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剛
【摘 ? ?要】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小學數學作為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課程,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能夠克服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懼心理,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出發(f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38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門課程能夠得到學生的喜歡,那么學生必然就會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做到課前認真預習,課堂專心聽講,課后認真練習,努力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小學數學作為一門以運算為主的課程,對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有較高的要求,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較小,邏輯思維能力薄弱,在學習過程中更愿意接受具象生動的事物,而對于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數學知識則接受起來較為困難。這就導致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存在嚴重脫節(jié)現象,教師認為小學數學教起來難,學生不愿意學習數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低下。
針對這種現象,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找出問題的根源,對癥下藥,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進,全面革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在經過多次教學實踐后,如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還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在接觸的都是傳統(tǒng)教學觀念,在課堂上習慣于單方面地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習慣于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對于計算這樣需要學生自己動腦進行思考與練習的學習活動,是感到反感的。因此,許多學生在面對教師的數學教學時,往往不能集中注意力,導致數學課堂聽課效率極低,在課后也不及時進行鞏固,對作業(yè)也是敷衍了事。因此,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充分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心理上接受數學課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同時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將這一動機外化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以此來調動數學課堂師生間的有效互動,使小學數學課堂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現階段的教學體系中,課堂依然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場所,因此,課堂氛圍如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影響學生能否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從而關系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必須為學生營造良好和諧輕松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數學課程,這也為教師數學課堂的順利進行打下了有利的基礎。而教師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在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任感,從而營造有愛和諧的課堂氛圍。
在這種氛圍下,學生能夠放下心理負擔,真正將自己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數學學習上,也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更多的研究興趣,從而活躍數學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同時,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外界尤其是教師的評價非常重視,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注意運用鼓勵教學法,盡可能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無論是數學成績好還是差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教師的鼓勵,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滿足感,增強學生的數學自信心,為學生繼續(xù)進行數學學習延續(xù)動力。
除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外,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充分激發(fā)不同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潛力,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參與感,從而使學生感受數學世界的奇妙,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與樂趣。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多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將課程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不需要進行獨立思考,只需要將這些知識死記硬背下來然后進行大量習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明顯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是為考試服務的,學生只是數學課堂教學的工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凸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少教師講授的比重,將更多的教學重點放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使學生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獨立思考,進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
二、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之所以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是因為數學內容過于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加上教師在課堂上采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更使學生認為數學學習內容無聊,因此,在心理上就非常排斥數學。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及時創(chuàng)新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摒棄陳舊的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目標,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樂趣,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動力。要想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必須豐富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數學課堂的開始階段以趣味性的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將精力放在數學課堂學習上,這對于教師數學課堂的后續(xù)進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另外,為了拉近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入手,鼓勵學生關注生活的數學現象,讓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現象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欲,然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尋找問題的解決方式。同時,為了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更多的研究興趣,教師要鼓勵學生將數學理論與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同時,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現實價值,從而對數學學習產生學習欲望,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普及,教師也可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借助多媒體直觀、生動的特點將抽象的數學內容以學生易于接受的具象形式展現出來,符合小學生的數學接受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小學生對趣味性的游戲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游戲的角度出發(fā),將數學內容與游戲形式結合起來,設計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數學小游戲,在豐富數學教學方法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數學作為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