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雷
【摘 要】閱讀是獲取語文知識的途徑,能夠提高精神境界,增進智慧,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重要手段。閱讀教學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和深入,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成為了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重點關注所在。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應積極的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合理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不斷的去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以下是筆者的幾點教學淺見:
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古之學者,興趣為先,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由于學習任務重,高考壓力大,所以很多教師的教學重點都放在學生的知識技能上,而對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卻不怎么關心,這是不對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的時候沒有愉悅的心理,就不可能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學課堂的聽講就成了紀律約束下無可奈何的被動接受,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生對學習消極厭棄。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如果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那么,學生就不會用心的去讀。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有許多,首先,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愉快喜悅的情感容易使大腦形成優(yōu)勢的興奮中心,促進思維、想象、記憶活動的有效進行。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不同文體的特點,精心準備一些趣聞、軼事、典故、幽默笑話等,恰到好處地引進課堂,創(chuàng)造樂趣,使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活躍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學得輕松樂在其中。其次,我們還可以充分的結合多媒體,制作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提供各種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增添語文閱讀課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教學效率
閱讀習慣是陪伴學生終身,影響學生閱讀效率的重要因素。葉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語文教學的成功,在于學生自能讀書,自能作文,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笨梢娕囵B(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能力的高低及語文教學的成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增強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因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在注重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的同時,我們還應注重引導,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審美傾向和價值判斷,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方式有許多,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也包含很多方面,如,多思考勤動筆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閱讀衛(wèi)生習慣等等,但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的閱讀,而要把閱讀目標伸到課外的閱讀材料上。但是,要把書本的閱讀材料作為基礎,結合以相應的課外材料,與課文內容有關聯(lián)的文學作品,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深入思考和認真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預習、自學的過程中,養(yǎng)成隨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此外,應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光線、位置、姿勢等等。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特別是高中生,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我們教師在堅持培養(yǎng)的同時,還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糾正。這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閱讀教學落在實處。
三、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备咧须A段的學生,正是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而這閱讀能力的發(fā)展和閱讀技巧是分不開的。處在這一階段的學生,很多的基礎閱讀知識都有了一個定性,但是閱讀技巧的發(fā)展空間還是很大。因此,在這一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還應特別的重視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去讀,積極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和方式,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庇纱丝梢?,教給學生閱讀的技巧,是需要教師指引,而不是教師代替的。為此,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能夠做到在閱讀的同時進行思考,做到邊閱讀邊思考。一是在閱讀的同時,還原語言的藝術形象,對文章進行想象思維;二是在閱讀中,進行思想上的概括,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三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文章進行品評。這三個層面的思維就決定了閱讀的廣度、深度和閱讀水平,也就達到了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理解、鑒賞的能力的教學要求。而要實現(xiàn)這一點,則需要學生用基礎閱讀提供保障,以快速閱讀來達到目的,以精讀、細讀來深入理解。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就是指導學生能夠運用這些閱讀技能和方法,學會自己獨立閱讀,這也是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必經的過程和必須要掌握的技巧。
四、積極開展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知識面
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是學生內在靈性不斷成長的源泉,大量的課外閱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光靠課內閱讀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靠課外閱讀。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在搞好課堂閱讀教學的同時,我們還應積極的課外拓展,拓寬學生的閱讀空間,不斷的去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育家袁哲先生在他的《國語讀法教學原論》一書中說過:“讀書的目的在獲得書中的意義、思想,讀法的目的在獲得書義之方法。”茫茫書海,學生要自主地去閱讀通常是有很大的難度,而且想要通過這樣的閱讀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難度的。課外書籍那么多,要怎樣去選擇,學生不太會去選擇,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這就需要老師給予一定指導。因此,為了保證課外閱讀的意義得以充分發(fā)揮,我們教師應對學生做充分的指導,首先,教師可引導他們多讀經典名著,以大綱中規(guī)定的中學生必讀篇目為基礎來制定學生的閱讀書目。其次,課內讀本教學與課外讀本閱讀相結合。比如,在教學巴金的《小狗包弟》時,以一帶十,把巴金的愛情三部曲與激流三部曲一并拿出來介紹,因為特定的時代背景,巴金的作品有相通之處,這樣學生的閱讀面就廣了。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舉辦一些閱讀交流會,要求學生介紹和展示自己最喜愛的讀本等等。這樣,通過有效的方式去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方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總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闭Z文閱讀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它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學中,我們教師應不斷的總結研究教學方法,不斷的探索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黃興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建議[J].世紀橋,2011
[2]祁恒山.淺議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