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為例,闡述了高職思政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理論上分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契合點,以期增強思政課程教學的時代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 高職思政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概論”課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要求社會各行各業(yè)按照“三個倡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3年12月,又提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本文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下簡稱“概論”)的教育教學情況,談一下筆者的看法。
一、高職思政課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職生的作用
高職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在培養(yǎng)高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016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統(tǒng)計發(fā)布,“2015年,全國獨立設置的高職院校達1341所,招生數(shù)348萬,畢業(yè)生數(shù)322萬,在校生數(shù)1048萬,占到高等教育的41.2%,全年為社會提供技術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這些數(shù)字表明高職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而“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價值觀念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社會建設和發(fā)展”,而高職思政課又是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因此,通過挖掘思政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訓點,對于進一步增強思政教育效果,提高高職生的思想素質和價值觀有著重要意義。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職思政課教學的重心和主線之一
依據(jù)教育部思政課“05方案”,高職院校主要開設四門思政課,分別是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第一學期開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二學期開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三或第四學期開設)、形勢與政策(各學期都開設)。在這四門課中,只要認真研讀過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內容都與“概論”課內容高度契合,突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點。因此,“概論”課理應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渠道之一。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其形成一定的價值共識,既是“概論”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概論”課教學的主線之一。
二、“概論”教材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黨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和思想理論建設上的重大創(chuàng)新,也為社會公眾凝聚思想、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提供堅強的“主心骨”,同時也為高職思政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內容。它的意旨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養(yǎng)高尚品德,強化理想信念,培養(yǎng)高素質的公民。而“概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其中,更能增強“概論”課教學的實效性。在此,筆者將教材內容整合為三部分,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總論、毛澤東思想兩大重要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據(jù)調查,教師大多僅在相關內容(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時才會講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難道其它章節(jié)沒體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要求?該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到全部教學內容中?這需要教師認真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把握其精神實質,組織教學設計,將教材體系轉化成教學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主旨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總論部分”包括第一章,這部分重要一點,“在新時期新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的最新回答”,[3]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進行的全面界定。因此,教師在講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主要內容及其理論成果的精髓等方面,應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興國之魂展開??疾橹袊鸟R克思主義理論成果的形成過程,雖然其間出現(xiàn)最大失誤,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科學社會主義價值目標,也恰是這些失誤讓中國共產黨更堅信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這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和確立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現(xiàn)實意義,只有講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理解和系統(tǒng)認知。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毛澤東思想的兩大重要理論
毛澤東思想的兩大重要理論這部分內容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歷史前提和制度準備。富強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愿望,是黨帶領廣大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動力,獨立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的前提,這是富強觀的內涵和要求,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家層面)所倡導的。另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等知識點時滲透“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思想。比如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為中國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基礎;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民主”為人民當家作主奠定了基礎和保證;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對維護世界和平產生了積極影響。這里可融入“文明”、“和諧”等思想??傊@一部分重在說明毛澤東等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執(zhí)著。在此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更能說明當今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
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第五至十二章,先是社會主義建設三大基本理論問題,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根本任務”,這三大理論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理論依據(j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理論基礎。這部分讓學生“從理論上理解、信仰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從根本上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4]接著,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必由之路。比如,我們?yōu)槭裁匆M行改革開放?還不是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的公平正義;我們要實現(xiàn)中國夢是一個什么樣的夢?其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很明顯又要回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上。
其次,從第八章內容看,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是“經濟富強、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tài)文明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5]這五個方面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實現(xiàn)途徑和制度保障。在這部分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讓學生對其加深理解和記憶,還能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查找文獻發(fā)現(xiàn),學者對在“概論”課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知識點講解最多的部分,在此不再贅述。
再次,在講解祖國完全統(tǒng)一理論和外交政策和國際戰(zhàn)略理論這樣融入:為什么說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怎樣才能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我們寄望于兩岸愛國的人民,寄望于臺灣同胞。無論你是哪個制度下的人民,包括其他國家也一樣,愛國都是首要的,我們國家也不例外?!皭蹏闭俏覀兠總€人始終所追求的。
本專題最后兩章是讓學生理解依靠力量是廣大人民群眾,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和推動者。實踐證明,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fā)展,全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成績。這正是全體人民在愛國守法的前提下,不斷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目標,共同努力的結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不難發(fā)現(xiàn)“概論”課教材幾乎每章都蘊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內容??梢哉f,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穿插“概論”課程的一條紅線,理論和實踐教育教學要服從和服務于這條紅線。思政課教學要深刻吸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精心設計加工教學資源,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目標,從而使思政課教學更具有實效性,也是推動和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重要途徑之一。
【注 釋】
[1] 季明主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讀本[M].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4.1.
[2] 2016中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質量年度報告[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3] 陳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概論”課課堂理論教學體系之魂[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5.6.
[4][5] 陳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的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4.12.
【作者簡介】
賈振霞(1981-)女,河南虞城人,巴音郭楞職業(yè)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