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方芹
【摘要】語文是潤澤學生心靈的學科,然而,放眼我們當前的語文課堂,一些急功近利,嘩眾取寵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行為充斥于我們的語文課堂,不僅無助于教學,更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關(guān)鍵詞】語文;慢養(yǎng);牧養(yǎng);順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教育的核心始終是培養(yǎng)人、教育人。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無論采取何種教學形式,都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人的生命成長規(guī)律,把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教育教學的出發(fā)點,讓中學語文教學回歸本色,對中學生要“慢養(yǎng)、牧養(yǎng)、順養(yǎng)”,還要“素養(yǎng)、調(diào)養(yǎng)”,切不可嘩眾取寵,更不可急功近利,讓學生真正的走進語文世界,自主體驗,個性解讀,感受絢爛的中國文化和精彩動人的故事,潤澤心靈,陶冶情操,促進成長。
一、海量閱讀,“慢養(yǎng)”
很多時候,我們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太過著急,對我們的學生要求過于死板和苛刻。在中考的風向標下,語文教學多了很多功力的東西,少了幾分本色。時間一長,我們發(fā)現(xiàn)中學生不愛學習語文,不愛讀書,語言表達或者蒼白無力,或者生搬硬套,或者一味堆砌,失去了很多這個年齡的天真、活潑,也失去了文化濡養(yǎng)的味道。為此,我讓學生從海量閱讀開始,不急于求成,不灌輸,讓學生慢慢走近語文世界。
在七年級的“我愛文學”實踐活動結(jié)束之后,我們班掀起了閱讀名著的高潮,幾乎到了人手一本的地步。我非常欣慰地看到很多不愛上語文課的學生拿起了自己心愛的圖書在閱讀課上靜心讀著?!稖贰に鱽啔v險記》《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游記》《西游記》《三國演義》等是男孩子比較鐘愛的,《紅樓夢》《駱駝祥子》《雷雨》《家》等則比較受女孩子的歡迎。除此之外,班上還出現(xiàn)了 ? ? ? ? ? ?《簡·愛》《哈利波特》《昆蟲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圖書,給我們的讀書活動增添了亮點。我會不時給學生一些建議,讓他們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圖書,也堅決抵制那些低級趣味的圖書,為大家營造積極向上的讀書氛圍。一段時間之后,慢養(yǎng)的效果開始顯現(xiàn),課上大家有了共同語言,學生的作文也更加充實、自然,語文學習氛圍更加和諧。
多些耐心,少些急躁;多些尊重,少些強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沐浴在陽光、雨露中,接受文字的涵養(yǎng),接受文學的熏陶,讓讀書成為學生的終身習慣,循序而漸進。
二、自主學習,“牧養(yǎng)”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把選擇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擁有更多自主空間,放手讓學生去學習,去到廣闊的草原中主動地汲取營養(yǎng),盡情地“吃草”,享受“天蒼蒼野茫茫”的自在和暢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我會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享受探索之旅的愉快,體味收獲成果的快樂,讓他們走進文本、品讀文字、感悟并升華情感,也創(chuàng)造條件帶來他們接觸自然和社會,感受語文的魅力所在。
在《斜塔上的實驗》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自讀原文,非常欽佩伽利略勇于實踐、敢于探索的精神,對于這個實驗過程也非常感興趣。他們自己動手制作了實驗方案,還準備了實驗工具,躍躍欲試。整堂課都充滿了思辨的味道,大家興致高漲,鑒賞文中的描寫。有的小組提到實驗前人們的心理——吵吵嚷嚷、興高采烈——他們想看到伽利略出洋相,帶著嘲弄的神情,邊看邊竊竊私語,可結(jié)果卻是兩個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同時落地。還有一個小組給大家演示了文中提到了兩個實驗——鏈條擺動、鐵球落地,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不迷信權(quán)威,敢于挑戰(zhàn),這就是學生們學到的。
不同于“圈養(yǎng)”的教育方式,我們的“牧養(yǎng)”是相對開放的,擴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看到百態(tài)人生,看到社會現(xiàn)實,主動學習,積極實踐,增加自己的閱歷,也逐步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三、個性解讀,“順養(yǎng)”
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中曾說,“順木之天性”,那么樹木自然就會繁茂且茁壯。教育學生亦是如此。在中學語文課堂上,我們要尊重中學生的天性,鼓勵學生個性解讀,暢所欲言的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觀點,并展現(xiàn)出自己的風采,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與眾不同的地方,都能在團隊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從而爆發(fā)自己的小宇宙,激發(fā)自己的潛能,發(fā)光發(fā)熱,更加自信的成長。
在《我的思念是圓的》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自讀艾青的這首詩,一起感知詩歌的意蘊,體會詩歌傳達的情感?!懊糠昙压?jié)倍思親”,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是家人團圓、親人歡聚的日子。而也正是如此,游子才會更加思念家人,家人也更加惦念游子。在濃郁的情感之下,學生們輕聲讀詩,體味它的獨特味道。作者說“思念是圓的”,這是一個非常生動的表達,也是真實情感的流露。讀完之后,我們開始討論思念的話題。思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是在學生的表達中卻變得具體而形象。有的說,思念是媽媽的味道,媽媽的嘮叨和媽媽的微笑;有的說,我覺得思念很怪,覺得它遠了時,卻又在不經(jīng)意間冒出來,好像一個影子一樣;還有的說,一個人離開家,去外地就會知道思念;甚至有的說,偷偷喜歡一個人,也是思念……從對文本的正確解讀,到聯(lián)系個人經(jīng)歷的個性解讀,學生們動情表達,自然生成。
當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可取之處,當學生為了自己的興趣點而努力時,語文學習就完全變了樣子,課堂上多的是學生的個性主張,多的是學生的積極討論,不再只是等待老師“告訴”,鮮活而豐富。
總之,從尊重基礎(chǔ)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出發(fā),中學語文教學應該以“養(yǎng)”字當頭——“慢養(yǎng)、牧養(yǎng)、順養(yǎng)”,不為了分數(shù)而教學,不為了考試而學習,讓學生愛上閱讀,自主學習,個性解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鋪好堅實的基石。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