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
摘要: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多樣化的,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采取相應的措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實踐,體驗成功的快樂,循序引導,點滴積累,不斷磨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習慣培養(yǎng);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80-02
英語語言的韻律、節(jié)奏、交際功能、文化底蘊是藝術(shù)的具體體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即運用學過的英語知識進行思想交流。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利用英語語言的內(nèi)在美營造課堂教學藝術(shù)化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地發(fā)現(xiàn)、體驗、挖掘英語的語言美,進而在寫作過程中實踐美、創(chuàng)造美,提高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寫作教學是一項"由簡單到復雜,循環(huán)往復不斷上升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教學。起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1.認真審題。要求學生認真審讀圖表或提綱,領會意圖,捕捉信息,確定文章時態(tài)及體裁。
1.2.寫提綱。教師引導學生構(gòu)思文章要點,寫出每個段落主題句、關鍵詞,然后確定細節(jié)和內(nèi)容要點。
1.3.寫初稿。審題和列提綱后,學生開始寫作,教師指導學生有意識地使用固定句型,使用關聯(lián)詞,把段落按邏輯順序連成一體,形成基本連貫的初稿。
1.4.檢查錯誤。檢查是書面表達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完成初稿后,老師指導學生從以下六個方面修改和查錯:(1)要點是否齊全,有無遺漏;(2)體裁是否恰當,有無偏題;(3)內(nèi)容是否連貫,有無缺詞;(4)語法是否正確,人稱、時態(tài)、語態(tài)、冠詞及名詞單復數(shù)等有無錯誤;(5)用詞是否得當,有無習語及固定搭配等方面的錯誤;(6)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有無合適的連接及過渡,經(jīng)過有效的訓練,學生犯的錯誤逐漸減少,書面表達能力逐步提高。
2.注重寫作教學的基本訓練階段
重視詞匯與語言教學,強化基本句型的訓練。詞是句子的組成部分,詞匯量的多少影響著學習者的寫作能力,擁有一定數(shù)量的詞匯是學習語言的基礎。要使學生真正掌握詞的用法,在課文教學時,老師要通過演示、講解、操練和反復使用,使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掌握好英語基本句型是寫作的重要保證,因此要加強五種基本句型結(jié)構(gòu)的教學。幾乎所有的英語句型都是五種句型的擴大、延伸或變化,因此訓練學生"寫"就要抓住五種基本句型的訓練,讓他們把這五種基本句型記牢,不斷運用。五種基本句型是:(1)S+V;(2)S+V+O;(3)S+V+O+O;(4)S+V+P;(5)S+V+O+C。五種基本句型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意思,但無法比較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還必須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擴句訓練,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行擴句練習。
3.結(jié)合課文教學,抓住學生英語書面表達的難點和要害
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寫作的基本練習,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具體做法是:①課文的詞匯教學,不局限于照本宣章,而是結(jié)合英語的構(gòu)詞、同義反義比較,名詞的可數(shù)與不可數(shù)的區(qū)別,加強學生對英語詞形變化的理解,擴充他們的詞匯量,鼓勵他們口筆頭造句,借此培養(yǎng)學生用完整句子表意的能力。②課文教學過程中讀、寫、聽、說交替。一般聽說在先,讀寫在后。針對寫作練習的聽、說、讀、寫要注重材料內(nèi)容的語言形式,課文內(nèi)容的語言形式要有適當?shù)淖兓驼w的系統(tǒng)性。以課文內(nèi)容的提問為例,教師提問用的詞語結(jié)構(gòu)和課文內(nèi)容相關,但和課文語言所用詞語要有適當?shù)牟町?,使學生稍加思考能夠理解,為學生使用多種英語近似表達形式添磚加瓦,積累材料,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把握更多的英語語句表達方法。③指導學生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長句短寫,短句詳寫的口筆頭練習,幫助學生熟練把握英語中常用動詞句子的結(jié)構(gòu)變化。
4.寫作訓練的多樣化
在聽、說、讀的基礎上提高寫的能力。語言的發(fā)展證明,書面語是從口語發(fā)展來的,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千方百計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充分營造課堂交際的氛圍,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師生或?qū)W生間的對話交流,學生間相互對話,可以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使他們思路更加開闊,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說的能力有賴于聽的能力,進而有助于寫作。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寫作訓練的多樣化。首先,在Dialogue的教學中,除了聽錄音、對話、表演和編寫相似的對話外,還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一段短文,讓學生在編寫短文的過程中,注意時態(tài)、語態(tài)、人稱和前后的邏輯關系,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其次,在Reading教學中,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必須用自己的語言,且人稱、時態(tài)要做相應的變化,這樣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義句表達,提高了表達能力。還要讓學生用課文中的詞組進行復述,學生復述課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課文中的重點、邏輯關系,又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nèi)容表達出來。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組織篇章結(jié)構(gòu)的能力,又提高了語言的精煉度,使自己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快的提高。再次,在Listening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聽懂做完聽力練習之外,還要讓他們把練習作為guide復述聽力材料,甚至讓他們寫在作文本上。
5.重視批改講評,升華有效寫作教學
作文的批改和講評是寫作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可或缺、極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批改的工作量很大。如果不批改,作文中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 但在批改過程中,如果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后,往往就變成了老師自己的文章。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參與,互相評改。由于學生之間的了解更深刻,他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當學生意識到教師并不是文章的唯一讀者時,他們會更認真的寫好作文。因此,讓學生相互傳閱和批改作文不僅增加了寫作時的真實感,更重要的是能訓練學生的語言意識和敏感性。訓練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寫完,同學之間相互批改,重新行文后再上交,這樣教師批改起來就更輕松,而且很容易找出典型錯誤,有利于講評。對于課后作文可以讓學生相互批改后從中選出好、中、差的作文進行批閱,從中找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記錄下來,課上講評總結(jié); 也可以在批改時,只把其中錯誤劃出,讓學生自己動手改錯后再給老師看。這樣,學生通過動腦、動手糾正錯誤而印象更深、提高更快。
寫作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聽、說、讀訓練中掌握英語的基本表達技能,然后通過大量的寫作訓練才能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傊?,只要教師認真解讀新課標和高考書面表達的要求,按照以上措施有計劃循序漸進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會穩(wěn)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