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楊
[摘要]文章分析了“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闡述了教學應該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針對“參與式教學法”的現狀及教學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結合筆者實踐,最終提出了將“參與式教學法”運用于管理學課堂教學的對策。最終希望通過文章的研究,實現“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方面來提升其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管理學教學;教學與學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31
20世紀80年代開始,西方的參與式教學理念傳入中國。所謂“參與式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明確的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輔之以科學、合理的方法,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該理念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合作氛圍中充分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再學習,最終達到探索方法、積累知識、掌握技能、開發(fā)思維和實踐能力并進行再創(chuàng)新的目的。
管理學基礎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基礎性課程,僅僅依靠教師講授和引導為主的教學方法來進行的課堂教學,大大限制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實現學生主體地位和培養(yǎng)應用能力這一功能。而“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生為課堂活動的中心,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的合作或協(xié)作式教學方法,它能夠啟發(fā)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強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反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熟記于心并融會貫通。此外,學生通過參與實踐活動能形成樂觀進取的學習心態(tài),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1“參與式教學法”概況
所謂“參與式教學法”,指的是“合作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以及“主動參與式的學與教”。教師應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參與、構建知識、解決問題為教學目標,將教學理念變知識的“單向傳授”轉變?yōu)椤半p向互動”;將“填鴨式教學”轉變?yōu)椤皫熒邮浇虒W”。教師不再是“學術權威”的代表,而僅僅是一個引領者的角色。[1]因此,“有效地學與教”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同時也是課堂上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和結果。
2針對“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現狀提出解決方案
2.1轉變學習觀念,營造學習氛圍
“參與式教學法”能夠順應當代學生的心理特點,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度,營造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感情,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里,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作為被動的知識接受者,學習主動性和思考空間被剝奪。即使教師在課堂講得很精彩,但其教學效率大打折扣,學生仍然感到一片茫然。
2.2重視學習興趣,建設趣味課堂
管理學基礎知識的理論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現得比較突出,概念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而適當營造課堂的吸引力就十分有必要。興趣最直接地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為了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理念,在實現管理學課程中,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運用到管理學課程實際來中從而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比如,可以通過分組合作學習來提起學生的注意力。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利用組成小組或者團隊的方式,通過分工和合作來完成一定任務的學習方法。分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組人集中在一起討論某個話題,討論正式開始之前教師向大家宣讀本次討論的題目、發(fā)言規(guī)則,并解答學生疑問。所有事項交待清楚之后,全班學生開始以組為單位自由開展討論。結束后,每組派出代表按照預定的發(fā)言規(guī)則發(fā)言,各小組之間展開激烈競爭,小組內部分工協(xié)作,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關于“決策程序”,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2]
第一步:將學生以組為單位分開,每組3~5人。
第二步:以組為單位討論事先準備好的教學內容中的問題,每組在十分鐘的討論時間內提出至少三種解決方案,教師巡回指導,并答疑解惑。
第三步:每個小組由一名代表闡明本小組的討論結果,補充部分,由小組的其他成員完成,教師總結。
第四步:確定備選方案后,在5分鐘的討論時間內逐個分析每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及最終結果,然后選出最優(yōu)實施方案。
第五步:由各小組代表總結本小組得出決策方案的過程,教師最后總結歸納決策的程序。
分組—合作學習充分地尊重了學生的自主性,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和參與空間,因造了協(xié)作式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完成了多向交流的任務,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使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教與學完美結合
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可操作性很強的學科。[3]因此,在管理學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踐活動中歸納其理論知識,從實踐的角度來探討管理學問題。如一企業(yè)研究為例探討組織、社會管理的必要性,以教師為出發(fā)點,思考如何嫁接到企業(yè)管理實際,讓學生在親身參中發(fā)現問題,更深入的理解管理理念和思路,加強積累管理學知識。校企合作也是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加強學生管理學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
2.3理論與案例相結合,使教學生活化
大多數教師在管理學知識的傳授中常常采用案例來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因此選擇的案例要能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以就要求引入案例時必須根據對知識點的抽象概括與科學詮釋,最大化地選擇能吸引學生眼球的優(yōu)秀案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從案例中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例如對于人性的理解,《西游記》中人物角色的特點和行為可以作為一個分析點來學習討論。唐僧的慈悲、孫悟空的自主、豬八戒的隨從意識等,更加有趣味地詮釋知識。如對于時間管理的學習這一模塊,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嘗試用時間管理的方法,提高時間的利用率??偟膩碚f,使管理學教學生活化是學生學好的保障。
2.4轉變教學方式
參與式教學應抓住“參與”二字,使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思考,得到知識。因此應轉變原有的教學方式,以實際生活中或案例中的企業(yè)為例,從這些企業(yè)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分析思考,使學生以此展開討論,總結學習內容。適時地還原課本中的情景,使學生親身感受問題發(fā)生的情況,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興趣,擴大與相關企業(yè)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教學中讓學生分角色演示案例,在案例中通過對角色和臺詞的扮演和設計,讓學生在訓練中充分運用管理學知識。與此同時,設計一定的游戲和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其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對沙盤的模擬和教師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市場,核算成本的能力。最后,組織辯論賽,發(fā)揮學生的思辨能力,在陳述觀點的同時強化理解和記憶,提高現場發(fā)揮的能力,并以分組的形式共享信息,暢談體會,從而參與到管理學的大事小情當中。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教學的參與。
3結論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法”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生不能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選取的案例無法吸引學生等。這些問題阻礙了“參與式教學法”的順利教學,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應用方面共同教學效率。筆者提出,首先應該轉變學習觀念,營造學習氛圍,是“參與式教學法”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其次,應該重視學習興趣,建設趣味課堂,減少和避免忽視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思考空間。最后,知識的積累與實際生活必不可少。筆者希望更多的專業(yè)人士能加大對該課題的研究,針對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議,為提高“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做出重要的共享。
參考文獻:
[1]黃江泉,曾月征.“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輕工教育,2012(5):71-74.
[2]國鳳菊.參與式教學法在管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成人高教學刊,2009(3):62-64.
[3]黃江泉,于普選,張世仁.參與式教學在“管理學”教學中的五個設計原則[J].中國地質教育,2010(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