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課改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提倡減少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教學,鼓勵多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師應真正理解其內涵并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踐中,提高教學效果。通過任務型教學設計在教學實際中的運用,探索任務型教學的科學性和高效性。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教學設計 教學案例
在信息量膨脹的社會、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方式也迫切需要與時俱進。在“出國熱”,“說英語熱”的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學習,越來越被社會重視,對小學英語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語法翻譯的教學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語言教學的方法曾經(jīng)流行過沉默法(Silent Way),暗示法(Suggestopedia),社區(qū)語言學習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目前,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earning簡稱TBL)廣受小學英語教師的青睞與推廣,如何在實踐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需要進一步地探索。
一、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內涵
自從任務型語言教學被引進中國基礎英語教育以來,最具代表性、最受歡迎的教學模式是Willis的任務型學習模式。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內涵是倡導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以實現(xiàn)完成任務的目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成功。
二、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
澳洲語言學家David Nunan認為“任務型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法具有結構性,它由教學目標、信息輸入、活動方式、師生角色、教學環(huán)境等要素組成。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出在課堂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模式需要遵循的以下幾個原則:
1.任務的真實性原則。任務型教學法是以具體的任務為載體,以完成任務為驅動,將學習語言形式、掌握語言技能、發(fā)展語言能力融為一體的英語教學方式。這就要求在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課堂,首要條件是要創(chuàng)設出與語言背景相近的真實情景,才能引領著學生順利進入任務環(huán)。例如,在學習動物的單詞時可以創(chuàng)設動物園的情景;在購物交際的口語教學中可創(chuàng)設購物的情景。
2.任務的趣味性原則。根據(jù)小學生高低年段的心理活動和生理發(fā)展、依據(jù)小學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英語高低年級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不同,教師要依據(jù)所授課班級學生的真實水平設計出各種趣味性濃,學生喜歡的任務。
3.任務的評價性原則。小學英語的任務型教學,除了有單一個人完成的任務,也要有團隊合作的任務。在評價中也要區(qū)分對個人以及對團隊評價的量化不一樣。另外,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所設定的任務并不局限在課堂中應當場解決的任務,它還應該包括課外任務的延伸,這也是語言學習在現(xiàn)實中運用的最高目的。
三、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步驟
任務型教學模式包含有三個步驟:首先,任務的準備(pre-task任務前)引出話題和任務。教師創(chuàng)設出符合本課語言教學的環(huán)境,讓學生為完成任務做好鋪墊。
其次,任務的呈現(xiàn)(while-task任務中),這包括執(zhí)行任務;計劃如何匯報完成任務情況;展示匯報任務完成情況。這是任務型課堂教學所特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任務型課堂教學一開始就呈現(xiàn)任務,然后在任務的驅動下去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就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過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全部注意力都在如何根據(jù)要求完成教師指定的任務,凸顯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
最后,任務的完成及延伸(post-task任務后),這包括分析任務執(zhí)行情況和操練所獲得的語言點及其任務的延伸。這是語言輸出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完成教學設計的任務,達到語言展示與英語口語交際的目的。
四、任務型教學在實踐中需注意的問題
1.任務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式的相互作用。易保樹和羅少茜認為,任務型教學從理論上就不排斥語言形式的學習,形式練習的目的是為了賦予學習者完成目標交際任務的能力。提倡任務型教學的模式并不是反對其他的所有教學方式,我們應該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模式,結合各種適合授課內容的教學方式。對于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2.任務型教學與多媒體的運用。教師要善于借助現(xiàn)代教學技術的輔助功能,在無法創(chuàng)設真實環(huán)境的情況下,借助多媒體的輔助功能,創(chuàng)設出相應的教學環(huán)境。在任務執(zhí)行過程中,也可以借助它來示范任務的每個步驟。在完成了任務之后,可以借助多媒體的評價手段,給孩子們相應的評價。
3.任務型教學不要流于形式,要有實效性。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總是潛伏著極大的由己知轉化為未知的原動力。教學中多角度、多方位設計各種游戲、問題,發(fā)展學生橫向、類比聯(lián)想等思維,使學生不僅僅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而且還能利用自己所學的各種知識,結合英語去創(chuàng)造、去探索,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我們不能為了按照任務型教學模式教學而去搞形式主義,沒有實效的課堂是失敗的課堂。
總之,教師設計的教學任務應注意體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的情景的創(chuàng)設于運用,注重材料或任務的真實性與科學性,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并逐漸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索意識。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理念的引領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追求高效課堂,在遵循各個教學原則的情況下,倡導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在教師的引導下,習得語言,輸出語言,用英語進行交際。
作者簡介:陳閏曼(1979.10-),女,廣東省河源市人,研究生,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英語教學,研究方向:信息化在教育教學過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