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海英+李輝全
【摘 要】本文從農(nóng)村中職學生對朋輩心理輔導的了解度、認同度、參與度等進行調查,探討朋輩心理輔導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為農(nóng)村中職學校推進朋輩心理輔導發(fā)展、促進農(nóng)村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農(nóng)村中職 朋輩心理輔導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0B-0077-02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在同輩之間進行的心理輔導,因為他們往往是同學或朋友,有著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經(jīng)驗和價值觀,他們更容易溝通,更有利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也有利于輔導員自身的成長。農(nóng)村中職學生朋輩心理輔導是在農(nóng)村職?!傲羰貙W生”朋輩心理輔導的基礎上開展的,為了更好地推進這項工作,促進全校學生心理健康及學校和諧發(fā)展,特采用問卷式進行調查。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橫縣職業(yè)教育中心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450份,回收442份,回收率98.22%,有效問卷435份,有效率98.42%,其中男生225人,女生210人。涵蓋全校學前教育、汽修、計算機應用等13個專業(yè)。為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問卷采用不記名形式。
(二)研究工具。自編的“中職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現(xiàn)狀調查問卷”,有單項選擇題也有多項選擇題。
(三)調查過程。調查時間為2016年6月,開放式問卷調查與個人訪談相結合。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中職學生心理困惑時首選的求助對象。學生遇到困惑時求助對象的選擇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所以首先要了解這一問題。由表1可以看出,中職學生遇到心理困擾時,“知心朋友”是他們最喜歡的求助對象,占71.89%;有35.09%的學生選擇“家人”;只有32.83%的學生選擇朋輩心理輔導員,但如果輔導員加強學習,擴大知識面,提高人際溝通技巧,密切與學生的情感聯(lián)系,與學生建立純潔的友誼,便可以得到更多學生的接受。另外,有19.63%的學生選擇向心理咨詢師求助,29.58%的學生選擇向班主任或老師求助,這說明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漸深入人心,但對學校的心理咨詢還有一定的顧慮。由此可見,要想改變中職學生心理普遍不佳的現(xiàn)狀,朋輩心理輔導是一種有效的方式。
(二)中職學生喜歡向朋輩尋求幫助的原因。對“你更喜歡向朋輩(同齡人)尋求幫助的原因”進行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67.92%的被調查者認為朋輩心理輔導員與自己是“同齡人、有共同感受”,容易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親密感情。其次,“好朋友、信任”排在第二位,占66.42%。此外,中職生有不少困擾來自自身生理變化和情感困擾,他們往往羞于與老師及父母溝通,或對老師或父母有一種排斥感,因而喜歡向朋輩尋求幫助。
(三)中職學生喜歡的輔導內(nèi)容和交流方式。具體如下:
1.學生希望開展朋輩輔導工作的內(nèi)容。由表3可見,趣味性高、參與性廣的活動是中職學生最喜歡的,如心理素質拓展訓練游戲等,這些活動趣味性強、吸引力大,學生積極參與,他們在游戲中緊緊相擁,相互鼓勵,相互信任,相互幫助,不但提升了心理素質,而且宣傳了心理健康知識。其次是同學與朋輩之間的交流活動,對心理困擾的同學給予更多的關注。這些都提醒朋輩輔導員學習和生活都要與學生融為一體,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情緒,以更好地為學生排憂解難。
2.學生喜歡的交流方式。由表4可見,對“需要幫助時,希望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這個問題,有86.98%的被調查者選擇“QQ、微信等現(xiàn)代媒介”,明顯高于其他選項。所以朋輩輔導員在做好“面談”工作的同時,更要合理使用QQ、微信與學生交流。
(四)影響中職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主要因素。目前,只有32.83%的被調查者在需要幫助時會首選朋輩心理輔導員,這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校的穩(wěn)定,要想順利、科學地開展這項工作,學校就必須了解學生不求助的原因。
1.不喜歡向朋輩心理輔導員求助的原因。由表5可見,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專業(yè)能力不夠并不是最大的問題,缺乏安全感才是學生最擔心的,所以輔導員要加強品德修養(yǎng),保護當事人的隱私。另外,認為“無人員、場地、時間保證”的學生占28.25%。
2.性別對于開展中職學生朋輩輔導的影響。從表6和表7可見性別對于開展中職生朋輩心理輔導影響的差異,以及優(yōu)秀朋輩心理輔導員應具備的素質。相對于男生而言,女生更認同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因此,真誠熱情、善于交流、活潑開朗、樂于助人、沉著穩(wěn)重、有責任心的女生(見表7)應該作為朋輩心理輔導員的首選。
