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要】移動學習主要指的是學習者借助移動計算設備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是教育技術領域中一個新興的研究方向,實際上是在遠程學習和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利用無線網絡技術發(fā)展起來的。本文將依次從不同形式的移動學習模式和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兩個主要方面展開對移動學習方式分析與教學設計的探析這一問題的分析。
【關鍵詞】移動學習方式;教學設計;應用條件
一、基于不同情境和學習組織基礎上的學習模式
移動學習模式是集隨時隨地性、自主性和協(xié)作共存性特點于一身的。所以,根據學習情境和學習組織的不同,我們會實行不同的學習模式。
1.以問題情境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以問題情境為基礎的學習主要指的是學習者在一般情況下將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或者是學習上遇到的各種各樣的難題通過問題的方式提出,這樣可以達到引發(fā)相關者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學習到各種各樣的知識。這種以問題情境為基礎的學習模式具有針對性比較強的特點,具體是針對某些問題和任務而進一步展開的學習,并且基于這種情境下的學習者大部分都希望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到具體的學習內容,最終達到自己的學習目標。除此之外,大型網絡服務供應商會提供統(tǒng)一的問答平臺和知識庫,這樣做的優(yōu)勢在于促使零碎的學習經驗能夠不斷地積累同時還能有效的組織管理,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學習的資源和搜索的便捷。
2.移動非正式學習模式。非正式學習主要指的是學習場合的非正式性,如工作場合、生活場合、休閑場合、社交場合等,在這些場合用戶按照個人的興趣愛好在終端設備得到幫助下從互聯(lián)網中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選擇,搜尋到學習資料展開具體的學習。這種學習模式重點強調的是個人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者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幫助下獲得如在線或者是離線的數字化課程、網絡社交知識論壇等數字化媒體學習資源。
3.以團隊協(xié)作關系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以團隊協(xié)作關系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主要指的是通過團隊或者是小組的形式展開對某一知識共同學習的策略之一,主要展現的是個人自主學習和多人協(xié)作交流學習的相互結合。在群體協(xié)作以及研討會學習的基礎之上,個人可以對問題進行具體的論證,論證的方式比較多,較為常見的有對話、爭論、商討等,通過論證最終達到學習者相應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目標。另外,這種模式還能更好地促進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對其協(xié)調溝通能力以及包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
移動學習重點強調的是學習者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具體來講,移動學習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還是由學習者自己遇到或者是發(fā)現真實的問題,通過具體的情境設置引導學習者逐步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最終將這些疑問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得到具體的解答。整個解答過程的實質是學習者在社交學習活動中以交流和協(xié)作的具體方式,對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進而從中獲得解決的方案。在我們現實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學生都會有自己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學生們不想回答的特殊情況,在現在社會教師就可以將移動學習的優(yōu)勢特點和某些學生不善于口頭表達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成功地運用移動互聯(lián)網在生活學習中的方便性,將移動學習逐步地融入到實際的教學活動設計當中,同時還可以將學習的內容設計在各種趣味性的問題情境中,引導學生通過把使用移動設備的作為輔助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借助移動互聯(lián)網快速解決問題并相互討論問題,進而逐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方式的長時間運用有利于學生學習動機的明確和學習積極性的逐步增強,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地激發(fā)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最終促使其加深了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以問題情境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移動非正式學習模式和以團隊協(xié)作關系為基礎的學習模式三種模式進行具體的選擇,也可以將這三種移動學習模式進行自由的組合。
第一,在預習階段,教師可以選擇提前將學習資源放到云存儲中,在智能信息服務(如新聞通知功能提前發(fā)布)的幫助下將學習內容的重點或者是難點進行發(fā)布,并且可以從中設置一些存在疑惑的學習情境,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預習的情況或者相關問題的反饋進行收集;第二,在課堂內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如互動游戲、互問互答等,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學習模式的緊密結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移動學習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反饋,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解決自身的難題。這樣一來,一方面有效地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促進多方之間的聯(lián)系和學習度,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批判性思維和整個過程中對新問題的不斷自我檢查,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探討并拓展知識面,逐步形成新的學習過程;第三,通過微話題的形式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選擇具體的延伸內容,教師還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教師和同學要給出一定的支持和鼓勵。另外,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在課外發(fā)布教師錄制的課程視頻、音頻文件等課程學習資源,確保學生能夠通過終端設備不斷地重復學習。
三、結語
移動學習在將來的社會中將會被運用的越來越普遍,其使用范圍和使用人群會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廣,基于這種情況,相關研究者和工作者要不斷加強研制和推廣、使用,將其自身的優(yōu)勢得到更大的發(fā)揮,給越來越多的者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趙萌.基于云計算的移動學習模式研究與應用[D].開封:河南大學,2012.
[2]朱守業(yè).面向移動學習的課程設計和學習模式[J].中國電化教育,2008(12):67-70.
[3]黃榮懷,王曉晨,李玉順.面向移動學習的學習活動設計框架[J].遠程教育雜志,2009(1):3-7.
[4]詹青龍,張靜然,邵銀娟,李玉順.移動學習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與邁克.沙爾普斯教授的對話[J].中國電化教育,2010(3):1-7.
[5]丁振華,裘偉廷.基于方法的移動學習模式[J].懷化學院學報,2010(9):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