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圍軍
摘 要: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基于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需要相關教育工作者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解決,以便于更好地提升我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诖耍饕獙π抡n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了深度的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物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及教學方法已經發(fā)生了改變,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有顯著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學效益還是不高。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最想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太過于陳舊,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就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我國大部分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仍然停留在“一個人、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上,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很難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不能讓學生得到更豐富的教學內容,從而導致學生難以對抽象的物理知識形成一個具體形象的知識體系,掌握起來較為困難。而新課標要求教學方法多樣化,注重的是素質教育而不是應試教育。所以,傳統的教學方法不符合新課程理念的要求,需要教師改革與發(fā)展。
(二)太過于注重理論,忽略了實踐操作
由于我國大部分的教師都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盲目地認為只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算完成教學任務,只是為了應付高考和中考。所以,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太過于注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把重點都放在課本中對于理論知識的闡述和講解上,嚴重忽略了物理課程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從而導致學生不能把所獲得知識正確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不利于學生高效地掌握物理知識,更不利于我國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
一般來說,教學時間可以按照學習目標分配,需要按教學活動進行分配,如:兩元兩級。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時間,教師的講授占領教學時間,既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又導致新課程理念要求的雙向教學活動變成單向教學活動,不利于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解決措施
(一)轉變教學觀念,優(yōu)化教學過程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與發(fā)展中,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合適有效的目標。《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處在義務教學階段的物理教學最重要的教學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提高認知能力,能夠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展下去?!币虼?,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首要教學任務就是要轉變教學觀念,要從傳統應試教育脫離出來,走進素質教育,同時教師也應該重新定位在教學中的角色,要做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而不是做課堂控制者,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更加重視學習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由此可見,一個先進的教學觀念是提高我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論基礎,并為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有效地設計課堂導入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個有效的導入,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合理地設計課堂導入內容,如,采用設疑激趣或者創(chuàng)設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以便于更好地提高我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光的傳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提問類似于這樣的問題:請問汽車尾燈的光是怎樣傳播的?電筒的光的傳播方式是怎樣的?又如,在教學《壓強》的過程中,教師利用模擬釘床導入新課,讓學生先觀察類似于這樣的實驗現象:把充滿水的氣球放在幾枚鐵釘上,氣球破了,再把另一只同樣充滿水的氣球放在釘床上,氣球安然無恙,請問這是什么現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通過提問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將學生帶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途徑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讓學生學會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從而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譬如,在教學溫度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設計出類似于這樣的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溫度計嗎?常用的溫度計有幾種?攝氏溫度是如何規(guī)定的?提出問題之后,教師應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預習課文,然后再引出正文內容,同時讓學生做一個實驗,如,讓學生將簡易的溫度計分別放在熱水瓶和冷水瓶中,并要求觀察出現什么現象,最后讓學生自行總結熱脹冷縮的原理,教師就學生總結的原理進行相應的補充與說明。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操作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均能得到提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使物理教學可以更好地發(fā)展下去。
(四)教師應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
由于初中物理知識太過于抽象,難免會導致學生學習物理比較吃力,也不會正確地理解物理知識,很難實現我國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文字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比較分析,比如,在教學比熱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容器的容量來進行對此講解。又如,在講到電阻大小的因素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導線的長度、寬度和不同地面的街道進行講解,這樣既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程度,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條件,也是拉近師生關系最直接的途徑。據調查,如果學生喜歡這位教師,就會把積極的作用遷移到課程學習上,反之,如果學生不喜歡教師,就會把消極的作用遷移到課程學習上,不利于課程的學習。為了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放下教師的威嚴,要認識到師生之間是平等的,教師是學生學習中的指導者與引導者,而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是屬于一個個體。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將教學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愉悅,打破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主動地進行學習與思考,真正實現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的要求。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教師改革與發(fā)展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和實際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有效的教學手段,只有深度分析教學中的不足,才可以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而提升物理教學效率,推動教育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麗娜.初中生物實驗探究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實踐探索[D].蘇州大學,2012.
[2]許文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
[3]潘璠.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D].寧夏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