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而言,鋼琴課是專業(y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其能夠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為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鋼琴的技能型和實用性。通過這兩個方面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掌握鋼琴的理論知識和各種操作技能,并且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鋼琴專業(yè)知識開展教學活動。本文將對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其鋼琴教學的模式。
【關(guān)鍵詞】高等師范院校 鋼琴教學 模式
【基金項目】1.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視角下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學專業(yè)研究型教學模式研究(2013zdjy095),2.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視角下高等師范院校研究型鋼琴教學模式研究(jy13107)。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05-02
近年來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中暴露出很多問題,這對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作為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存在不能適應鋼琴教學的現(xiàn)象。而我國近年來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越來越大,所以對教育人才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而根據(jù)我國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現(xiàn)狀來看,其教學模式一般以傳統(tǒng)為主,很難適應現(xiàn)代社會對鋼琴專業(yè)人才的要求。所以高等師范院校在開展鋼琴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加強對鋼琴教學模式的探索,從而找到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鋼琴教學模式。因此,對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模式進行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等示范院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鋼琴教學課程的定位不夠明確
根據(jù)高等院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其教學活動顯得十分枯燥乏味,鋼琴教學并不能取得實際的成效,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也感受不到鋼琴的實用性。尤其是在現(xiàn)代鋼琴教學中,教師往往更注重音樂教學中音樂價值的體現(xiàn),所以會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的速成創(chuàng)作作為主要目標,而沒有注意到教學內(nèi)容是否能滿足學生鋼琴學習的需求。這樣就導致鋼琴教學中存在很多遺漏的地方,教學質(zhì)量很難得到提升。
鋼琴在音樂演奏中一般被作為伴奏,很少有單純的鋼琴演奏曲目在社會中廣泛流傳。這樣就導致學生和教師認為鋼琴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工具出現(xiàn)在音樂中,不能成為音樂的主體,導致教師和學生都對鋼琴教學抱著消極的態(tài)度。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鋼琴教學課程的定位不夠明確,教師和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鋼琴教學的重要性。
(二)鋼琴教學力量薄弱
根據(jù)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其鋼琴教師的專業(yè)性一般較低,在鋼琴方面的成就并不高。根據(jù)對我國一些高等師范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的了解,很多鋼琴教師對鋼琴并沒有深入了解,其中尤其是對鋼琴的構(gòu)造和發(fā)生原理等基礎性知識,一些教師認為這些基本的知識并不重要,但實際上這些基礎的鋼琴知識往往能讓學生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彈奏技巧。而還有的教師將鋼琴理解為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一部分,對鋼琴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知識單純的對學生進行鋼琴彈奏的知識傳授,不能結(jié)合音樂創(chuàng)作其它各個方面的知識進行綜合技能的培訓。另外,鋼琴教學師資力量薄弱也跟鋼琴教師薪資水平相關(guān),因為鋼琴技能較強的人才一般能夠以其它形式獲得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而鋼琴教師的工資固定并且較低,所以很多擁有高超技能的人并不愿因從事鋼琴教學。
(三)教學與實際脫離
由于高等師范院校對鋼琴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教學活動經(jīng)常與實際 脫離,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容易出現(xiàn)泛泛而言的現(xiàn)象。這樣就只能讓教學活動流于形式,并不能為學生帶來有用的指導。其中在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活動往往更注重對鋼琴理論知識的傳授,并沒有對學生鋼琴操作技能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鋼琴教學的實用性方面缺乏認識,并且教師的鋼琴教學只是儲備不足。同時,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沒有明顯的針對性,學生的鋼琴學習沒有系統(tǒng)性和結(jié)構(gòu)性,導致鋼琴學習沒有重點。而學生自主學習鋼琴的時間并不多,很多學生都要忙于其它各種公共課和專業(yè)課的學習,導致學生的鋼琴學習并不能順利完成。另外,教師教學模式單一,并不能對鋼琴教學中的知識進行全面的講解,導致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一知半解,并不能對鋼琴有深入的學習。
二、鋼琴教學模式的探究
(一)個體模式
鋼琴教學的個體模式,就是指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開展教學活動。鋼琴作為樂器中的一種,對于高等師范院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而言是必須要掌握的樂器之一。而鋼琴教學與其它學科不同,必須要建立在一定的技能技巧之上,教學活動中沒有技能技巧的訓練,教學活動將不能順利完成。一些鋼琴教育家曾經(jīng)就指出,鋼琴技術(shù)起始于音樂表現(xiàn),是一種手段,但同時對音樂的演奏而言又必不可少,只有結(jié)合鋼琴的演奏,才能讓音樂的形象得到充實。所以,在鋼琴教學中運用階梯式進度,通過科學的鋼琴彈奏技能訓練讓學生鋼琴的彈奏技能得到提升,對于鋼琴的教學而言有很好的效果。通過長時間的時間證明,這種模式在鋼琴教學中對學生的個人發(fā)展而言有著十分明顯的效果,其是鋼琴教學中不可替代的一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中主要以教師的教學為主,讓學生在演奏的過程中及時得到教師的指導,從而不斷提升鋼琴演奏技能的水平。
(二)研討模式
