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摘 ? ?要: 隨著高中新課程的逐步實施,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快節(jié)奏、大容量、高效率已成為教學新常態(tài),許多農村高中學生一時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xiàn)逆反、掉隊的現(xiàn)象。本文從現(xiàn)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種現(xiàn)象的成因,并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 農村高中 ? ?英語學習 ? ?逆反心理
通過高中英語教學實踐和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呈現(xiàn)逆反心理,直接影響了英語教學效果,成為落實英語教育教學目標的嚴重障礙。
一、逆反心理概念的界定及其在高中英語學習中的表現(xiàn)
逆反心理是高中學生比較普遍的心理現(xiàn)象,是指受教育者對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方法等產(chǎn)生的抵觸、不順從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它是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對客觀事物表現(xiàn)出與要求人對立或相反的情緒體驗或行為傾向。逆反心理常以抗拒、不順從、不理智、偏執(zhí)、冷漠、不合群、感情疏遠、情感不認同、關系僵硬、莽撞行事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如果逆反心理經(jīng)常地、反復地出現(xiàn),就會構成一種狹隘的心理定式,意識變得狹隘,思想在“對著干”的軌道上盲目滑行。
英語學習逆反心理的表現(xiàn):
超限逆反。指客觀要求超出了學生承受能力或認知水平,就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如教師在短時期內要求學生掌握相當數(shù)目的超出他能力的詞匯語法;教師不分學生英語的實際水平,教學的難度和內容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這樣學生會表現(xiàn)出逆反的言行,具體表現(xiàn)為不做作業(yè)或相互抄襲等形式。
信度逆反。表現(xiàn)為學生對信息傳遞者的人格或所傳遞內容產(chǎn)生懷疑。英語老師一開始許諾實施多媒體教學,或讓學生經(jīng)常性觀看大學英語或美語原聲影片,最終卻未能兌現(xiàn)。也有些教師一開始告訴學生,只要認真聽他的課,按照他所說的去做,就能學好英語,而由于考教分離或其他原因,考試結果卻難遂愿。所有這些,都會引起學生對教育者本人或傳播的內容(甚至對其本人連同內容)產(chǎn)生懷疑,拒不遵從。
期待逆反。許多學生對他們學習英語的目標、課堂、教師都有自己的認知期待,而我們的英語課堂仍然是“一言堂”、“滿堂灌”,教學方法也極其原始落后,教學內容也仍是詞匯+語法+課文串講+考試信息,再加上為數(shù)不少的英語教師又是初出茅廬,無論是教學經(jīng)驗還是專業(yè)素養(yǎng),有一個積累和提升的過程。所有這些,都可造成學生的情緒上的落差,產(chǎn)生“倦學”“厭學”情結。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的原因。
1.英語基礎薄弱,自信心不足。
農村高中生來自多所不同初中,因此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與能力差異,都可能很大程度的導致英語學習困難。盡管到了高中,學生們滿懷希望要學好英語,但學生們在學習中遇到接踵而來不同層次的困難和問題,漸漸挫傷了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開始動搖了學習英語的決心,喪失了自信心,產(chǎn)生了明顯心理抑制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及時復習,在學新課時對要學習內容、重點、難點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心中無數(shù),對教師提問答非所問,拖慢了課堂教學節(jié)奏,課內時間利用率低、效率差。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加快進度學生就受不了,有些學生甚至反感,這種不良情緒導致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不同性格特征對英語學習有一定影響。
性格是一個人在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人格特征。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藝術,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多說多練。性格相對外向的學生思維較活躍,愛表現(xiàn)自己,喜歡用提問,答錯問題能很快進行自我調整。性格內向的學生往往沉默寡言,擔心出錯會丟臉,常常失掉許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如果遇到問題因害羞而不提問的話,問題會越積越多,最終可能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消極、抵觸、逆反的心理。
3.學習動機不明,學習動力不足。
某些農村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認識,認為英語學習就是為了高考,用處不大,再加之受到近年網(wǎng)絡傳言英語高考分值比重減少的影響,學生心理松懈,或持觀望態(tài)度,學習動力明顯不足。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1.對學情了解不夠,教與學嚴重脫節(jié)。
課堂教學內容與難度脫離學生實際水平,沒有找到學生契合實際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教學內容難度和容量太大學生接受不了,形成畏難心理,同時,教師只注重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法指導,學生缺乏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效果不明顯,繼而喪失信心,逐漸產(chǎn)生逆反心理。
2.忽視教學方法,忽略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課堂上,教師注重知識講解,不重視教學方法的使用,講解多,互動少,使課堂學習單調乏味,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心理的需求,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在課外,又由于教材內容多,高考壓力大,課外興趣活動如興趣閱讀,英文歌曲競賽,短劇表演等很少,學生表現(xiàn)受限產(chǎn)生逆反。