3.其他影響因素。調查發(fā)現(xiàn)還有許多其他影響因素,由表8可以看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擔心朋輩將自己的隱私告訴別人”,也就是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個人素質;然后依次是“不了解朋輩,沒必要全說”和認為“保留的內(nèi)容不會影響輔導效果,不用說”,認為“有的信息不好意思說”也占很大比例,總的來說都是對朋輩不了解。
(五)在中職學校開展朋輩心理輔導的可行性。在本次問卷中,有49.89%的學生曾在心理遇到困擾時向朋輩心理輔導員求助過,并且效果也不錯,這說明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輔導效果見表9所示。
三、結論
第一,學校的朋輩心理輔導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學生對其認同度、了解度、參與度、滿意度還不算高。大約二分之一的被調查者曾向朋輩心理輔導員求助過,并且感覺也不錯,可遇到心理困擾時大部分學生首選的求助對象卻是“知心朋友”而不是“朋輩心理輔導員”,原因主要在于“擔心朋輩將自己的隱私告訴別人”,而“知心朋友”是好朋友、彼此信任,所以影響朋輩輔導主要因素是輔導員誠實守信的品質。此外,“不了解朋輩”和無“人員、場地、時間”的保證也是關鍵的因素,這說明目前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推廣力度不足。
第二,女生對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的認同度、渴望度、參與度更高。一般來說女生比男生早熟,更細心、敏感,能及早察覺同學的不良情緒,并且富有愛心與同理心,做事更主動積極,能耐心傾聽,善于開導、安慰。女生在遇到心理困擾時,更渴望有人及時疏導、寬慰,解開心中的疙瘩。
第三,開展朋輩心理輔導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朋輩是“同齡人,有共同的感受”,求助者在有共同語言的同學面前表露心聲,感覺比較輕松,他們的很多想法或經(jīng)歷也是輔導員或者經(jīng)歷過或者聽說過的,輔導員能設身處地地為求助者著想,甚至能從自己的經(jīng)驗教訓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有些困擾羞于向長輩請教”,尤其是自身生理變化和情感的困擾,他們往往羞于與老師及父母溝通,或對老師或父母有一種排斥感。
第四,學生更認同QQ、微信等現(xiàn)代交流方式。隨著現(xiàn)代科技與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有免費無線Wlan覆蓋校園,95%以上的學生一人一部手機,即使極少數(shù)學生沒有手機,學校也開設有網(wǎng)吧供他們使用。
四、建議
第一,構建“心理輔導教師—心理協(xié)會—社團—班級”的多級朋輩心理輔導網(wǎng)絡。即學校一級成立心理輔導中心,由專職心理輔導教師擔任;心理協(xié)會成員包括社團、班級朋輩輔導員,總負責人為專職心理輔導教師。
第二,建立完善的朋輩心理輔導員選拔和培訓制度。以女生為主要選拔對象,著重考察申請者是否具備以下品質:誠信待人,勤奮好學,熱情開朗,善解人意,真誠友善,關心他人,親和力較強;對朋輩心理輔導有一定的理解;善于溝通,具備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本能力;具有組織學生團體活動的經(jīng)驗和能力。定期開展相關培訓,可以以團隊心理輔導的方式進行,也可采用個別形式。
第三,建立有效的評價和監(jiān)督制度。根據(jù)制度對輔導員進行規(guī)范與獎勵,既提高他們的責任感,也可以使他們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優(yōu)點與不足,并在工作中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輔導效果。
第四,廣泛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活動。結合中職生心理及學業(yè)特點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生動有趣、充滿挑戰(zhàn)的活動當中,讓他們在積極參與中不但身心健康成長,而且提升對朋輩心理輔導的了解度和認同度。這些活動包括心理健康知識競賽、心理健康墻報、心理劇、團體輔導活動和心理互助小組活動等。
第五,建立以宿舍、班級、學校為單位的QQ或微信等現(xiàn)代網(wǎng)絡群。網(wǎng)絡心理咨詢過程中來訪者可以用虛擬的身份登錄,這樣可以突破時空界限,來訪者可以在比較輕松的環(huán)境下表露自我,對難以啟齒的事情或性格內(nèi)向或有交往恐懼的學生來說,這種咨詢方式是最佳的;并且無論是聲音還是文字,都可以長久保留在手機和電腦中,輔導員和來訪者有更多時間對問題進行思考,對閱歷貧乏、專業(yè)知識不足的輔導員來說,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有時間請教專業(yè)教師;另外,擊鍵本身就有宣泄情緒的功能,有利于來訪者舒緩情緒壓力。所以利用網(wǎng)絡心理咨詢匿名性、便利性、有效性的特點,開展朋輩互助活動,往往比其他方式更為有效。
【參考文獻】
[1]成靜.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2
[2]甘諾,嚴紅艷.中職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的調查與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07(12)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