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國偉
摘 要:隨著高中體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對于體育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以及細化。因此,在高中教學階段要繼續(xù)深化、細化體育的教學方式或方法。對于體育細分教學方式,就是根據(jù)學生實際的身體素質狀況和實際實踐能力來進行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他們進行必要的小組分組合作,然后通過小組合作去深入細化和鍛煉學生的體育技能、技巧,從而達到社會發(fā)展對體育素質要求的標準,以致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
關鍵詞:因材施教;轉變教學;正視差異;分組細化
在高中一年級階段,學生之間身體素質和身心認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就是積極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我們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即“一刀切”教學方式,就會很容易出現(xiàn)一部分學生不適應,以至于體育知識學習進步非常緩慢,長此以往就出現(xiàn)學生厭惡上體育課程的現(xiàn)象。
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方法,要具體針對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進行因材施教,積極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體育素質方面的鍛煉。同時,我們也要積極進行細化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此,結合我從事高中體育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本文淺談高中一年級體育細分教學的有效方法,主要概況如下:
一、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實施教學細分
1.學生分組合作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積極轉變角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深入落實好一切都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具體的情況,進行有效分組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在具體操作方面可以根據(jù)不同情況分為提高性小組和完備性小組,而各個小組之間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jù)小組成員之間的情況來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學生身體素質成長比較快,就可以調整到更高小組,這樣不僅能夠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而且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增強了自信心,這樣靈活調動小組,才能可持續(xù)發(fā)展。
2.教學方式的分組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因材施教,而細分教學的核心理念也應該是因材施教,因此,在分組以后就要進行對應的教學內容的實施。這就要求我們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差異性,來積極進行有效教學方案和實施目的。我們開展有效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圍繞著總的目標方向,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
比如,學習“肢體健美操”時,根據(jù)教學大綱基本要求學生掌握好組合動作中的2~9個節(jié)拍。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基本素質以及掌握操作的能力,進行小組細分,將操作比較好的學生分為完備組;將基礎有待提高和強化基本知識的學生歸為提高組。其中,完備組要求熟練掌握住2~9節(jié)健美操的動作要領;提高組要求先掌握好前5節(jié)基本要領的動作。
這樣進行小組的細分,不僅有助于提高不同層次的學生體育技能,也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整體上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二、進行有效的交叉訓練,讓學生相互學習
體育技能的鍛煉是體育教學的核心部分,但是每個人一定程度上都存在差異化情況,這就需要我們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如果要想實現(xiàn)共同學習和進步,我們就要不斷向別人學習,通過交叉的方式相互學習,來促進自身的進步。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我們要深入調查和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訂和實施有效的教學方案和方法,以此來促進每位學生都有所提升。
三、分層評價,鼓勵發(fā)展
對于課堂的檢查及點評來說,評價是學生學習知識檢測最好的工具,也是轉化成能力的關鍵部分。在高中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對教學方式或方案進行有效性測評,當然我們要全面評價而不能以偏概全,不但要看到某個學生的優(yōu)點或者某個學生的不足,也要用積極引導和鼓勵的方式來科學評價其方案。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全面了解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從學生日常的學習表和完成學習任務的程度分階段進行評價和判斷,主要通過以下幾點評價:
1.理論與技能方面
通過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水平,以及操作的動作要領,體育運用技能和戰(zhàn)術知識等方面,一一優(yōu)化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讓學生明確自己的方向。
2.體能方面
通過學生之間測試的比較,看其耐力、柔韌性、力量、靈敏性、協(xié)調性等是否比以往進步。
3.學習態(tài)度與情感表現(xiàn)方面
通過小組合作間細化鍛煉,交叉學習,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并以此獲得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取得好成績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并多使用褒獎的語言,不要生澀挖苦。
總之,體育細分教學受學生身體狀況和技能基礎條件的影響,在我們日常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鍛煉水平和身體素質,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計劃,主要是承認差異化和共同化,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學習體育知識,這樣才符合新課標賦予我們的教學精神。
參考文獻:
譚兵.高中體育分層教學初探[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24).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