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勇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精心設計活動化教學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參與學生學習活動,并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動中正確指導,適時點撥,同時運用激勵性評價,以滿足學生學習成功的體驗,只有這樣,才能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有效性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教學活動經(jīng)驗”。這種理念給我們的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同時也為我們的備課理清了思路。
一、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基礎
精彩的課堂源于精心的設計。我們的備課不僅要備“教師怎樣教”,更要備“學生怎樣學”,不僅要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更要考慮到怎樣去指導、點撥學生:不僅要有調(diào)控課堂的能力,更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只有這樣,才能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聽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些老師上課時就題講題,就事論事,不分輕重緩急,平均使用力量,照本宣科,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效果差。究其原因,在于他們理解教材不到位,備課思路有偏差,把握不注重、難點,歸根到底是沒有吃透教材,相反,只有準確地把握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挖掘學生潛力
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都不了解,甚至不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不明白文本的編寫意圖,那么是不可能會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情操的陶冶,甚至會把學生帶入黑暗的深淵,后果是非??膳碌?。一旦離開了文字,什么情感和智慧都無法通過語言工具得以告知,一切都是空談。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演繹推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利用類比推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借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借助童話故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chuàng)新精神的今天,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都會增強學習效果。所以,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懂得讓學生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在教學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個學生群體里。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也許都有差異,教師在執(zhí)教時,不一定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能否吸收到課堂的知識。特別是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很難進入他的世界,更別說挖掘學生的潛力了。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先了解你的學生。以發(fā)散式的思維去挖掘學生的所長,方可做到全方面地提高。
三、講、學、練相結合是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的保證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努力做到精講、善導,努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還要懂得讓學生及時練習鞏固,保證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做到講、學、練有機結合。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的教學方法正在不斷地更新,新的教學理念在不斷的內(nèi)化,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越來越成熟。但我們也發(fā)現(xiàn),不少的課堂顧了“講”、“學”環(huán)節(jié)的精湛,卻常常失去了讓學生及時“練”的時機。因此,為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高效,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精簡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教學流程。如過長的課堂引入、不必要的課堂討論、不起作用的媒體課件、形式化的課堂拓展等均應當讓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鞏固練習。
2.錘煉教學語言。使課堂簡潔清晰。如復雜的提問語言、習慣性的重復語言、慢節(jié)奏語速、離題了的故事等。教學語言往往具有習慣性,因此,只有教師刻意改變,才能使自己的課堂語言越來越精煉。
3.當堂訓練,及時鞏固,關注發(fā)展。課堂是師生完成教學目標的主陣地。課堂上,有教師的正確引導,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在知識與能力的生成過程中,也必須有合理、充分的練習鞏固環(huán)節(jié),以有效促進知識與能力的生成與鞏固。課堂練習的形式應是多樣化的,內(nèi)容與要求應當是有層次性的。很多教師非常重視課堂中的教師怎樣講、學生如何學等教學活動過程,練習與鞏固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往往被擠占,甚至有不少教師習慣于將課堂練習安排學生在課外去完成。如果課堂在精彩的師生教學活動的后面,及時安排學生進行合理的、有層次的練習與鞏固,教師及時地把握反饋信息,就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理念。它不僅關注知識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而有效教學則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nèi)。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同時,充分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確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