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改革與之不相適應的學生評價制度已成為當務之急。在幾代人的成長記憶中,三好學生評比總的指導綱領是評選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當下,隨著新課改理念的落實,傳統(tǒng)的三好學生評比中的弊端日益顯現(xiàn),如缺失標準性,缺少透明性,缺乏教育性等,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精心研究,采集大量數(shù)據(jù),細化了班級三好學生的評比細則,用細則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架起師生、家校溝通的和諧橋梁,讓學生健康、全面地成長。
[關鍵詞]三好學生;評比量化;評比規(guī)則;全面發(fā)展
直面當前三好學生評比過程中,有些做法的確欠妥,如缺失標準性,缺少透明性,缺乏教育性。這些弊端的暴露,與當前新課改強調(diào)的尊重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不相協(xié)調(diào)的。因此,教師在評比三好學生這項工作上要多動腦思考,使之規(guī)范和細化,不能再圖省力省事而籠統(tǒng)或唯成績論來評選。應該讓三好學生的評選細則體現(xiàn)出標準化、量化、教育性、廣度性、透明性、公平性和教育性。
一、三好學生評比細則的制定要具有標準性
當前三好學生的評選標準過于籠統(tǒng),不夠科學:要么教師獨斷專行,要么學生舉手表決,缺乏標準性。這樣的評比標準,一直影響著我們這幾代人的成長,評來評去就那么幾個人是經(jīng)常上榜的人。其他的學生從最初的懷揣希望,到一兩個學期后品嘗失敗的滋味,到漸漸地自知之明將自己放棄并歸為“不可能,我不能”的隊列,這是個多么殘忍的心路歷程。為改變這種狀況,我們要制定細則,用細則說話,用標準說話,規(guī)范評選模式。開學初制訂學習細則,依照細則鼓勵學生申報三好學生,期中時家長、學生自我檢查反思,期末時申報自我評比,最后依據(jù)細則,教師、家長合作進行標準化量化考核評比,讓評比工作有依據(jù),有參照,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即便沒有評上三好學生,也會依據(jù)細則考核的成績繼續(xù)努力。例如:我將三好學生評比中智育方面語文一項的細則定為:
1.期末能背完《小學生必背故事70首》和《三字經(jīng)》。
2.本學期能完成閱讀,記錄表填寫60次以上。
3.堅持每天寫話,在金華晚報發(fā)表每篇加120枚獎章。
4.課外學習書法的學生交書法學習照片,期末榮譽評比時加獎章120枚。
5.語文方面參加校級比賽獲獎加分
6.期末游園活動如果語文、數(shù)學全班有35位及以上的學生游園卡全是A,那榮譽評比要達到全A的成績才能符合三好學生的評比條件;如果全班語數(shù)游園卡全是A的低于35人,那榮譽評比三好學生允許語文、數(shù)學各有一項為B。
7.平時語文平均成績大于等于95分。
8.獎章總數(shù)在班級前25名。
二、三好學生評比細則的制定要具有廣度性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把一條梭子魚放進一個有許多小魚的水池里,任何時候梭子魚餓了,只要張開嘴巴,小魚就鉆進它嘴里成為它的美味。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用一個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魚。開始時,小魚在瓶子外面游來游去,梭子魚就迎上去,但每次都被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魚的沖撞越來越少,最后,它完全絕望了,放棄了捕食小魚的努力。結果當科學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備受打擊的梭子魚沉到了池底,一動不動,無論有多少小魚在它的身邊甚至嘴邊游來游去,它都不會再張嘴。最后,這條可憐的梭子魚就活活地餓死了。
聽了這個故事,是否會聯(lián)想到三好學生評比?其實每學期的三好學生評比也是給大部分的學生套了玻璃瓶,讓他們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放棄自我,給自己貼上了“我不能”的標簽。為此,要改變?nèi)脤W生評比細則范圍過窄的現(xiàn)象,增加廣度性。這種廣度性首先是指評選不限名額,只要符合標準,只要學生努力,他就有可能成為三好學生。這樣的細則可以讓每個學生都看到希望,只要努力改變,努力向上都可能成為三好學生,達到了鼓勵每個學生做最優(yōu)秀的自己,和自己進行縱向比較,和標準作縱向衡量的目的。其次是指評選內(nèi)容的廣度性,不能只盯著成績,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學生的音體美、德智體,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習慣和興趣的培養(yǎng)。以下是三好學生評比名額和體育方面的部分細則,供參考:
評比名額:只要符合評比條件名額不限。
體育方面:
1.跳繩成績男生至少每分鐘109下,女生至少每分鐘117下。
2.體育方面獲獎考核:游泳、跳繩、運動會、仰臥起坐比賽給予一定的加分。
3.能認真規(guī)范地完成“兩操”(早操和眼保健操),不用提醒、不用督促。集會出操列隊做到靜、齊、快,路隊整齊、口令響亮,不用他人提醒。有不良記錄的學生每次扣50枚獎章……
三、三好學生評比細則的制定要具有量化性
三好學生評比細則的制定要具有量化性,是指細則的內(nèi)容可操作,可以用分值進行量化考核,不能籠統(tǒng)評價,并與平時的班級管理相結合,將三好學生的評比融入學生成長的每個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期末那一個短暫的時期。三好學生評比細則內(nèi)容的可操作性和量化性,自然會使整個評比過程具有公平性、公開性、透明性,評比工作自然就具有了可信度。以下內(nèi)容為三好學生評比德育方面的部分細則,供參考:
1.我愛做好事,每件好事20個獎章。
2.不因個人原因給班級扣分。(不遵守每次扣20枚獎章)
3.課間休息時講文明,不做危險動作,不玩危險游戲,不打架,不罵人,用文明語言與師生交流。(每違規(guī)一次扣20枚獎章,牽扯安全性質(zhì)但未對對方造成傷害的扣100枚獎章)
4.講衛(wèi)生,不亂扔果皮、紙屑,自己的抽屜、柜子整理干凈,做衛(wèi)生值日工作要認真負責,不用提醒監(jiān)督。(忘記一次扣20枚獎章,亂扔果皮等每次扣30枚獎章)
5.每學期不當行為記錄不能超過20次,超過20次的視為榮譽評比德育不合格者。
作為班主任,要想更好地管理班級,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就要用三好學生評比的細則來說話,用規(guī)則說話,通過這些拉近師生、家校間的心理距離;通過這些,讓三好學生評比制度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教育和促進作用;通過這些,讓三好學生的評比工作更透明,更公平,讓學生真正明白尊重規(guī)則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規(guī)則,在師生、家校之間架起一座和諧、信任的橋梁。
參考文獻:
[1]顧明遠.關于評選“三好學生”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 2005(04).
[2]石愚.別輕言停止評選三好學生[J].上海教育,2008(06).
[3]江申.小學生生活誠信的現(xiàn)狀、問題及教育應對[D].浙江師范大學, 2015(11).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