生學習古詩詞,可以借助工具書理解,也可以向家長求助、與家長探討,也可以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和互動,允許學生提出超出課標深度的問題,允許學生的跨越式學習。
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學生只有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發(fā)問才能不斷深入探究。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引導學生質疑、探究,比如,當教師向學生將《愚公移山》這個寓言故事后,學生有人提出:“愚公”姓“愚”嗎?他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他為什么不搬家,而去移山呢?這個故事不會有結局,山不可能被以那么笨的方式移走.....學生的個性觀點需要得到肯定,需要得到鼓勵。
允許學生的差異存在,允許學生存在差距。學生的學習愛好、興趣各不相同,部分男生不擅長語文中的記憶,在生字和背誦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還有的學生不擅長書面表達,作文水平比較低等。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教師要允許這種差異的存在,對差生進行賞識激勵,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和熱情。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以人為本”,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讓學生主動地改變學習方式,做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