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00-01
摘 要 隨著體育課程的不斷推廣,健美操成為高職院校的體育科目之一,已經成為很多高職院校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本文對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進行了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健美操教學 問題 對策
健美操運動是一項綜合了舞蹈、音樂、體形和體操等多種運動融為一體的健身運動,通過手持輕器械或者徒手練習大大體現(xiàn)健美、健心、健身的效果,屬于一種娛樂性質較強的體育運動。健美操不但能夠健身美體,還能夠陶冶情操,適用范圍非常廣,當前在很多國家發(fā)展都十分迅速。健美操的特性能夠充分滿足當前大學生的運動需求,對幫助大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促進身心發(fā)展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一、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健美操教學形式和內容有待健全
通過調查得出,一般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內容都是以專業(yè)理論、自編操、大眾操和基本技巧等知識構成,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健美操和時尚健美操的創(chuàng)編。在教學過程中形式非常簡單,一般都是采用課外輔助和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中通常都是教師對健美操進行分解教學,讓學生統(tǒng)一進行練習的方式。課外輔導教導使用的方式很少,但是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很好的補充,一般只有一些專業(yè)性團隊和社團會使用這種輔助教學方式。當前很多高職院校中雖然開設了健美操體育項目,但教學中健美操的創(chuàng)編比較簡單,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影響健美操上課的積極性。所以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學內容和形式還有待提高。
(二)健美操課時安排不科學
一般高職院校每周體育課程只安排一節(jié),每學期學生一般教學周最高為18周,也就是18節(jié)健美操,在有限的課程時間內,很難對健美操進行全面教學,一般采用的方式課堂前期進行理論教學和動作指導,大部分時間都是學生自行練習。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健美操的時間很短,在學習過程中很難達到學習效果,對健美操的開展極其不利,不能夠達到健美操的教學目的,課時的安排很不科學。
(三)健美操教材建設有待提高
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在健美操教學使用的都是教學統(tǒng)編教材,都沒有自己的自編教材。而且很多學校并沒有為學生發(fā)放教材,只憑借教師傳授的知識和動作進行學習。雖然教學中統(tǒng)一規(guī)范,但是沒有自己教學的針對性,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的時候很困難,只能夠依靠課堂記憶進行復習。雖然多媒體教學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健美操,但是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存在的問題仍不能有效解決。
二、豐富和完善健美操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
(一)高校健美操教學內容
高校健美操教學不應始終停留在初級、大眾等級上面,要隨著學生學習的不斷深入,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一些市場流行健美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時尚需求,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健美操。可以根據(jù)教學部門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健美操。要不斷改建教學形式,完善輔助教學內容,利用健美操社團等專業(yè)組織,對課堂教學進行補充,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錄像等教學方式,增強教學的信息量,減少教學時間,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
(二)科學合理安排健美操課時
高職院校要綜合考慮健美操教學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健美操的教學課時,確保教師有足夠的時間傳授健美操理論知識和幫助學生進行練習各種技能。同時,學生可以自發(fā)的組織俱樂部、社團等組織,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學習和練習。學??梢詫⒔∶啦俳淌蚁蜻@些學生免費開放,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安排輔導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將教學向課外進行有效的延伸。
(三)加強健美操教材建設
雖然普遍教材能夠規(guī)范教學內容和形式,能夠幫助教師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但是當前教材的滯后性導致一些內容不適合學生更好的開展學習活動,很難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身心的變化。因此各大高職院校必須按照本校、教師、教學產地等客觀條件的需求為出發(fā)點,圍繞著學校教學大綱為中心,自行編制適合自己學校開展健美操教學的教材,進一步對健美操的理論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對一些健美操中的基本動作要進行詳細的圖解、注釋,科學規(guī)范健美操的鍛煉時間和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知識體系,為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理論基礎。同時,可以利用網(wǎng)絡搜集相關資料,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和文字教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教學對健美操中的每個動作進行細致研究,提高動作的規(guī)范化,還可以給學生推薦比較適合的網(wǎng)絡視頻,幫助學生更好的開展自主學習。
三、結束語
通過實踐證明,健美操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健美操的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加強的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對校園生活充滿希望。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根據(jù)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學生勤溝通,盡量滿足他們對健美操的要求及建議,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加強健美操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對健美操學習的需求。
參看文獻:
[1] 郭宏,李紅.體育鍛煉與欣賞——健美操[M].鄭州大學出版社.2016(06):23-25.
[2] 孫紅梅.構建高校體育健美操課程體系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09):58.
[2] 金曼.江蘇省高職院校健美操開展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4(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