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利
摘 要:相較于受到多學科廣泛關注的一般性師德研究,思政課教師特有的師德研究屬于較新的課題。目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內涵及規(guī)范;加強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的現(xiàn)狀;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水平和建設的影響因素;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的對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特殊性研究較弱;缺乏一線調查;重復研究多等。
關鍵詞:高校;思政理論教師;師德;研究綜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研究的總體概況
師德一直是我國學術界和教育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相關學科及研究領域成果頗多。2005年以前的師德研究主要是對高校教師師德的共性研究,并沒有涉及某門具體課程教師特有的師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這門課程也不例外,對其教師的個性師德研究幾乎沒有。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兄赋?,“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廣大教師要以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率先垂范、言傳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和人格給大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意見》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地位的高度肯定引發(fā)了國內學者對講授這門課的教師師德的關注,2005年以后國內學者開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問題,但它仍是相對較新的研究課題。
由于師德和教師職業(yè)道德有時互用,所以在分析文章時二者皆加以考慮。在中國知網(wǎng)上,分別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為篇名進行搜索,共搜索到相關論文9篇和15篇(剔除掉二者相互重合的部分)。仔細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早期文章的作者傾向于使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作為篇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學者大多開始采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作為篇名;以“職業(yè)道德”為篇名的文章無一來源于核心期刊,以“師德”為篇名的論文發(fā)表數(shù)量逐年增加。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為篇名在博碩士論文庫中進行搜索,僅有《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研究》1篇碩士論文,截止筆者搜索時間,還沒有出版關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的學術專著。
從目前高校師德研究隊伍來看,以高校和研究機構中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的學者和學生為主,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特殊性的關注范圍還有待擴大。
二、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研究主要內容
現(xiàn)有高校思政理論課師德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內涵及規(guī)范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的內涵(規(guī)范),幾乎所有的學者一致認為作為高校教師隊伍一分子的思政課教師首先應該遵守《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又因為他們承擔著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特殊責任,對他們還提出了更為特殊、更加嚴格的師德要求。在具體的要求上各位學者的觀點各不相同。
大部分學者根據(jù)自己的認知,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的特殊性做了具體規(guī)定。張雷聲認為:“對師德的理解還必須進一步深入到教師自身的道德人格方面:首先是理想、事業(yè)。其次是人生態(tài)度。最后是行為準則、價值體系,要合乎道德要求,要有道德風范?!?/p>
顧曉靜等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的特殊性表現(xiàn)在:“第一,堅定信仰,忠誠事業(yè)。第二,教書育人,培養(yǎng)新人。第三,率先垂范,為人師表。第四,終身學習,與時俱進。”
白立娟認為:“新時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應該遵循一系列的師德規(guī)范,主要包括: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誠實明理、嚴謹教學。”
有些學者并沒有指出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具體規(guī)范,而是通過不同角度的邏輯劃分闡釋了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特殊性。
張小秋等根據(jù)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規(guī)范內容的結構劃分闡釋了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特殊性,他們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內容是一個呈階梯狀的結構體系,由公民的基本道德、普通勞動者的職業(yè)道德、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特殊師德構成?!?/p>
曲澎通過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形成因素和客觀結果的分析闡釋了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特殊性,并認為思政課教師,“確立師德的前提是對自身責任和使命的認同;師德生成的過程——從職業(yè)到事業(yè)的升華;師德的根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師德的情感基礎——用真情和真心對待學生;師德的客觀效果——入情、入理、入腦、入心”。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已有的文獻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重要性的論述并不多。學者們論述其重要性的角度大致分為微觀、中觀、宏觀三個方面。
從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對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微觀角度論述,高林認為其可“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白立娟認為:“要想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得到體現(xiàn),思想政治教師的身教與言教同樣重要,教師具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很重要?!?/p>
從師德建設對教育質量影響的中觀角度論述,田春園認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是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高校教育質量提高的重要保證”。
從師德建設對教師、學校乃至社會影響的宏觀角度論述,董文認為,“高校思想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是踐行‘構建和諧社會重要思想之要求、實施‘以德治校之環(huán)節(jié)、提高辦學水平之需要、教師全面發(fā)展之根本”。
3.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師德建設現(xiàn)狀
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現(xiàn)狀,學者們普遍堅持思政課教師師德主流是好的這一立場,認為他們政治信仰堅定,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為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鞠躬盡瘁等,同時也承認部分教師存在著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對師德建設現(xiàn)狀的歸納主要從微觀的教師師德自身及宏觀教師自身、師德建設機制等一列因素來論述。
