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第四中學 廖家榮
據(jù)本人多年的高中美術教學經驗得知:在整個高中學習階段美術教學日漸被邊緣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學生埋頭苦讀,難免下意識地覺得應付學習一下美術課,獲取相應學分就可以了。常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這樣的課堂教學往往流于形式,學生根本學不到東西。而在國外,卻非常注重美術教育,這是因為它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科目,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我校的教改科研主要目標為: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以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導向,以新課程改革的實施為契機,大力推進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也就是說以聚焦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力為目標,開創(chuàng)課堂教學改革的新局面,實現(xiàn)教育教學的新突破。結合學校的教改科研方向,下面本人談談如何轉變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力的幾點做法。
望聞問切是中醫(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
有經驗的教師也要像醫(yī)生一樣學會“望、聞、問、切”的妙法,通過觀察學生以及與學生對話溝通等方式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美術素養(yǎng)水平如何,想學些什么、喜歡什么、想怎么學,這樣把好學生的學習“脈象”就可以設計美術的學習課程了,若能結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課程進行教學更受學生歡迎,這是因為校本課程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美術教師要加強教學研討,轉變教學模式,大力推進教學創(chuàng)新,把課堂還給學生,深入推進生命活力課堂教學。本人認為要在美術教學與學法設計方面構想好:如何指導學生自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突出主體,注重訓練,突出實效”;如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如何改變被動的學習模式;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例如,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設計要走出光看圖片、聽講名作背后的故事的誤區(qū),學生被動聽講故事一來印象不深二來枯燥無味,最后導致厭學情緒。那么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呢?本人的操作方法是分小組以研究性學習模式進行,由學生自主研究學習,最后由小組選派代表分享小組研究總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出真知,美術的本體也非常注重實踐。歷史上不同時期在出現(xiàn)過很多不同流派風格的名畫、名作,都是那些偉大的藝術家用畢生的精力創(chuàng)造和開拓得來的成就,他們一方面吸取前人的優(yōu)秀繪畫技法,另方面用科學家做實驗般的精神去千錘百煉屬于自身個性的畫風。美術教學需要學生對藝術的體驗和感悟,教學時結合學生以往經驗,循序漸進,挖掘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課程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回歸藝術課堂教學的本質,本人開展了“向大師學習”油彩特色課程的教學,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在把油彩特色課程的教學情況作以下小結:
1.學情分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據(jù)了解大部分同學是沒有色彩造型訓練和技巧基礎,但共性是學生對色彩繪畫藝術作品很感興趣。本人根據(jù)這個情況,設計了學情破冰教學。第一步:介紹一些極具代表性的西方藝術大師,鑒賞他們不同時期的名作。第二步:讓學生了解這些大師的名作在現(xiàn)今藝術市場的拍賣行情,了解其價值,提高學生對藝術作品收藏的關注和改變價值觀,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色彩造型的訓練教學
①提高構圖能力
通過對大師作品的欣賞,教師向學生講解、分析構圖的特點,示范講解構圖的黃金分割法、主次、疏密、前后、大小……等關系,盡快提高學生的構圖能力。
②調色訓練
教師通過現(xiàn)場示范講解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三屬性,教會學生調配顏色的方法,讓學生快速掌握色調傾向的判斷以及對色彩冷暖對比關系的把握,這是畫好色彩至關重要的訓練環(huán)節(jié)。
3.大師引領、向大師學習
教師選取大師的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臨摹大師的名作,面對面地跟它們對話,更能讓學生吸收藝術的精華。為了降低難度,剛開始先臨摹一些風景名作,如梵高的《星空》,先讓學生把握大的構圖了律動線,再大膽模仿梵高用奔放的弧線筆觸交織出神秘的夜空。
4.放手讓學生創(chuàng)作,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
以向大師經典作品學習為橋梁,學生通過體驗式的學習,從中感悟到每個畫派的特征與表現(xiàn)的方式和手段,才能真正讀懂大師的作品,了解大師在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了解大師們是如何思考、感悟藝術的真諦,如何把生活、哲學、思想、歷史揉合在一起,他們的作品形式可以是具象的、抽象的、意象的、超現(xiàn)實主義的……
美術學科要教得好也離不開教學反思。反思學生學習收獲到怎樣程度,美術作品是最直觀的。透過作品可以了解到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情況,諸如對構圖、比例、造型、色彩等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那么教師要分類總結,反思下一步教學設計,如何讓學生能多快好省地完成學習任務和達到學習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力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本人相信在美術教學上不斷進行教學反思,調整教法,這樣會大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教學風格的形成有賴于教學思想的錘煉。教學思想的錘煉像蟬的蛻變一樣要經歷一番摸黑探索的歷程;也像科學家進行千百次實驗才能積累的成功經驗一樣,美術課堂是最好的實驗室,教法的摸索與教學思想的錘煉需要用教學的智慧去總結,這需要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外,還要提高理論水平,接觸前沿課改精神,努力吸取其他學科精辟的教學思想,嘗試跨學科整合探究,積極撰寫教學心得體會,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常說三流的老師教知識,二流的老師教方法,一流的老師教思想;相信學生更會折服于有教學思想的老師,因此做好教學思想的錘煉也能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魅力。
學校要發(fā)展,課改出成效是關鍵。實踐證明:整合教育教學資源,開展有效教學研究,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大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就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人將會努力爭取成為一位受學生歡迎、愛戴和尊重的美術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