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周
摘 要:作為當下重要的課程資源,微課教學有許多優(yōu)勢,但要真正將微課的作用最大化則需要注意多個問題,如怎樣去選題、如何去導入、用什么方法增加微課亮點等問題。本文就是針對這些問題,以人教版必修三《“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為例,淺析微課教學應注意的諸多問題。
關鍵詞:微課教學;高中歷史;百家爭鳴
新生事物總會具有兩面性,微課也是一樣,許多教師對微課的看法不一。的確,微課需要的時間較短、容量也比較大,為求知者快速的取得知識提供了有效途徑。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哪些內(nèi)容可以作為微課的課題,哪些內(nèi)容不可以;微課教學導入要注意哪些方面等等。因此,微課程教學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都值得我們認真反思,并且結(jié)合實際做具體的改進,以達到更好的為學生服務的目的。下面以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三《“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為例加以說明。
一、注意選題
既然上的是微課程,那么勢必與正常課堂那樣含有大量內(nèi)容有所不同,它要求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這樣,微課的制作,必須首先精選課題的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重難點的設置和文本內(nèi)容的特色確定教學內(nèi)容,這樣既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所以,作者認為選題是微課制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一個優(yōu)秀的微課選題可以讓微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一個糟糕的微課選題也可以讓本應出彩的微課變得索然寡味。
一節(jié)微課一般講授一個知識點,對于這個知識點的選擇,關乎知識結(jié)構(gòu)的設計,對于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用來制作微課,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丁鞍偌覡庿Q”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的重點為“百家爭鳴”局面出現(xiàn)的歷史意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難點為儒家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對后世的影響??键c為知道諸子百家,認識百家爭鳴局面形成的重要意義。從本課重點看,百家爭鳴的意義、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的觀點可以作為選題的切入點;從本課難點看,儒家思想的影響可以作為微課的選題切入點;從考點來看,百家爭鳴的過程、百家爭鳴的意義可以作為微課選題的切入點。
二、微課教學過程要精練
(一)微課導入要新穎、迅速
微課要求時間較短,一般5-8分鐘,因此,必須要迅速切入課題。但同時還要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保持亢奮狀態(tài),這樣一來要求就更高了。為了讓微課更加的新穎,可以設置一個問題導入課題;可以回憶以前的內(nèi)容導入課題;可以從生活的實踐引入課題;也可以直截了當進入課題。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什么途徑,都要在力求新穎的同時,緊貼主題,迅速切題,這是進入課題的一個必須遵循的原則,因為我們要把較多的時間分配給教學內(nèi)容的講授。
以《“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為例,將本課百家爭鳴的過程作為微課課題??梢岳每鬃又v學的視頻進行導入。一方面,視頻作為有效的多媒體資源,可以吸引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大體了解儒家代表人物的活動與觀點,便于儒家思想觀點的概括與總結(jié)。
(二)講授線索要明亮醒目
微課的講授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只有一條線索。在這一條線索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內(nèi)容,剪掉那些可有可無的細枝末葉。比如,有時為了講授重難點內(nèi)容,經(jīng)常需要羅列一系列論據(jù),在羅列論據(jù)時,就要求簡單而精確。再加上巧妙啟發(fā),或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時間內(nèi),圓滿完成課題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
如以《“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中百家爭鳴過程為研究課題,需要著重講解的就是儒家學派觀點同其他學派觀點的不同,要突出主干,就必須懂得取舍。要突出儒家學派的地位,就要將儒家學派的觀點細化,比如仁、禮樂、為政以德等儒家學派觀點要列材料解讀說明。儒家學派觀點這條主線明確,與其它學派的觀點對比也就比較容易,但也要懂得取舍。比如儒家學派主張“仁”,也就是人要有愛心與智慧,而墨家學派的“兼愛”表示愛所有人。為闡述二者區(qū)別,可以引用《墨子》材料,比如“順天之意者兼,逆天之意者別。”加以解釋,這樣就可以有效理解二者的不同。
三、要有自己的亮點
微型課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亮點。這個亮點,可以是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是細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激情四溢的朗誦等等,微型課教學有了自己獨特的亮點,就能提升微型課的水準。
針對《“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課,如以百家爭鳴過程為研究的課題,要想有亮點,首先可以從多媒體角度考慮,為突出百家爭鳴各家學派的不同主張,可以利用flash制作動畫或下載視頻,動畫、視頻使微課更加形象、生動,讓學生在輕松環(huán)境下理解各家學派觀點的不同;其次,教師的語言非常重要,一位教學語言激情昂揚的教師可以讓學生陶醉深入,針對百家爭鳴的過程,勢必涉及各家學派的觀點的史料,教師可以根據(jù)史料的語境,有感情的誦讀,讓學生細細體味史料的內(nèi)涵,理解各自的觀點;最后,教師的個人魅力能很好地影響到學生,在不影響到PPT的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在微課主屏幕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插入教師頭像,教師可以利用肢體語言講解各家學派觀點,這樣更加生動、形象,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