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娟
摘要:在素質教育發(fā)展與普及的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發(fā)受到關注。國際相關教育組織也都明確指出了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以國際高中生為對象,研究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途徑以及有效性。
關鍵詞:國際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有效實施途徑
引言
國際高中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由于教學方式、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發(fā)育特征等方面的差異,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針對即將出國學生的整體情況,分析學生的心理問題,結合學生的成長發(fā)育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健康教學,結合能夠結合的一切力量,消除學生出國前的焦慮心理,穩(wěn)定學生的思想,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國際高中學生群體的特殊性
1.教學方式的差異
國際高中學生在國內高中學習國外的教材,參加國外的高考,最終出國。國際高中教學目標以培養(yǎng)國際型人才為主,中西方文化、教育理念,在此產生了激烈的碰撞。目前,大部分的國際高中中,許多課程都是外籍教師任課,完全按照國外的授課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方式相對靈活,注重教學的深度。這就會導致一部分學生,由于習慣了自己國家的教育方式,很難一下子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是自信心會受到一定打擊。
2.文化背景的差異
中西文化體系之間的差異,是導致國際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因素。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以儒家思想為教育的大背景,中國人相對來說比較傳統(tǒng)和保守,性格內斂、好強,從這個方面分析,中國的學生一般好勝心強,看重得失,比較關注成績,在很多問題上,一旦處理不好,很容易產生自卑,或者是逆反的心理。而西方國家的學生,受到相對開放的文化影響,學習上相對寬松,性格也比較隨意。這些性格不同、習慣不同的學生相聚在一起,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摩擦,或者誤會,這些小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嚴重的心理問題。另外,國際高中在教學方面,以西方文化為背景,思維模式、道德倫理、表達方式以及價值取向等,都與習慣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中國學生有著明顯不同。由于中國學生性格相對內斂,保守,很多國外的教師、學生,對中國學生的印象就是沒有禮貌,只懂學習,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滲透在生活與學習的各個方面,加之自身對陌生國度、陌生環(huán)境的恐慌,學生非常容易產生排斥或者恐懼心理,最終產生心理問題,形成出國前恐懼心理。
2.高中生本身的特殊心理狀況
高中生本身就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這個階段,學生身體發(fā)育已經趨于成熟,而心理發(fā)育處于發(fā)展中階段。此時是他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心理非常容易受到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各種文化相互交融的國際高中,各種差異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受到心理發(fā)育特點的影響,這個時候學生喜歡打聽事,從只關注自己,開始向關注他人,關注社會發(fā)展。另外,該年齡段的學生,個性動蕩,他們思維敏銳,但片而性較大,容易偏激;他們熱情,但容易沖動,有極大的波動性。在對社會、他人與自我的關系上,容易出現(xiàn)種種困惑、苦悶和焦慮,對家長、教師表現(xiàn)出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為?;谶@些特點,在國際高中,因為性格不合、文化差異、陌生環(huán)境等因素,容易引起學生之間出現(xiàn)激烈的行為。
二、國際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實施途
1.提高心理教育隊伍整體素質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要素之一,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能夠有效保障教學效果。心理教育也是如此,學校應當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隊伍。學校應該為教師提供更加有力的繼續(xù)教育平臺以及科研平臺,使其能夠更好的掌握國外學生與國內學生的心理以及能更好掌握普通高中生和即將出國的高中生的心理差異,從而因材施教。學校心理教學活動應該進一步擴大范圍,服務的深度與廣度也需要增加,建立咨詢與系統(tǒng)機構。定期進行心理輔導理論與技術的培訓活動,為教師學習交流提供更多機會。
2.建立學生心理咨詢檔案
在國際高中,學生來自四面八方,受到語言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加之高中學生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很多事情想要自己解決,好面子,認為自己已經成熟,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因此教師不應該采用過硬的教學手段,直接揭穿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容易產生逆反作用。教師應該通過平時的調研,掌握學生心理情況,建立學生檔案,在與學生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之后,逐漸滲透心理咨詢,將學生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進一步記錄。各科教師必須承擔著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利用心理檔案,對每個學生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同時與學生的班主任和其他老師及時溝通,交流情況,盡早實施干預,做到防患于未然,確保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3.建立多元化的心理教育體系
國際高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促進學校與多元社會的相互作用,開啟學生的社會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學習社會生活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并善用社會資源。國際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趨勢將是開放而流動的,并有一個完整的聯(lián)系網絡。心理教師應該善于與家長、教師、心理學家、教育學家、精神衛(wèi)生機構等建立聯(lián)系,彼此承接與配合,廣泛吸收中西方心理教育領域精華,并建立統(tǒng)合性的支持網絡,才能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跟上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從而引領教育改革。
4.做好出國前學生的心理疏導
在國際高中,學生面臨參加國外考試,進入國外學校學習的情況。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教師應該專門為他們設置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教會學生識別自身的心理問題,掌握排解心理問題的方法。強化心理健康宣傳,定期舉辦出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活動,鼓勵即將出國的學生參加這些活動,制定各種心理健康宣傳手冊,各國語言應用手冊等等,讓學生不再感覺國外陌生,熟悉國外的文化以及語言,能夠在很大成程度消除心理問題的根源。同時,還需要建立心理問題篩選、干預以及控制機制,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解決心理問題。
結束語
國際高中在教學制度、學生構成以及教育方式方面都與普通高中有所區(qū)別,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以這些特點為基礎,要從高中生的成長發(fā)育規(guī)律入手。同時,結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以及學生個體差異,這樣才能夠確保心理健康教學有效性。本文針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國際高中心理教育的有效措施進行了幾點分析,希望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孫建輝.淺談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及其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
[2]李佳.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