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玲
摘 要: 文章通過對語文教師修養(yǎng)、學生心理特征和課堂的教學技巧及經驗的研究,探討如何成為學生喜歡的語文老師,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課,享受語文課。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教育方法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學科,它承載著傳承人類文明,培養(yǎng)學生能力,涵養(yǎng)學生品德的重要使命。小學生思想單純,熱情上進,可塑性極強,如何通過一個個如畫卷般的漢字讓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瑰麗雄健,如何通過一篇篇富有靈性的文章讓學生領悟的人類文明的燦爛輝煌,這需要語文老師用智慧、能力、情感、藝術通過語文課感染、影響學生。最有效的影響不是強制性的灌輸,而是“潤物細無聲”的滋潤。讓孩子喜歡語文老師,享受語文課,應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追求目標。
一、做學生喜歡的老師
小學生活潑好動,想象豐富,思想單純,老師是孩子們心中的偶像。語文老師首先要以優(yōu)雅的談吐、親和的氣質、廣博的知識吸引學生,讓自身的魅力讓他們無法“移情別戀”。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課本身的綜合性,要求語文老師要對社會環(huán)境、對自然現(xiàn)象、對歷史地理、對科學藝術都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只有有著較為廣泛的閱讀和學習領域,在語文教學中才能左右逢源,應付自如,才能像“磁石”一樣吸引學生,甚至被學生效仿、崇拜。其次,要了解小學生的興趣、習慣、思維性格等心理現(xiàn)象,學會“投其所好”,學會預設兒童心理態(tài)勢,親切樂觀,循循善誘,對優(yōu)秀的學生要及時表揚鼓勵,對調皮的后進生更要保護童真,充滿熱忱。要熱愛語文教學工作,處處身體力行。有學識、有修養(yǎng)、有能力的教師才會是學生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師,也是最能得到學生喜愛、尊敬的老師。
孔子說:“親其師,信其道?!敝挥袑W生喜歡你了,他們才會喜歡上語文課。
二、上學生喜歡的課
1.精心備好每一堂課
備課要花時間研究教材,搜集資料、了解學生、考慮方法、撰寫教案、熟記流程。只有認備好了課,在教學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只有熟記教案,你才有余力眼觀六路關注學生,才會注意到他們當下的表情和學情,而不只是沉浸在自己設計的精美教案中。
2.打造以學生為主的課堂
課堂上切忌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居高臨下地問,學生規(guī)規(guī)矩矩地聽,小心翼翼地答。這樣的課堂老師累學生苦,老師嚴學生厭。課堂上,老師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提倡各抒己見。對孩子課堂上面對問題時的沉默,要給予足夠時間讓其思考。即使思考后的答案不夠理想,也不要輕易地否定,要善于鋪路搭橋,讓學生最終體驗到獲取成功后的快樂。特別是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老師在課堂上更應降低提問難度,讓他們敢于表現(xiàn),勇于表現(xiàn),提高自信,不斷進步。
3.多變化的課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實現(xiàn)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效率的前提。多變的課堂是最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新課開始,教師既可通過巧設問題或情景誘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又可通過直觀演示、親身體驗、視頻觀看集中注意力、激發(fā)求知欲,讓學生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如教學《觀潮》一文時,通過多媒體展示了大潮來時的挾雷裹電、百丈驚濤后,學生對課文中對大潮生動的描寫,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加速了認知過程,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4.書聲瑯瑯的課堂
教學是由語言貫通的,用聲音傳遞的。課堂上,老師的聲音條件不是最重要的,但自然流暢的語調、抑揚頓挫的節(jié)奏、把控到位的情感一定有利于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提高上課的質量。
新課標要求學生朗讀要“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誦讀?!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學生足夠朗讀了,文本就理解了;只要學生朗讀時心到、眼到、口到了,情感就領會了。朗讀時,老師要進行停頓、重音、語速等朗讀技巧的指導;朗讀形式不拘一格,多種多樣;朗讀要有學生的互評,中肯的相互評價能促進雙方朗讀技巧的提高;提倡有個性的朗讀。
5.動筆的課堂
動筆練習是掌握知識的一種科學方法。一堂課若只有讀讀、說說、講講,沒有了少而精的練習就是不完美的。只有動筆,我們才能將學習內容加以深化。課中老師應有針對地預設一、兩道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題目,幫助學生理解學習。課堂上,老師針對寫作方法有指導意義的,讓學生仿寫一、兩段;對含義深遠的,讓學生寫寫讀后感悟;對情節(jié)有趣的,讓學生想象續(xù)編。只有在這樣的扎扎實實的動筆練習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
三、學生喜歡得到你的表揚,也欣然接受你的批評
卡耐基說:“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么,請稱贊他們最微小的進步,并稱贊每個進步?!辟澷p能愉悅心情,開發(fā)潛能。課堂上,當學生與老師互動后,老師若能及時肯定,學生的注意力就會集中,思維會活躍,接受力會更高效。教師的表揚應該有激情、有智慧。如:“你的朗讀富有節(jié)奏感”、“播音員的好苗子”、“你有書法家的潛力”、“看來,我要珍藏你的書寫了”、“你的發(fā)言觸動了我”、“你懂得比老師還多”,等等。這樣富有層次變化的真誠欣賞一定會開發(fā)孩子的潛能,讓他們更聰明,更自信。
不吝贊美并不意味可以放縱學生的錯誤。對孩子的不足要一針見血,但也要讓他們能欣然接受。老師要調查了解、聽學生解釋,以理服人,提出改正方案。批評時,老師要態(tài)度堅決,方法彈性、“恩威并施”。既指出錯誤,又保護尊嚴,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真誠的關心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