首先是教師師德存在的問題。雖然學者們對教師師德存在問題的具體表述不同,但大體都是從教師思想信念、職業(yè)精神及師生關系三方面來論述的。孫登敏認為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政治信仰信念不堅定,二是敬業(yè)精神不強,不熱愛、不安心本職工作,三是師表意識淡薄,在學生面前不嚴格要求自己,行為不自尊,言語不檢點,甚至牢騷滿腹,忘記了教書育人的職責?!辟Z秀蓮認為主要是“忽視理想信念,職業(yè)修養(yǎng)不夠;敬業(yè)精神不足,忽視師表形象的塑造;與學生缺乏溝通交流;不能妥善地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备吡终J為:“缺乏扎實的理論修養(yǎng),思想政治意識淡?。蝗狈η逦乃枷胝J識,對自己工作定位不準確;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功利思想嚴重;缺乏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能做到為人師表;缺乏合作精神。”
董文的碩士學位論文除了考慮思政課教師師德失范這一現(xiàn)狀層面外,還從師德建設機制、師德研究等更宏觀的層面論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的現(xiàn)狀,他認為當前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困惑與行為失范現(xiàn)象突出,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研究的滯后與缺位,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及制度脫離時代特點,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活動實效性缺乏”。
4.高校師德水平和建設的影響因素
對于影響師德水平和師德建設的原因,學者們主要從社會、學校、教師自身三個層面進行綜合探究。顧曉靜等從“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高校思政課教師自身素質的影響、高校對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三方面分析了原因。莊文娟則認為原因是“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高校對思政課教師激勵約束和考核機制不健全;部分思政課教師的個人理論修養(yǎng)不足?!?/p>
吳昊等將其進一步歸結為外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兩個層面,田春園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提出師德建設的現(xiàn)狀是因為教師“缺乏扎實的理論修養(yǎng),缺乏清晰的思想認識,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缺乏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能做到為人師表,缺乏合作精神”。
5.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途徑
為了改善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現(xiàn)狀,學者們積極探討解決師德問題的對策和途徑。絕大多數(shù)學者的對策建議從社會環(huán)境、學校、教師自身這三方面提出,如董文在其碩士學位論文中提出要“構建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環(huán)境建設、創(chuàng)新制度建設、強化自我教育建設”。
有學者從外部控制和內部控制兩個方面尋求解決途徑。如田春園認為要“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的規(guī)范機制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自律機制”。
還有的學者從教師個人角度論述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途徑,如孫登敏認為通過“堅定政治信念,愛崗敬業(yè),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可加強師德建設。
除了學者們普遍認為的途徑外,張雷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規(guī)范及其建設》一文中則特別強調了反教育腐敗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并深入人心,有學者開始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關系,蔡娟在《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一文中介紹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基本要求及具體的實現(xiàn)路徑,是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新視角。
三、研究現(xiàn)狀的不足
目前,學術界對高校思政理論教師師德建設比較重視,研究成果逐漸增多,研究質量也有較大的提高,這一點從近些年核心期刊來源文章數(shù)量逐年上升可以看出。上述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前期探索對解決目前我國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師德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針對高校思政課教師這一群體的師德研究仍較為分散,專著甚少,缺乏針對性、系統(tǒng)性的研究。本人認為其研究不足主要在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特殊性研究較弱。已有文章中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內涵的定義很少是結合高校思政課教師職業(yè)性質和特點提出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內涵是研究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的前提,對其定義的特殊性不明確,影響到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問題探討的理論深度。
其次,缺乏一線調查。有效的解決路徑來源于實踐和對現(xiàn)狀的清晰把握。由于師德問題屬于非實體的意識領域,難以量化,使得目前對高校思政課教師現(xiàn)狀的研究大多來自作者對自身知識、經驗體系的描述,缺乏深入一線的調查研究,而這種方式不夠準確,容易造成以偏概全或夸大問題。
最后,重復性研究較多。在對高校思政課教師師德建設重要性及其影響因素有較為一致認識的基礎上,學者們提出了不少有建設性的對策和思路,但是這些研究成果重復性強且在實踐中可操作性較弱。
參考文獻:
[1]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等組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張雷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規(guī)范及其建設[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3).
[3]顧曉靜,馬安娜.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4]白立娟. 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師德修養(yǎng)[J].改革與開放,2011(10).
[5]張曉秋, 王立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詮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
[6]曲澎.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7]高林. 師生關系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研究[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
[8]田春園.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11(15).
[9]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09.
[10]孫登敏. 略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5(7).
[11]賈秀蓮. 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的研究[J]. 教育與職業(yè),2005(15).
[12]蔡娟.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