所謂研討模式就是指研究和討論的模式,這種模式強調(diào)的是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因為鋼琴的教學必須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讓教師和學生增加互動交流,能夠讓學生和教師在不同的觀點中找到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樣不但能改變鋼琴教學枯燥乏味的特點,還能讓教師通過鋼琴教學與學生共同進步。
目前,鋼琴教學的研討模式在一些高等師范院校的實際應用中取得很好的成效,不僅讓學生能夠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能讓鋼琴教學與現(xiàn)代社會的教育理念相符合。
1.研究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的以教師單向傳輸為主的教學模式,研究性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參與鋼琴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得到有效提升。這種模式主要是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對鋼琴知識的探索,從而找到鋼琴學習中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總主動積極地與別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地從外界獲取鋼琴相關(guān)的知識,全面掌握解決學習問題的方法。在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中使用這種模式的時候,需要根據(jù)鋼琴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要把握好教學模式的尺度。對于高等師范院校的教學而言,其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的技能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師德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在今后成為合格的鋼琴教師。在使用研究模式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個人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讓其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適應社會的需求,取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
2.討論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重教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很少。而在兩人以上的討論中,學生往往能了解到更多的觀點,并根據(jù)自己了解到的觀點對學習進行總結(jié),還能在與別人的討論中獲取到自己并不知道的知識點。討論模式的教學主要是利用了人多智慧大的道理,因為多人的討論很容易衍生出新的觀點,這樣能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促進作用。在高等院校的鋼琴教學中使用討論模式能夠取得比個體模式更好的效果,因為參與到討論中的人數(shù)更多。討論模式可以應用在鋼琴教學的很多方面,其中主要是重難點技術(shù)的學習以及鋼琴練習方法的學習中。討論模式中參與討論的人可以是教師和學生,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既可以是問答模式,也可以是相互探討的模式。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學習鋼琴的效果得到提升,還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集體合作的力量,從而增強合作意識。在使用討論模式開展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必要的引導,避免學生在思想上出現(xiàn)偏差。
(三)合作模式
對于鋼琴教學的合作模式,是一種互相幫助的教學模式,是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應用能力的教學模式。其中參與合作的人既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也可以是教師與學生。這種模式能夠避免教學活動過于單一,學生會對教學活動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這種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從而避免一些學生被忽視的情況出現(xiàn)。通過合作模式的鋼琴教學,能夠讓學生全面掌握鋼琴演奏的能力。例如學生的聽覺能在學習中得到強化,因為兩個人合作演奏的時候,學生必須要對另一個人的演奏進行傾聽,從而讓兩人之間的合作更加完美,而只有在演奏雙方互相傾聽的情況下,才能讓演奏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還能讓學生的責任性得到培養(yǎng),其在掌握更多鋼琴知識的時候能夠?qū)W會與別人分享,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有很大的好處。
(四)復合型模式
隨著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鋼琴教學也要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應用復合型的教學模式就能達到這樣的目的。復合性教學模式是指在鋼琴教學中設置多元化的教學課程,對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復合型教學模式是與傳統(tǒng)單一型教學模式相對的其更注重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培養(yǎng),其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強調(diào)的是學生綜合實力的提升。
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是音樂專業(yè)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于高等師范院校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重要影響。根據(jù)我國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但對教學質(zhì)量造成影響,還會影響教師自身的能力提升。所以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研發(fā),來適應不斷提升的教學要求,從而讓教學質(zhì)量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宏燁.論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3,01:135-136.
[2]錢至美.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改革的思路[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6:56-57.
[3]聶亞星.試論優(yōu)化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J].藝術(shù)教育,2015,02:116-117.
[4]范同樂.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之創(chuàng)新[J].北方音樂,2015,08:183-184.
[5]平凡.淺析如何開展高等師范院校的鋼琴教學[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10:87-88.
[6]胡澤丹.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育之淺見[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07:65-66.
作者簡介:
袁茵(1979.08-),安徽宿州人,碩士,淮北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