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華
【摘要】目前很多老師在英語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情感教學和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現(xiàn)代社會缺乏的是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才,因此英語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教育,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 情感教學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提高教育“四個面向”,大力提高國民素質(zhì)教育的需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激情、創(chuàng)新為本位”的新型教育觀念,把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滲透于英語教學之中,用情感效應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越來越充滿生機和活力。下面是我的點滴體會:
一、以情動心弦,發(fā)人深省
教學過程既是師生信息傳遞、交流的雙向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雙向過程,情感效應在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在教學中,適時喚起學生的情感機制,以名言警句觸動學生的心靈深處,使其情思之弦震顫不已,心潮之 難以平靜。師生情感產(chǎn)生共鳴,教與學的熱情得以高漲,師生的語言知識、技能、情感產(chǎn)生碰撞。在教初三教材Travel時,課堂中我以導游身份帶領學生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結(jié)課時,我借用一副中國地圖,在地圖上標出了眾多的名勝古跡,然后又以極具感召力的語言連連提問:“Which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hich country has the longest history?” ?“ Which ?country has the most beautiful places of interest?” “Which country has the cleverest people?”學生受到感染,一次次自豪而充滿熱情地回答:“China!”此情此景中,活生生的語言、神情、動作、學生們被深深地震撼了……這樣不僅順著文章脈絡幫助學生回顧了教學內(nèi)容,更把愛黨、愛國的情操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心上,使他們?nèi)巳藷嵫序v,心潮澎湃……
二、用體態(tài)語,添加興奮劑
體態(tài)語言包括表情、眼神、舉止動作等,內(nèi)容十分豐富。一次注視、一次皺眉、一個微笑等細微的變化,往往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影響。體態(tài)語有時可以起到達不到的作用。當學生回答正確時,點頭表示贊許;回答錯了,微笑著搖頭示意好好思考。此乃“無聲勝有聲”。用好體態(tài)語,不僅從情感上增添了課堂氣氛,而且也提高了學習效率。如教26個字母歌曲時,要求他們唱道元音時拍一下手,唱第二遍時拍桌子,錯誤者起身單獨做。這一要求便使他們認真對待。教10以內(nèi)的數(shù)字時,我先示范從0到10的指法后,讓其模仿,跟著我邊出示手指,邊說one、two……指法如下:1-5從小指到拇指、6是大小指各一、7是拿筆姿勢、8是拇指和食指分開、9是食指彎曲、10是一個拳頭、0是拇指和食指彎成一個圓形。等右手熟練后,再練左手。若干遍后,越數(shù)越快,手指出示得也越來越快,達到了百練不厭的境界。
三、通過知識傳授,掌握學習方法
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方法和能力的獲得,除了學生自己的努力外,還要靠培養(yǎng)和訓練。要通過知識技能的傳授、培養(yǎng)、訓練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學習英語句子時,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句子中的動詞,因為英語動詞是句子的核心,而且各有各的用法。請看以下三個句子:
(1)He asked me to go home.
(2)He let me go home.
(3)He stopped me going home .
這三個句子都是簡單句。但它們的結(jié)構各不相同。句(1)的句式為“主語+及物動詞+賓語+帶to的動詞不定式”;句(2)的句式為“主語+及物動詞+賓語+不帶to的動詞不定式”;句(3)的句式為“主語+及物動詞+賓語+動詞- ing 形式”。學生學習英語動詞時,一定要記住它們的習慣搭配,并及時進行總結(jié),以便更加系統(tǒng)地、準確地把握它們。如類似ask用法的動詞有want、tell、advise等;類似let用法的動詞有see、have、watch、hear、feel等;類似stop用法的動詞有keep、prevent等。
四、運用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學生來說,興趣的培養(yǎng),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前提。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我們必須通過使用學習語言。教師可以把書中靜的東西變成動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真人真事。例如,我講句型“Whats this?” “Whats that?” “What are these?” “What are those?”以及表示像蘋果、香蕉、梨子、橘子等水果的單詞時,要求學生自帶一種水果,我講完句型后,讓同學們用實物進行表演,他們拿著紅紅的蘋果和黃黃的香蕉,個個練的津津有味,滾瓜爛熟。再如講“How many...”句型時,要求同學們根據(jù)教室內(nèi)的實際情況操練句型,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有的同學有墻上的鐘、黑板、畫、門、窗等造句,有的用窗戶附近的花、書桌、書桌上的書、鋼筆、鉛筆、尺子、橡皮等造句,還有的用教室里的笤帚、燈、教師、學生、男生、女生等造句,這樣下來,同學們利用這一句型造了幾十個句子,熟練地掌握了這一句型。上這樣真人真事物實踐課,同學們總是情緒激昂,躍躍欲試,因為他們不是死記硬背單詞和句子,而是在學習中使用,在使用中學習。
五、通過營造氣氛,引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
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活動氛圍是學生活動的保證,因為創(chuàng)造力是教不出來的,只能通過一定的氛圍激發(fā)、培養(yǎng)出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要給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輕松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小學使用的“人教版”英語教材,大部分都以對話訓練我主要內(nèi)容,這就為營造氣氛提供了大量的實用材料。例如在學習“Whos on duty?”這一課時,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廣泛交流,同學們在模擬的語境中學到了有關的表達技能,并且引導學生多動腦、動口、動手、多發(fā)現(xiàn)、多實踐,使課堂教學時時充滿創(chuàng)造的氛圍。
六、通過求同存異的思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某個單詞或談話要點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思維,達到求同存異。如讓兩名學生各自介紹自己的臥室,然后找另外的學生說出他們臥室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或由同桌同學談論學習用具擺放位置的相同或不同。例如:
A: Where is your English book?
B: Its in my bag. Where is yours?
A: Its in the desk.. Where is your ruler?
B: Its in the pencil-box.
要善于運用同義詞、同音異義詞、反義詞等,訓練學生進行思維。例如讓學生寫出若干組同音異義詞:no-knowhis-hes there-their sun-son write-right hour-our whos-whose等。
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笨偠灾?,我把對事業(yè)和學生的愛融為一體,努力創(chuàng)設溫馨宜人的課堂學習氛圍,引領學生把英語帶到生活中,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培養(yǎng)情感的樂園,使學生由“學會”轉(zhuǎn)向“會學”,再到“創(chuàng)造的學”,從而造就出高素質(zhì)的創(chuàng)新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9(1).
[2]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2011.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