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現(xiàn)艷
【摘 要】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實驗經(jīng)費、實驗儀器等的欠缺導致一些實驗無法開展,本文通過列舉幾個利用礦泉水瓶和洗手液瓶開展的實驗,希望能夠?qū)ζ胀ㄖ袑W開展生物實驗提供一些參考和思考。
【關(guān)鍵詞】生物實驗;礦泉水瓶;洗手液瓶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教學中必定注重實驗教學,而且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實驗也是學生最好的興趣老師。利用實驗室現(xiàn)成的實驗儀器做實驗是常用的辦法,但是普通中學往往因為沒有專門的儀器或者不能過多投入實驗經(jīng)費,使得相當一部分實驗無法開展。如果教師能夠大膽地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反復見到的家用物品用來代替實驗中的一些常用儀器,也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好辦法,既能節(jié)約實驗成本,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和環(huán)保意識,也有利于觸動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礦泉水瓶、洗手液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收集方便,把礦泉水瓶、洗手液瓶應用到高中生物實驗課上,操作方便,又可以降低實驗成本。下面就本人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一些方法,介紹兩個具體實例。
1.生態(tài)瓶的制作
1.1材料用具
水草(如茨藻)、水生小動物(如椎實螺、環(huán)棱螺)、水、礦泉水瓶、沙子,凡士林。
1.2方法步驟
①瓶子處理:將新開封的礦泉水倒出1/3,去掉瓶子外面的包裝紙,剩余水和瓶子留用;
②放沙,投放生物:放入約1cm厚的沙子,放入水草和水生動物;
③加蓋封口:瓶子加蓋,并在瓶蓋周圍涂上凡士林;
④粘貼標簽:在瓶上貼標簽,注明制作日期、制作者姓名;
⑤放置瓶子:將制作好的小生態(tài)瓶,放于陽面窗臺上(以后不要再隨意移動其位置)。
1.3注意事項
①投放的水生動物和水草的比例適合,水生動物1-2個,水草4棵左右。
②每周每個小組安排一名同學觀察記錄生態(tài)瓶內(nèi)的生物種類與數(shù)量變化。
2.果酒的制作
2.1實驗材料
500mL無色透明礦泉水若干瓶,散裝葡萄,白砂糖,一次性手套。
2.2實驗過程
①將葡萄在自來水下沖洗,用純凈水沖洗,之后晾干至沒有水珠;
②將葡萄用手捏碎放入礦泉水瓶中,瓶中2/3放滿即可;
③以葡萄:白砂糖為10:3的比例放入白砂糖,用瓶蓋蓋緊即可。
④每隔1-2天擰松瓶蓋,進行放氣。葡萄發(fā)酵時間需要20天至一個月左右,過濾得到清液即可。
2.3注意事項
①放氣的時間間隔視具體情況而定,發(fā)酵初期2天放一次氣即可,發(fā)酵旺盛時1天至少放氣一次。放氣時避免將瓶蓋全部取下,只要擰松放氣即可,防止出現(xiàn)污染。
②前期的操作過程可以在學校實驗課上完成,后期發(fā)酵可以讓學生帶回家中,持續(xù)觀察發(fā)酵過程,有利于學生對實驗有全面的認識。
③實驗前用洗手液將手徹底洗干凈,并帶上一次性手套,防止出現(xiàn)污染。
3.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
3.1實驗材料
500g洗手液瓶若干個,軟膠管若干段,澄清石灰水,試管,試管架,酵母菌,5%的葡萄糖培養(yǎng)液。
3.2實驗過程
①配制酵母菌培養(yǎng)液。取20g新鮮的食用酵母菌,分成兩等份,分別放入清洗干凈的洗手液瓶A和B中。分別向瓶中注入240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葡萄糖溶液。B組的培養(yǎng)液上放置一層油脂。
②將兩個洗手液瓶的中心管適當剪短,瓶嘴處連接軟膠管。
③10-15分鐘后,將A、B兩組的軟膠管分別放入放有相等量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通過擠壓洗手液瓶蓋,使得其中的氣體進入石灰水中,觀察兩個試管中石灰水的混濁程度。
3.3注意事項
①實驗過程中每組2個洗手液瓶。洗手液瓶的中心管適當剪短,其長度應該高于放入的葡萄糖培養(yǎng)液液面。
②因為沒有將空氣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去除,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可以考慮再設置一組空白對照,只有葡萄糖培養(yǎng)液,不放入酵母菌。同樣接入澄清石灰水,以便進行對照。
以上的實驗,不管是礦泉水瓶還是洗手液瓶,是生活中的常見物品,材料用具易得,操作比較簡單,有助于生物實驗在基層學校的實驗開展,也能夠有效地降低實驗成本,同時也能使學生深切的感受到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馮武軍.生物學實驗教學的生活化策略初探.中學生物學,201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