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秀
【摘要】現(xiàn)代社會孩子的素質問題和心理問題越來越備受關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融入親情教育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三觀,解決心理問題。各小學語文老師應該重視親情教育的教學,增加相關的教學內容。本文從親情教育的重要性出發(fā),概述了小學語文教材中親情教育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親情教育 重要性 具體策略
0.引言
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讀寫簡單,大多由很多小故事組成。一個好的教師,只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引導孩子,一定可以把教材中的道理都傳遞給學生。加強教材中的親情教育,可以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增強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提升整個社會的親情意識。
1.親情教育的概念
由于我國長期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我們大部分的家庭只有一到兩個孩子,孩子是整個家庭的焦點,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對孩子都十分寵愛,甚至溺愛。小學生們幾乎都是在溫暖的呵護下成長,如溫室的花朵,這導致他們極易形成自私、自我的人格,把一切都當作理所當然,不懂得奉獻與感恩。可見,親情教育的開展十分必要。所謂親情教育就是通過知識教學、情感體驗等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親情的美好、理解親情的珍貴,懂得責任和感恩。而學生越早接受親情教育越好,因為孩子的年齡越大,其人格品質的特征越趨于穩(wěn)定,改變的難度越大。讓孩子在小學階段接受親情教育是最佳時期,此時孩子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并且尚未形成穩(wěn)定的人格和三觀,接受親情教育的成效大。
2.親情教育的重要性
2.1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的素質教育往往都忽略了素質這一部分,老師和家長幾乎都是以學習成績?yōu)橹兀暢煽兇筮^天。而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全面發(fā)展的綜合型人才,需要的是高情商、高素質的人才。在孩子未來的工作中、朋友圈里或是婚姻家庭,都需要去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這就需要親情教育來提升我們的情感水平和社交能力,對我們整個素質教育的開展起到良好的推動、引導、深入的作用,讓孩子積極參與到素質教育中,成為一個三觀健全、心理健康且有責任感的社會新人才。
2.2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保證
家長溺愛、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問題越來越多地發(fā)生在不同的家庭中,導致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例如自我型人格、暴力傾向、自閉傾向、感恩觀念和責任意識淡薄等等,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而親情則是融化孩子心靈冰山的暖陽,給孩子帶來溫暖和力量。良好的親情教育能夠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改善心理問題,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質,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而親情教育一旦缺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各機能正常運轉,各種壞習慣也間接影響了生長發(fā)育;同時,孩子的心理問題將越來越嚴重,阻礙未來個人的發(fā)展。例如,西安音樂學院大三學生藥家鑫血腥殺人事件,與父母變態(tài)式的教育觀和親情教育的缺失有重要關系。
3.親情教育的具體策略
3.1平淡故事凸顯深刻
親情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親情是一個家庭的精神食糧。教育中如果缺少了親情,那么孩子就缺少了對親情的理解,孩子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大。為了培養(yǎng)年輕一代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小學開始,就必須把親情教育作為首要目標。老師要把握每一個平淡的親情故事的深刻內涵,保證孩子們的親情理解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例如《愛如茉莉》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媽媽生病住院,爸爸去醫(yī)院照顧這件普通的小事。老師要強化孩子的理解,通過對細節(jié)的描繪,比如爸爸為了照顧媽媽伏在床沿睡覺,媽媽為了讓爸爸睡好寧愿手腳麻木。給學生們認真講解每一個細節(jié)處,讓他們感受到故事的暖心之處,懂得愛如茉莉,平淡無奇卻芬芳怡人,讓學生對親情的理解更加深刻。
3.2利用學校資源加深印象
親情教育需要更加直觀的表達方式,讓學生們對親情印象深刻。從一篇課文中,小學生很難理解到魅力所在,課程標準的背誦也只是讓他們生硬地記住了文字。隨著經濟發(fā)展,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學校的教育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可以通過ppt和黑板報的直觀展示,讓他們融入情景之中。例如《姥姥的剪紙》一課,為了更好地開導小學生,老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讓部分學生學著自己來剪一些簡單的花樣,收集并貼在教室里;再派出一部分出一期關于剪紙的黑板報;最后一部分學生進行小品培訓,用小品的方式上課,讓學生都參與其中。同時,老師也要積極備課,準備好關于《姥姥的剪紙》一文的剪紙圖片。當老師上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進行小品表演,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姥姥如何疼愛孫兒,描繪出一幅親情畫,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接著放映出諸如“喜鵲登枝”、“牛兔圖”等文中剪紙圖片,讓學生理解剪紙藝術,理解姥姥的辛勤;最后,讓學生閱讀文章并瀏覽黑板報,加深印象,理解剪紙藝術和姥姥與孫兒的親情,實現(xiàn)親情教育的目標。
3.3親情活動回歸生活
學校的親情教育幫助學生理解親情,但是親情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學生記住課本知識,而是讓學生認識到親情的重要性,然后反饋給家庭和社會,養(yǎng)成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例如,學??梢耘e辦“情詩大賽”,讓孩子寫一些與親情有關的詩句,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讓學生自己參與評比,擇優(yōu)張貼在校園公示處。班級也可以擇優(yōu)錄入班級黑板報,展示給學生,塑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第二,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每個人通過自己的方式報答家人,比如寫一首詩、畫一幅畫或者剪紙等,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增進與親人之間的親情,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并讓家長對此活動進行一定的反饋,增進學校、家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讓親情在整個社會進行傳遞。
4.結語
親情教育不在于文章內容的多少,而在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孝親敬長的良好品德,讓親情在整個社會傳遞,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親情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是極其重要的,對有效解決近年來社會親情意識淡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堅持學校的親情教育,通過正確的方法引導學生樹立親情意識和正確的人生觀,對社會進步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童一峰. 芻議小學語文教材中親情教育的策略[J]. 求知導刊, 2015(22).
[2]顧紅云. 淺談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親情教育策略[J]. 語文天地:小教版, 2015(6).
[3]杜學方. 淺析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親情教育的策略[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 11(3):18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