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紅光(河北省正定縣實驗中學 河北石家莊 050800)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成紅光
(河北省正定縣實驗中學 河北石家莊 050800)
摘 要:該文主要闡述了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研究,主要從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活躍教學氛圍、游戲法教學以及優(yōu)化師生關系等多個方面闡述初中體育教學的改革,以期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學生體質打下堅實基礎。關鍵詞:新課改 體育教學 分層教學 游戲法
伴隨著新的課程改革相關文件的頒布,各個階段學校老師的教學都在積極地探索新的方式和過程,以期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初中體育是對學生身體成長和體育教育非常重要的階段,如何有效地開展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對于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初中體育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活躍教學氛圍、游戲教學法、優(yōu)化師生關系等多種方式來使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1.1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法是目前針對新課程改革而實施的教學手段,是與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因材施教”而實施的教學方法,以期讓每個學生都能受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其在個人的基本素養(yǎng)和身體體質、對于體育教學的接受能力以及個人的后天環(huán)境因素等等諸多方面的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忽略了教學受體本身的差異性,往往采用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來實施初中體育教學,“一刀切”的教學方法雖然教學效率比較高,但是教學質量卻很難令人滿意,對于個人身體素質好、學習接受能力高的學生很容易完成老師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但是由于沒有挑戰(zhàn)力而對初中體育教學喪失了學習興趣,而個人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反而跟不上初中體育教師的步伐,由于達不到預期的目標而喪失學習的信心,最終使得初中體育教學中由于眾口難調而導致教學質量欠佳。
新的課程改革中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目標,要求體育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并且根據差異性來制定出相應的教學過程和手段,教學目標和教學評價體系。為了能夠滿足新的課程改革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要求,采用分層教學法來完成初中體育教學,從而滿足由于學生個體的基本素質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同需求,進而使班級中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最終在整個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提升身體素質和情感體驗,滿足身體生理生長的基本需求。
分層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分為學生分層→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分層教學和輔導→分層評價和考核。首先,對班級內的學生進行分層,初中體育教學的分層標準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身體和心理素質、學習接受能力和抗壓能力等幾個方面來劃分,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分為第一層次,對于處在中等的學生分為第二層次,對于各個方面較差的學生分為第三層次。當然,學生分層的方法有很多,老師可以通過專門的考核、調查、談話等多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每一個情況。在學生分層確定之后,就可以制定分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方法。以“乒乓球”教學為例,對于第一層次的學生的教學方式的核心,是以指導式教學,即對學生的學習方向和學生握拍姿勢、揮拍動作、各種類型的發(fā)球動作要求和各種球的接球動作要領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自己領悟和訓練;對于第二層次的學生,在第一層次教學的基礎上,需要為其演示各個核心動作,從而在學生腦海中建立直觀的影像動作,使其能夠進行模仿訓練;而對于第三層次的學生,不僅要進行動作要領講解和演示,體育老師還要輔助他們學習,使其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快速進行領會和掌握乒乓球運動的動作要領,從而完成該課程的學習。
分層教學法是初中體育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基礎教學方法,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的手段,通過老師的分層教學來使班級內每個學生都能充分掌握各個要領動作,并且在后期的訓練中不斷地提升自我、發(fā)展自我,進而明顯地提升初中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1.2活躍教學氛圍
新課程改革還充分強調了對學生角色的轉變,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其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所以活躍教學氛圍是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只有在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才能放開手腳,積極地學習課堂的教學內容。初中體育教學為了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老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課堂的教學內容,既要時刻保持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還要充分體現體育精神,從而拋棄傳統(tǒng)的、呆板的、枯燥的教學過程。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采用學生分組的方式進行體育競賽,或者通過對專業(yè)問題的討論而相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等方式來使整個課堂氛圍保持活躍,進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不斷地發(fā)覺自身的潛能,增加思維和身體的雙重鍛煉,提升體育教學的效果。
1.3游戲教學法
初中體育的教學對象是很多少年時期的初中學生,游戲法教學是通過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教學手段。例如在中長跑訓練中,如果單純地讓學生在田徑操場上跑,學生會喪失學習興趣,也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采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接力比賽,或者舉行“占領高地”的游戲方式讓學生們跑得更有目的性,不僅使學生們在奔跑著得到鍛煉,更多的是收獲快樂,進而完成相應的教學手段。
1.4優(yōu)化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推動素質教育的有效輔助手段,是有效開展各種教學方法的前提,新的課程改革重點突出學生在課堂的重要性和主體性,老師如果想開展各種教學方法,必須得到學生的積極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老師首先應該拋棄老師高大上的觀念,要走到學生中間,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與學生互動,以便為學生主動積極地來參與初中體育教學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第一層次的學生充當輔助老師的角色來對其他學生進行輔導,或者在團體性的活動中,要是要積極地參與進去,從而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是班級集體的一部分,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開展各種活動也順理成章。
在新的課程改革要求下,初中體育教學也必須隨著課程改革對中學生體育教學的基本要求,通過分層教學的思想,使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自身實際情況,得到應有的體育訓練;通過活躍教學氣氛,以彰顯和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以游戲的方式替代傳統(tǒng)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同時優(yōu)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體,從而使初中體育教學得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衛(wèi)雪.探索新課改后的初中體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9):19.
[2]徐聰聰.新課改下初中體育創(chuàng)新性教學的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1):145.
[3]劉修成.淺析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的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5(62):112.
中圖分類號:G807.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003-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