3.缺少與學生的溝通和關愛。
老師上課就來,下課即去,成了習慣,不關心學生心理與學習中的問題,學生的心理和學習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老師與學生關系疏遠,學生不能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教師的說教產(chǎn)生逆反。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消除學生逆反心理的對策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需要從注重自己的教轉向注重學生的學。
教師除主動學習、接受現(xiàn)代化教育,要學習現(xiàn)代教育學、語言學、心理學最新成果,積極鉆研教材教法,并把它們運用到教學中,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現(xiàn)代化教育者之外,更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的英語基礎和能力水平,學習興趣,學習方式等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備課既備教材又備學生,難度適宜,方法得當,避免教學脫節(jié),防止學生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同時要重視學法指導,讓學生走出誤區(qū)和迷茫,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和決心。發(fā)現(xiàn)學生掉隊要及時進行幫助、補課,讓所有學生都跟上教學進度。真正從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轉為“以學為中心”,注意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整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他們主動地學,有見地地學,在使用中學,在生活中學,在交往和合作中學,在自己和他人經(jīng)驗和教訓中學,逐步地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善學”,使每個學生都獲得表現(xiàn)、創(chuàng)造和成功的機會,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
(二)優(yōu)化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必須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不斷調整與更新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采用目標教學、分層教學、整體教學等方法,把現(xiàn)代教學理念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結合,做到常教常新,滿足不同個性學生學習方式的需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完成不同層次的任務,滿足不同英語基礎和能力水平學生學習的需要,使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課堂主體地位”這個中心開展,教師發(fā)揮好“導”的作用,做好導演的角色。注意任務教學法、互動教學媒體教學等教學方法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使用。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安排各種符合學生實際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通過任務與互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有效的教學目標。提問與布置任務時要考慮時間和學生水平的因素,以免引發(fā)超限逆反心理。
(三)融洽師生關系,利用第二課堂,維持學生學習興趣。
要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用教師的愛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和對學習的熱愛。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爭取更多機會學習和交流,建立感情。對教師產(chǎn)生親切感,師生關系自然而然地融洽起來,促進了學生們在上英語課時的熱情,親其師,自然信其道。這樣,學生沒有對老師的反感情緒,逆反心理就不會產(chǎn)生。另外,圖書館是一個拓寬視野、開闊眼界的最佳去處,要督促學生充分利用;鼓勵學生利用好在線資料、影音資料庫、網(wǎng)絡課堂等多樣化文化資源。此外,鼓勵學生多參與英語角、短劇大賽、演講比賽、英文歌曲演唱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在活動中收獲成就感,提高英語水平,而這一切又會進一步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
總之,教學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學識、人格相碰相融的過程,是師生共同經(jīng)歷的生命歷程。在這段經(jīng)歷中,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可避免,而且它對英語學習有極大的阻礙作用,因此,如何通過正確的方法、恰當?shù)耐緩綄ζ溥M行矯正,從而達到英語教與學的最優(yōu)化,是每個英語教育工作者都應重視和反思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王俊芳.淺談中學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及對策[J].學周刊,2012(07).
[2]王玉兵.關于中學生逆反心理的測評及教育建議[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1(04).
本文系2016年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農村高中生逆反心理與家庭教育關系的策略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PL[20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