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仕彥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更新,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方式,與初中語文教學密不可分,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激發(fā)出來,變得喜愛語文課堂,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最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情感教育今后將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其不僅能夠創(chuàng)建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還能將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學習關系帶動起來,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通過分析新課改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與實施方案,以期為我國教育事業(yè)提供有效意見。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在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素質教育成為教育的中心,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與學生今后優(yōu)良品質和正確思想的形成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積極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將會成為每個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將情感教育與其相融合是完全符合學生情感需求、知識需求的一種教學方法,所謂情感教育是指學校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情感素質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方面進行著重培養(yǎng),使其達到較高水平,進而使學生的學習生活充實,使學習效率得到提高,以達到促進心理健康的標準,因此將情感教育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方案被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以及家長認可。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相關情況
(一)情感教育的介紹
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育的組成內容之一,這種教育方法是以教育學理論與心理學理論作為基礎進而開展相關的語文教學活動。教育工作者在進行情感教育時,不但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情緒以及學習觀念等多方面情感表現(xiàn),通過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最終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情感教育是指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教育工作者利用多種多樣的教育方式將課本的情感傳達給學生,進而使學生與教師的情感相融合,使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感受豐富的情感,最終營造出和諧的課堂氛圍。
(二)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通常來說,初中語文教學具有豐富的情感因素,這些情感因素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其中包括課本中作者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的情感。課本是為學生傳遞學習知識與思想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的情感因素有文字語言、作者想要向外表達的情感以及感情色彩,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領導的角色,其主要情感是教育工作者對教材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表現(xiàn)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育水平以及人格魅力等;而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其情感元素主要表現(xiàn)在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靈活運用水平以及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
二、新課改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對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以及新課改的普及,素質教育將漸漸代替?zhèn)鹘y(tǒng)的應試教育,在這種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門會將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作為當前的教育重點。通過對原有教育實踐進行分析,了解到將語文教學與情感教育相融合的方案能夠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有效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并且全面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是尤為重要的,將情感教育作為考慮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這將會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的方案
(一)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在語言組織、語言表達、語文閱讀以及語文寫作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還需要使學生具備良好的情感與思想觀念。語文知識的傳遞,不僅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積累知識,還需要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并進行靈活運用。這個學習過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合理領導,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以《看天氣識云》為例,初中學生對于云與天氣關系的認知較少,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云并將云的特點記錄下來,再根據(jù)云的特點推測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將其與近幾天的實際天氣情況共同記錄下來,最后將所記錄的內容與文章進行對比,檢驗其準確性。通過此類實踐,從而達到加深課文印象并將所學內容靈活運用。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將大大提高。在為學生創(chuàng)建課堂情境過程中,應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其中,以達到使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書本作者意圖與教育工作者用意的目的,從而使學生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課本內容的情感。將《黃河頌》作為教學例子,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搜索關于黃河的資料,將其做成幻燈片進行演講,也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黃河的視頻,使學生領略到黃河的風采,感受到黃河的壯觀。
(三)激發(fā)學生情感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需要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課堂上積極與教育工作者進行溝通。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表達情感方式大多是通過閱讀課文來進行的,教師通過帶有感情的閱讀文章并讓學生進行跟讀,也可以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石壕吏》一詩中,詩中記錄了人們的悲慘生活,教師可以通過有感情閱讀以及為學生進行全詩講解,通過事件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對當時環(huán)境的控訴。
新課改將會在課程體系、學習目標以及教育方案等方面進行重大改革,在對各門課程進行規(guī)劃中,教育工作者要側重學生健全人格和優(yōu)良個性品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在各門課程均進行改革的計劃中,將情感教育作為一個核心目標。總之,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能夠有效地將語文教學效率提高。情感教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與語文教育緊密相連,能夠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同時將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拉近,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因此,情感教育將會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手段。
參考文獻:
[1]李淑琴.新課改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1):32,192.
[2]沈建紅.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5,13(12):136.
[3]賈德全.淺談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成功(教育),2013,22(11):204.
[4]王順佳,楊克寧,王麗麗.探討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8(6):242-243.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