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景
摘要:朗讀是閱讀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大量教學實踐證明,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工夫。
關鍵詞:朗讀;認識;訓練
英國有位文學家說過:“書寫的藝術,哪怕在文法上修飾得再好,在表達語調(diào)時卻是無能為力的。”可見,朗讀的重要性。朗讀是閱讀的一項重要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大量教學實踐證明,閱讀教學要落到實處、搞扎實,就必須從最根本的朗讀上多下工夫。那么,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朗讀水平呢?筆者談幾點體會。
一、加強對朗讀的認識
朗讀是學生閱讀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基本訓練。它是指書面語言轉(zhuǎn)化為出聲的口頭語言的閱讀,是發(fā)聲閱讀。教學法理論中對朗讀有過這樣的論述:文章的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如同進行解剖,朗讀卻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能使人感受。朗讀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是感知教材內(nèi)容的第一步,通過朗讀可以了解到作者的深思匠心及文章的要義,對于課文難點,妙處,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會體味到,對于各種語文知識,技能的獲得也靠反復讀。學生可以通過朗讀理解課文的詞句篇章,領會文章的主旨、神韻、風格,受到熏陶感染。其次,朗讀有助于語言的積累,在反復的朗讀吟誦之中,詞、語、句、段、篇能夠順利地進入學生的語言倉庫,能鍛煉學生用語言描繪事物、表情達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聽、說和寫作水平,加大語文為生活服務的力度。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朗讀,檢查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傾向、認識水平和運用程度。所以,在教學中狠抓朗讀,的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注重朗讀的訓練形式
朗讀是一種有聲的語言藝術,教師要精心設計訓練形式。在朗讀訓練中,教師要為學生的自讀感悟創(chuàng)設主動選擇的條件和機會,促成他們個性化發(fā)展。但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學生的選擇往往會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必須在朗讀訓練中有意而巧妙地引導學生選擇。是要通過引導學生、點悟?qū)W生,使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參與到朗讀實踐中,完成對文字符號所承載的思想內(nèi)容,文字材料組織方式以及所滲透的情感、韻味的感知和領悟。進行各具特色的朗讀訓練,使學生從朗讀中領略到自然美,入情入境地讀,從而喚起美的共鳴。
1、講解在先,初次朗讀。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講解和朗讀。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對文字段運用、內(nèi)容的描述,感情的表達有一定的認識之后,再要求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從客觀上講,要求學生運用準確的語音、合理的停頓和語調(diào)朗讀課文,并表情達意。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必須規(guī)范朗讀,做到語音準確,語調(diào)自然,這是朗讀的底線。中、高年級學生,要求朗讀時把握文章基調(diào),句子的節(jié)奏,能揣摩文章蘊涵的情趣意旨,并有意識地注意語段韻律、語流停延,達到充分感知課文內(nèi)容,領悟文章的情義妙理、神思妙筆。
2、提供示范,以讀促讀。學生的朗讀水平與教師的示范朗讀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重視示范朗讀的積極作用。示范朗讀即通常說的范讀。教師在朗讀教學中,以聲情并茂的范讀創(chuàng)設出濃濃的教學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迅速調(diào)動學習的興趣。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親耳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學起來就
容易得多。因此,教師的范讀及錄音示范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朗讀的語氣,并進行模仿。教師在范讀之前應認真“備讀”,反復研究朗讀的語氣、語調(diào),發(fā)揮出最佳的水平,讓學生聽了以后,產(chǎn)生強烈的想讀好的欲望,達到以讀促讀的目的。
3、反復朗讀,激發(fā)情趣。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文章都是文質(zhì)兼?zhèn)?,教師應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把作者的情感美美地讀出來,在讀中體會,讀中領悟,讀中升華。如《迷人的張家界》一文,課文描繪了張家界的奇山、雄秀水美,異物多,山水相應情趣美的仙境。讀了這篇課文,感到了張家界奇山的“雄、陡、奇”和秀水的“靜、清、綠”之特點,越讀這篇課文,使人越感到張家界景物確實迷人;越讀這篇課文使人越感到文中詞句運用恰當,比喻貼切,生動逼真;越讀這篇課文,使人越感受到美的享受,把人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由衷的贊嘆之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
4、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朗讀。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非常強烈,給他們營造一個情境,他們就會在情境中繪聲繪色地進行表演,伴隨著的朗讀訓練就會簡潔高效。小學語文新教材中有許多故事性很強的文章適合于學生的表演。對于這類文章,可以讓學生擔當課本劇中的角色,進行繪聲繪色的表演。學生通過對文中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表情進行模仿,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了理解,再去朗讀課文的時候,就能充分把握文中的感情,從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朗讀。
三、評讀與促進發(fā)展
在多種讀的形式中,評讀是不可缺少的。課堂中,教師們常用“賽”的方式組織朗讀教學,有賽就有評。評議時,教師應特別注意評價的理念和方法,充分地尊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在評價過程中領略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經(jīng)驗世界,加上閱讀材料本身內(nèi)涵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對文本會作出不同的“解讀”。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逐步養(yǎng)成欣賞學生看問題的不同立場、方式、方法的習慣?!耙磺€讀者有一個個哈姆雷特?!敝灰菍W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nèi)容的,都應該給予肯定。一旦學生得到肯定,其學習的主體性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才有了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
總之,朗讀教學是“讀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必須重視它,只要正確認識了朗讀教學,精心地指導學生朗讀,才能真正在小語教學中展現(xiàn)它的藝術魅力,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