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艷
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今天,通過小學美術教學可以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現(xiàn)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對于學生的智力開發(fā)以及人格塑造都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文中筆者將從四個方面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想象力;培養(yǎng)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形成視覺想象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學內容依靠教師的口述講解與書本中的圖片內容展示,這樣不但信息量有限,而且學生也很難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尤其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閱歷與理解力都非常有限,在這種直白的教學之中,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完全改變這種現(xiàn)狀,將圖像、視頻、音頻、文字等功能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刺激學生多種感官,進一步調動學生創(chuàng)作想象思維[1]。
二、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自然中想象
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教材?!边@句話一語道破了教育的真諦,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全部都困在了課堂,其實這對于孩子而言,是比較殘忍的。因此在未來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尋找自己的靈感,學生的想象力才會被激活[2]。例如,在學習“鮮花的世界”這節(jié)課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去自然之中觀看真正的鮮花,去感受這片花海的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造物神奇,也會捕捉到生活中真正的美,陶醉在自然之中,激發(fā)學生獨有的想象,這時教師在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一篇想象中的鮮花,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就會涌現(xiàn)。
三、 運用故事教學,豐富學生想象力
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兒童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非常短暫,在一節(jié)課之中,他們最多能堅持十五分鐘,這就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困難。學生學習無法集中注意力,必定是被一些其他的事情吸引。教師若是能夠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方式去吸引學生,就可以把這種不利轉化為有利,進而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如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去畫雞蛋,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是拿一個雞蛋,放在講臺上,讓學生進行臨摹,學生可能畫著畫著思緒就飛走了,這就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若是教師能夠轉變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故事教學的方式,為學生簡述一個小雞與雞蛋的故事:“從前有一只小雞,這只小雞很淘氣,總是不聽媽媽的話,于是他被施了魔法變成了一個蛋,能夠解除魔法的方式,就是透過雞蛋,將小雞的樣子畫出來,小雞就可以從蛋中逃脫,那么你們能不能幫助小雞,讓他從蛋殼中逃脫呢?”這就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學生雖然不知道小雞的樣子,但是學生會想象,這時在學生的筆下就出現(xiàn)了多種多樣的小雞,或者俏皮或者可愛或者淘氣,但無一不是學生的想象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但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想象力也會變得異常豐富,這就實現(xiàn)了小學美術課程的教育目的。
四、引入作品鑒賞,在藝術之美中想象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除了要傳授學生相應的美術技巧,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加深學生美的認識,進而使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獲得自身獨有的思維與想象。例如,在學習繪畫星空這節(jié)課程時,當學生的作品繪畫結束時,教師就可以將其中的一些作品進行展示。學生在鑒賞他人作品的同時,尋找更多的創(chuàng)作靈感與想象。同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大師的作品,去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可以透過這些畫作,讓學生想象大師的畫作想要表達什么,或者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時,畫家在思考什么,讓學生在藝術之美中去進行想象,會幫助學生在藝術的海洋之中拓寬視野,激發(fā)獨有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比知識更加重要?!庇绕涫窃谛W美術教學中,更能說明這一點,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更多方法,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得到想象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戴保強.對農村小學美術教育發(fā)展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4(14).
[2]劉 敏.淺談農村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問題以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