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華軍
摘 要:提升中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很重要,語文教師應該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用真情感召學生;鼓勵學生大量閱讀;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影響學生,從而逐步地、循序漸進地提升中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關鍵詞:閱讀素養(yǎng);真情;閱讀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2-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2.017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成長?!边@句話是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的,他指出了讀書的重要性。長期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讓中學生大量閱讀書籍,能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品德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閱讀中去感知、去感悟,在閱讀中去熏陶。”由此可見,鼓勵學生大量閱讀書籍,對于學生學習語文和健康成長極其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呢?
一、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中學生學習語文,已經(jīng)不能僅限于識字、讀通課文、了解故事的層面上,而應拓展到一個新的領域、新的層次,這就是通過閱讀,使自己的思想認識和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教是不夠的,還應該注重正確的方法引導,重在教會學生讀書的方法策略。
具體來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并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教師在放手的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必須有的放矢,切忌盲從。比如在教學《世間最美的墳墓》這篇課文時,我沒有先急著講解,而是讓學生自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要求學生自己給自己提問題,然后在文中尋找答案,最后還要談談閱讀此文得到的啟示,并大膽地發(fā)表自己對托爾斯泰墓的看法。讓我驚奇的是學生學習效果奇佳,他們都能從課文中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并且通過交流討論找到答案。在課堂閱讀教學中,我鼓勵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去閱讀,他們都讀得有滋有味,再加上他們自己獨到的見解、豐富的想象,這讓他們的閱讀興趣大增。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只要引導得法,掌握要領,學生就會在閱讀中領略到讀書的樂趣和做學問的成就感。那么,學生的思維自然就活躍了,閱讀也自主了,閱讀素養(yǎng)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用真情感召學生,引導學生愛上閱讀
朗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成功的朗讀教學可以全面調(diào)動學生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不能像教小學生那樣,將朗讀停留在讀準字、讀順句子、讀懂課文這個層面上,要盡可能地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達到心靈的共振和情感上的共鳴。怎樣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大膽朗誦,提高朗讀素養(yǎng)呢?我的方法有兩種:(1)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名師朗讀。多媒體課件中的課文朗讀,層次不一,水平有高低,我們要精選一下,選質(zhì)量和音質(zhì)好的。(2)教師真情范讀。教學實踐證明,教師充滿真情的范讀,可以感召學生,使學生能進一步愛上朗誦。換言之,教師的范讀有潛移默化之功效。雖然有時候,教師的朗讀不如多媒體課件中的朗讀精彩,但是比較而言,教師用心的、動情的朗讀更能讓學生受到感動和感染。如在教學《過零丁洋》這首詩歌時,我深情優(yōu)美地誦讀解說,使學生深受感染,文天祥的身世命運,令他們感嘆,文天祥抗元救國的孤立無援令他們感到痛心,文天祥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視死如歸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舍生取義的人生觀,令他們敬佩。真情的范讀在無形中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在廣泛涉獵中積累
要想要快速提升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僅僅依靠閱讀課本上的有限課文篇目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指導他們大量閱讀,廣泛涉獵。另外,要想讓中學生能汲取更多的知識與智慧,絕不是簡單的對課本上的文章進行分析就可以做到的。所以,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課外閱讀做了定時定量的要求。
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一般從課本涉及的作品出發(fā),給學生推薦與之相關的大量書目,要求學生廣泛涉獵,以此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時我也會適時地給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報刊,其容量適中,內(nèi)容豐富多彩,又與教材保持同步。我會經(jīng)常督促學生去閱讀我所推薦的報刊,比如《意林》《瘋狂作文》《讀者》《演講與口才》《青年文摘》等,讓他們通過閱讀、思考、觀察,去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去感受當代文學的風格風采,那么學生的品質(zhì)、素質(zhì)、修養(yǎng)就能全面得以提升,并且素材積累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提升自己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促使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不斷提高
教師要想讓自己的學生擁有較高的語文素養(yǎng),要想讓自己的學生出類拔萃,那么本人就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和語文素養(yǎng),學高者方為人師。想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先擁有一片海洋。所以,教師本身所蘊含的素養(yǎng)、人生價值觀、理想道德情操,在教學中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語言、人格等魅力,往往是學生喜歡模仿的焦點。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懂得以美激志、以美怡情、以美育德、以美育人,自己不能落后,要走在前面,要見多識廣。在講一篇課文前,我總是盡可能多地查閱與課文相關的資料,從中取其精華部分,在課堂上講給學生,學生興趣十足,有位學生曾經(jīng)情不自禁地說:“老師你懂得真多!一定讀了很多書吧!”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具備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地指導學生閱讀。
俗話說:“條條大道通羅馬?!痹谡Z文閱讀教學中去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其方法難以計數(shù)。作為教師,我們要深入地研究閱讀教學,研究學生的成長和個性特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愛上閱讀,從閱讀中領略到趣味,然后才能不斷地提升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