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兆芳
【內(nèi)容摘要】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可以靈活運用微型探究教學這種形式,可以設定清晰的探究主題,給學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讓學生在對于具體問題的思考與鉆研中來實現(xiàn)知識的獲取。這個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多方面能力,這也可以讓學生慢慢積累有效的自主學習的方法與技巧,可以讓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有大幅提升。
【關鍵詞】高中 數(shù)學 微型 探究教學
微型探究教學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模式。微型探究過程可以讓探究的主題清晰明確,學生思考及分析的過程針對性強,能夠對于相應問題進行十分深入的挖掘,可以輔助一些教學重點及難點的突破。
一、概念生成過程的微型探究教學
微型探究過程可以針對不同的教學主題,并且可以隨著教學方向、教學目標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首先,對于概念的教學而言找到合適的方法很重要,這會化解概念教學中理論性較強,學生不容易理解的各種障礙。在概念教學中,概念的生成是教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展開中教師可以融入微型探究教學,可以在明確的探究主題的指引下讓學生一步步熟悉與了解這個概念,直至最后把握住這個概念的核心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法避免了傳統(tǒng)概念生成教學過于理論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知識獲取效率低下的各種問題。教師可以透過將學生引入探究情境中來讓學生自主展開對于相應問題的思考與挖掘,讓學生層層剖析概念的實質(zhì),直至最后完全掌握這一知識點。
數(shù)學概念是從具體實際活動中抽象出來的本質(zhì)特征,在這樣的教學前提下,教師如果能夠在概念生成的環(huán)節(jié)中融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會對于概念形成更為直觀的理解與體會,學生對于概念的掌握也會更加牢固。比如,教學幾何教材中的“線面垂直”概念,教師首先讓學生回憶先前學習“線面平行”時將其轉化為“面面平行”的過程,同理,我們也可以先將“線面垂直”轉化成“面面垂直”,讓學生觀察教室墻面和地面的垂直關系,根據(jù)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觀察從而真正理解“線面垂直”的含義。這個探究過程重點突出,方向明確,很好的體現(xiàn)了微型探究教學的特質(zhì)。同時,探究教學的效果也較為明顯,經(jīng)過這樣的層層深入的問題剖析后學生能夠較為清晰的獲知“線面垂直”這一概念的含義,并且可以較好的理解與掌握這個知識點。
二、例題解析時的微型探究教學
例題的解析在數(shù)學課程的教學中非常常見,對于那些經(jīng)典問題或者是很有代表性的例題,教師可以以微型探究的形式展開,和學生共同對于這個問題進行剖析。教師首先要明確教學的內(nèi)容和主題,要選取有代表性的例題。同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了解學生在分析這個問題時可能存在的思維誤區(qū),以及這個問題在解答時對于學生而言的可能障礙。教師只有對于這些因素都有較好把握,才能夠提前做好教學預設,并且能夠有效的回答學生的問題,還可以給予學生較好的思維上的引導。針對重點例題進行微型探究教學,可以很好的分析以這個題目為代表的一類問題,會讓學生熟悉這一題型,今后在碰到類似的或者相關的問題時也能夠有效將其解答。
比如在講解二元二次方程組前,教師可以先和學生共同回顧初中時學過的二元一次方程,學生曾接觸過的和這一知識點相關的一個典型例題,即“雞兔同籠”案例。教師可以根據(jù)此典型導入,結合實際生活設計類似的微型探究活動,讓學生按4~5人一組進行小組探究討論,一起探索解決方法。根據(jù)例題導入情境設計微型探究課題,一方面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另一方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例題啟發(fā)進一步接受知識點,并且可以形成對于知識點的系統(tǒng)掌握。以例題為依托的微型探究課會讓學生有效的掌握一類問題,能夠在做到教學重點突出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教學效率。
三、結合生活背景設計微型探究主題
當學生探究的能力越來越成熟,教師可以在微型探究教學中融入更多開放式的元素,可以結合生活背景設計一些趣味化且富有思辨性的探究主題。這樣的問題學生容易融入,并且會產(chǎn)生更為濃厚的探究興趣與欲望,學生的思維也會在過程中不斷活躍起來。很多知識點都可以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設計微型探究任務,尤其是高中數(shù)學課程中涉及的大量幾何內(nèi)容,不少內(nèi)容都能夠在生活中有所應用。教師可以靈活的挖掘這些值得被利用的教學素材,設計一些開放性且富有趣味性的微型探究主題,讓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點,感受這些理論知識的應用與實踐。這樣的探究學習過程會讓學生的思路更加靈活與開放,學生不僅會更快速的吸收知識。
例如,在講解“平行四邊形不穩(wěn)定性原理”和“三角形穩(wěn)定性原理”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實際生活中利用到兩原理的現(xiàn)象,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相互啟發(fā),各抒己見,教師在聽取學生探討結果后,以典型的“伸縮門”和加固課桌時斜釘木板的實例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數(shù)學原理解決問題,結合實際設計微型探究課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這樣的探究課題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課程學習的樂趣,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會起到極大幫助,這也是微型探究教學的良好實施所起到的積極效果。
【參考文獻】
[1] 顏偉云. 科學課堂活動教學中的微探究[J]. 教學儀器與實驗,2012(12).
[2] 吳蕾. 高中數(shù)學概念教學開展微型探究的策略初探[J]. 中學數(shù)學月刊,2012(11).
[3] 丁蝶. 高中數(shù)學課堂開展微型探究學習的策略[J]. 中學教研,2006(06).
(作者單位:江蘇省阜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