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佩
[摘要]:本文運用標準成本方法,分析并測算了益陽某高職院校的辦學標準成本,為實際成本核算與分析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教育經濟學 高職院校 辦學成本
當前,高校辦學成本核算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政府、高等院校管理者、社會各階層人士以及消費者的密切關注,尤其是高職院校,特殊的辦學性質決定了其專業(yè)辦學成本必然高于普通院校。本文試以益陽某高職院校為樣本,以其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和國家人才培養(yǎng)水平評估標準為依據,結合益陽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各種實際情況,初步給出地方高職院校專業(yè)辦學標準成本的測算公式,并結合實際測算出樣本專業(yè)標準辦學成本。
一、專業(yè)標準辦學成本測算的前提
1.標準成本的概念與性質
標準成本是根據不同類型高等院校的教學計劃,或者是根據教育部門不同的評估要求計算的成本,是高職院校在正常生產技術水平和有效經營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名學生的預計成本。它是以高職院校正常運營情況下的成本支出為基礎,通過科學調查、分析與技術測定而制定,用來評價教育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種預計成本。標準成本已經基本排除了實際消耗中的各種偶然性和意外情況,又保留了目前條件下不可缺少的成本支出,代表了正常情況下的高職教育成本水平,因而具有正常性;標準成本也是控制成本支出和考核成本中心工作業(yè)績的標尺,為各類成本支出幅度提供依據,因此具有目標性。
2.標準成本測算依據及說明
標準成本測算的依據是專業(yè)教學計劃和高職院校合格辦學水平評估標準,是理論上的辦學成本,由于排除了所有可能的實際因素變動情況,所以,可以說標準成本是專業(yè)辦學的最低成本。進行標準成本測算的目的就是要提供科學、可靠的成本信息,為合理配置校內教育資源提供依據,提高有限經費的使用效率。測算內容是圍繞完成人才培養(yǎng)計劃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所有費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院校類別、所在地方經濟發(fā)展水平、規(guī)模、經費來源、生員比、時間價格差異等因素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成本的大小,為使測算與核算更具體,本文主要抽取了益陽某高職院校的兩個專業(yè)(群)為樣本進行分析,因此數據本身可能并不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但對于同類院校在同期內的培養(yǎng)成本應該有可參考性。
二、專業(yè)標準辦學成本測算的具體內容
益陽某高職院校,常規(guī)的成本分類均屬于維持高職院?;具\轉的經常性開支,沒有相對比例包括高職院校進一步發(fā)展的新投入費用。而在當前狠抓內涵建設時期,有關三項建設等新投入費用在高職成本中占有相當的分量,因此測算項目應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服務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債務利息支出、基本建設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實際測算是對上述六項分別進行的。
測算是在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計劃和評估標準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方面要根據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核定教師編制數目,以確定直接人員費用,即工資福利支出。
文中所測算的只是教育成本中的院校直接成本,即會計成本,是以貨幣計量的財務成本。
測算是針對生均成本來講的,這里所計算的學生數,均是指該專業(yè)標準學生數。
標準學生數=(期初學生數×8期末學生數×4)/12
固定資產是高等學校辦學的最基本物質條件,學校教學相關固定資產耗費的價值,是教育成本的重要項目之一。但由于目前益陽某高職院校并未真正實行固定資產折舊制度,而是根據收付實現制直接將當期購置的固定資產費用化,不能完全真實反映益陽某高職院校的教育成本的實際水平。同時,各高職院校的規(guī)模不同,相應的固定資產價值也不同。因此,測算是在目前益陽某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制度規(guī)定對房屋、土地不計提折舊的前提下進行的,即折舊只是對基本的教學設備(包括專用設備和一般設備)、圖書資料等計提。
隨著高職教育的發(fā)展,校內管理和分配等體制因素對成本的影響雖會逐漸弱化,但目前不同的管理體制和分配機制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