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曲
【摘 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深入課堂,我們可以將原本機械、抽象的知識整合成生動、形象的動態(tài)體驗,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更能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利于學生吸收并遷移能運用能力。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藏語文教學;興趣;重難點;擴充容量
長期以來藏語文一直沿襲傳統(tǒng)的理論說教教學模式,這樣的課堂死板、拘束,不能引起學生的廣泛興趣,常常導致課堂低迷,學生互動性低,知識接收和遷移效率無法提升上來。新課改以來,我們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整合教學內容,讓知識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積極參與到藏語文的知識運用和互動中來,便于深化探究,提升教學效率。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多媒體以集聲、影與一體的優(yōu)勢走進課堂,在恰當的時機,給孩子們展現動感的知識,不但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還可以激發(fā)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分解知識難點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這些大師實踐性的觀點我們可以認識到要想提升課堂效率,必須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多是教師在黑板上寫板書,口頭講解理論知識,這樣的模式肯定會產生審美疲勞,同學們就會喪失興趣,從而導致課堂低迷。
而多媒體科學運用就可以有效激活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它以集影、聲一體和廣泛聯網的優(yōu)勢,讓課堂資源信息化,形象化,能滿足學生更多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他們去主動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最終通過解決問題掌握知識。
就拿藏語文教學來說,藏族同學覺得藏語就是自己的母語,不學也會,所以從內心沒有進取動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利用中國藏族中學網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以學生感到好奇的方式導入新課,這樣就能從課堂伊始吸引學生跟著教學思路層層深入。尤其是教材中涉及到的歷史故事、壯麗山河等,我們都可以借助多媒體讓孩子們“體驗”和“瀏覽”一番,這樣就讓被動接收的課堂變成了積極認知的課堂。孩子們興趣有了,就會驅動他們對知識探究產生新的源動力,就會形成熱愛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二、節(jié)省時間空間,擴充課堂容量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受到時間和空間的束縛,這個不足只能靠同學們進行想象。但是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學生許多情境可能無法通過想象來體驗,遇到這種情況就可能濫竽充數,從而造成認知缺失。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堂的廣泛應用,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來用有限的時間、空間探索無限的知識,完善豐富的認知。
比如,藏語文教學中的寫作和表達是重難點,許多同學一籌莫展。如果我們只是通過口頭提示來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進行寫作,那肯定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這時,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啟發(fā)想象,引導寫作:例如,以“交流”為主題的寫作,很多同學缺乏眼界和想象,寫的多是常見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之類。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同學們展示不同的“交流”:災區(qū)官兵和被地震壓在廢墟下幸存者的交流;血肉橫飛戰(zhàn)場上同袍赴死之前堅毅的眼神交流;電視里,男女主角擦肩而過,驚鴻一瞥時的心與心的交流……這樣的多媒體展示直觀形象,一下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豐富了他們的認知內容,進一步做到心中有話說,筆下有行文的教學效果。
此外,現代信息技術還可以極大拓展學生的閱讀選擇的空間,讓學生獲得較大的選擇自由。多種媒體的綜合效應,還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完成語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啟迪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吸納和輸出藏語文信息的質量,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三、注意科學運用,須防過猶不及
多媒體技術是傳統(tǒng)媒體的發(fā)展與升華,是在傳統(tǒng)媒體的基礎上,借助于計算機技術發(fā)展而來的,它并不排斥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多媒體技術在突出體現鮮明的形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認識環(huán)境方面的確非傳統(tǒng)媒體所能比擬,但在展示重點的字、詞、句時,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適當的板書,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記憶,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再如,強化誦讀、注意積累,也是提高語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體技術所無法取代的。片面強調多媒體技術作用的萬能性,長期只憑借圖像、聲音等媒體的介入,大腦的語言中樞就得不到鍛煉,就會使語言越來越貧乏,閱讀和表達能力就會下降,就達不到我們進行藏語文教學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能使藏語文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是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提升課堂效率的幾點看法??偟膩碚f,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我們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情趣來整合教學內容。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抽象知識以形象的方式給學生呈現出來,激發(fā)他們主動體驗和探究的欲望,拓展他們思考的空間。當然信息技術只是輔助,我們不能完全用其代替?zhèn)鹘y(tǒng)課堂,要以科學的方式進行運用,以期達到為學生認知服務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多吉加.信息技術與藏語文教學的整合[J].《考試周刊》,2010(32):62-63.
[2]桑杰草.信息技術在中學藏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5(3):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