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摘要】非語言交流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交流形式,恰到好處的非語言交流,可以對有聲的語言交流進行有效的補充,甚至會超越有聲語言交流的效果。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動作,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讓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并且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按原計劃進行。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出現(xiàn)別樣的風景。
【關鍵詞】小學語文;非語言;面部語言;肢體語言;服裝語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感覺到,非語言交流往往比有聲語言對學生的約束力更強,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或者一個動作,都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可以讓學生及時糾正自己的行為,并且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也可以讓課堂教學按原計劃進行。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出現(xiàn)別樣的風景。
一、面部語言傳遞心靈
面部表情是一個人內(nèi)心的真實表現(xiàn)。有時候,教師的一個面部表情對學生的作用甚至比語言更有效力。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當課堂非常亂的時候,有的老師在大聲制止,卻起不到作用,學生還是我行我素,而教師如果靜止不說話,眼睛一直盯著學生,面部呈現(xiàn)出生氣的表情時,學生就會迅速安靜下來。這就是面部語言的作用,它可以讓學生迅速看出老師心中是怎樣想的,是生氣的,還是高興的,那么他們也就可以迅速反思自己的行為,就會意識到是自己的行為引起老師的這種表情的,學生就會迅速結(jié)束自己當前的言行的。老師的面部表情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眼睛目光,一個是面部表情。
(一)眼神
有人說過:“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边@一句話就說明人可以通過眼睛來洞察另一個人的心理。眼睛可以平視,也可以仰視或者俯視,還可以光顧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它可以對學生表示出愛護與支持,也可以對學生表現(xiàn)出生氣與批評,可以傳遞內(nèi)心的驚奇,也可以傳遞內(nèi)心的憂傷,而這些,都可以及時對學生起到影響作用。所以,我們要用好這一非語言交流形式,并有效運用眼睛去及時調(diào)控課堂教學氛圍。
記得有一次,在全校的同課異構(gòu)活動中,由于每一位老師都不能在自己的班級上課,而我抽到的班級正好是離我班距離最遠的班級,在平時從來沒有與這班學生交流過,對這一班的學生學習情況也不太了解。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緊張,我感覺如果我也緊張的話,那么就會把這種緊張氣氛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緊張,那么學生在緊張狀態(tài)下,教學效果是不太好的。于是,我到班級,先用溫和的目光面帶微笑地掃視了全班學生,當我的目光與學生的目光接觸時,我感覺學生與我之間的心理距離近了許多,沒有一開始那么緊張了。沒用多長時間,在我與學生進行課前交流時,學生很快就從我的眼神中消除了緊張,并高興地與我一起走進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
(二)表情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面部表情如何也直接影響一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它也是課堂非語言交流的重要形式,它是教師內(nèi)心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很明顯,我們?nèi)绻妹娌勘砬?,就可以給學生傳遞一種信息,而學生在解讀老師的面部表情時,就會感覺老師對自己是夸獎的,還是批評的,老師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制約學生不良行為的發(fā)生。當然,我們的面部表情要是豐富的,如果一節(jié)課都是以嚴肅的表情來呈現(xiàn),那么這一節(jié)課不用說氣氛也是壓抑的,學生的思維不能最大化地得到開發(fā),甚至會造成學生討厭課堂的結(jié)果。
記得有一次,我在教學時,發(fā)現(xiàn)我班有一位男同學偷偷地把一張小紙條寫上字,輕輕地放在前面一個女孩的頭發(fā)上。看到他正在洋洋得意的表情時,我真的想讓他來前面檢討,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把我的課堂教學節(jié)奏給打亂,也會打亂學生的學習思路,甚至會影響前面這位女生的心理。所以這時候,我采用的是非語言進行交流,迅速將目光轉(zhuǎn)移到他的身上,并在臉上表現(xiàn)出非常生氣的表情,當他看到我的表情時,臉一下子紅了,并迅速將紙條給輕輕扯下來。這一過程沒有學生知道,課堂還在有條不紊地向前推進。而接下來,這位學生可能是擔心我再發(fā)現(xiàn)他的不良行為,所以聽講也認真了,發(fā)言也積極了。
二、四肢語言傳遞動向
老師的一個不經(jīng)意動作,往往會給學生一個很好的啟發(fā),或者是有效的制止。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與學生進行非語言交流,如果學生的回答是對的,我們就以點點頭表示肯定與表揚,而學生的表現(xiàn)不是那么出色時,我們就可以搖搖頭表示不同意,有時候也可以側(cè)著頭佯作等等的意思來讓學生思考。對于黑板上的一些重點提示, 我們可以用手輕輕地敲一下,引起學生的注意。當學生討論結(jié)束時,我們可以有節(jié)奏地拍三下巴掌,以表示結(jié)束。這些肢體語言如果長時間得到運用,那么就會在師生之間形成一種非常默契的配合,就會使我們的課堂呈現(xiàn)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三、服裝語言傳遞情境
有時候,老師的穿著如何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上課心情,如果老師穿得非常邋遢,或者說穿一些奇裝異服,那么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氛圍的。其實,一個老師的衣著打扮也可以反映出他的內(nèi)心獨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老師。所以,老師的服裝應該是簡潔大方,服裝的顏色不能單調(diào),也不能過于豐富,要能夠折射出老師內(nèi)心的審美追求。有時候,教學不同的課文,我們還要穿不同色彩的衣服,這樣,才能夠與文本內(nèi)容與課堂氣氛融為一體。
總之,非語言交流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交流形式,恰到好處的非語言交流,可以對有聲的語言交流進行有效的補充,甚至會超越有聲語言交流的效果。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