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榮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它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和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任務,同時,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因此,如何培養(yǎng)和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的能力,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快速提高 閱讀能力 三步走
教學中,要快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非易事。不同的施教者有不同的方法?!叭阶摺遍喿x教學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導讀精華語段,設計閱讀題型
閱讀教學和其他教學一樣,講求重點和詳略,切忌面面俱到和四面出擊。因此,閱讀教學中應抓住重點以帶全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導”的作用,精心設計問題,引領學生抓住重點,充分發(fā)揮“讀”的作用,不是消極被動的讀,而是帶著問題,帶著興趣,帶著情感和閱讀體驗去讀。[1]
1.設計重點語段,以帶全篇
在教學一些感人的,感情色彩濃厚的課文時,可采用本方法,如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再見了親人》、《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學課本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紫藤蘿瀑布》等?,F(xiàn)以《紫藤蘿瀑布》中描寫紫藤蘿花的一部分為例,設計問題如下:
(1)播放錄音或教師范讀課文,感染學生,體會感情基調(diào),產(chǎn)生共鳴;[2]
(2)領讀課文(學生揣摩感情基調(diào),朗讀語氣、語調(diào),畫出停頓和重音等);
(3)指名展示朗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讀得好在哪里,讀后指名發(fā)言評價);
(4)學生快速熟讀課文,給本段分層、總結小標題。
以上四點是指導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感性認識和總體梳理把握。
(5)在老師的指導和組織下,合作完成設計的問題;如:
① 揣摩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如“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fā)端,也不見其終極?!?/p>
② 分組合作交流,完成優(yōu)美句子的賞析。如“ 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白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
③ 快速閱讀,完成對閱讀內(nèi)容的總體把握,提升主題。上升到理性高度。
如“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在對精華語段的精細閱讀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會無形提高。
2.選取精彩語段,變講為“演”
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親身體驗也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快速提高的好方法之一。能充分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群體參與意識,激發(fā)起其濃厚的閱讀興趣。在小說、童話、故事等情節(jié)性較強的課文學習中就可采用本方法。例如初中課本中的《皇帝的新裝》、《丑小鴨》、《故鄉(xiāng)》、《我的叔叔于勒》等均是效果很好的“演出劇本”。現(xiàn)以《故鄉(xiāng)》一文為例闡述:
(1)布置預習要“演”的內(nèi)容
由于學生將要表演,興致很高,因此,他們會主動把內(nèi)容預習熟。
(2)設計、組織好演的內(nèi)容和過程,選好角色
上課時,氣氛活躍,大家躍躍欲試,都想一展風采。要讓學生“演”好,老師必須“導”好。演的內(nèi)容一般是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豐富的內(nèi)容,教師要做好“設計”、“導演”、“組織”“分組”、“選角”、“點評”六個準備。例如在教學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中,主要角色有“我”、母親、楊二嫂、中年閏土和兩個孩子水生、宏兒,其中“見楊二嫂”和“見中年閏土”兩個部分是要演的精彩內(nèi)容,因此應先指導學生畫出楊二嫂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詞語,分別體各表現(xiàn)了她怎樣的性格?(潑辣、刻薄、愛占小便宜、粗鄙),然后揣摩、模仿,選出模仿的好的同學,分別擔任不同角色,演時要充分體現(xiàn)出人物各自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在學習“見中年閏土”時,大膽引發(fā)學生,自選角色,毛遂自薦表演,尤其是要引導學生把中年閏土的窮苦、麻木、悲涼和慘淡的生活表現(xiàn)出來,要通過閏土的語言、神態(tài)和動作來表現(xiàn);把“我”對他的同情和我們之間已經(jīng)沒有了少年時代無拘無束、親密無間的好朋友關系,已有了“厚墻壁”的那種傷感和悲涼表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體會、理解、模仿,惟妙惟肖地展現(xiàn)出來,在身臨其境的快樂中理解內(nèi)容,提升了閱讀能力。[3]
(3)做好補充、評價和表揚
在表演的過程中,要組織其他同學作為“觀眾”用心觀看,觀看后評論好和不足。教師作補充、點評、總結和表揚。
這種閱讀方法其獨特作用在于:把閱讀內(nèi)容變“活”,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感悟和理解會更深刻,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實踐,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大有裨益。
二、活用“分組合作交流”法,快速學習“閱讀課文”
對于教材中的閱讀課文,《大綱》要求課內(nèi)自讀或課外閱讀,但如果真這樣安排,學習效果不會多好,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快速培養(yǎng)和提高。因此,可采用“分組交流合作”學習法,學習“閱讀課文”,以快速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1.教師設計重點閱讀題型。一般涉及從字詞到主題等一系列知識,問題要由簡到難,分層次性,不可偏難。
2.分組合作。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按就近原則,將學生按好中弱搭配,分為5—8組,每組6—7人(分組不要過多,以免教師指導和關注不到),并指定出組織實施的小組長。
3.分發(fā)問題,合作解決。組長將問題具體細化分配給組員,大家一起用工具書、展開合作交流和討論,逐一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4.各組展示,全班補充評價。待解決完所有問題后,教師組織,各組推薦人員展示答案,各組或個人補充,教師也可點評。
5.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組。表揚和肯定能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三、建立班級“圖書角”,指導和掌控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
課內(nèi)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道菜”,它具有豐富知識、開拓視野、活躍思維等作用,教師務必重視并及時掌控和正確指導。
建立班級圖書角,要求不但利用學校配發(fā)給班級的圖書,還要充分利用同學們自己家中的青少年讀物,要求每位同學每學期帶1—2本到班級,教師對書的內(nèi)容嚴格把關,組織學生按作文、科普、童話、小說、故事等分類,張貼目錄。組織學生負責管理和借閱,每周1—2次,并做到寫讀書筆記。
四、總結
以上三步,在教師教學中若能持之以恒,那么,對閱讀教學這一難點會突破很快。同時,閱讀教學的方法很多,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在做好理論研究的同時,將理論成果靈活運用于教學實踐中,積極思考,勇于探討、善于總結和推廣,這樣,就一定能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龔春燕,董國華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00年4月 .
[2]《錢夢龍、魏書生閱讀教學模式比較》(《華章》. 周鳳雛.2010年第22期 .
[3]《中學生閱讀與能力》.楊振中.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9年1月.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6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