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虎
摘 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發(fā)生革新,這對于我國初中物理教學而言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物理課堂教學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物理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影響。因此,如何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進行改革,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以符合新課程體制改革發(fā)展的要求成為廣大初中物理教師的共識?;诖耍Y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談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
一、穩(wěn)抓入門教育
對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其往往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該種興趣往往是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如果老師不及時進行鞏固與深化,學生的興趣將會很快消失殆盡。所以,教師應該做好教案設計工作,做好入門教育,上好第一堂課,全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課堂例題時,教師應聯系學生生活,盡可能列舉一些學生常見的現象。如在水中筆看起來像是彎折了一樣,將電通入不同電器則會出現不一樣的作用等等,讓學生感覺到物理的趣味性與生活化,從而迸發(fā)出強烈的求知欲與探索欲。又如,在課堂上演示“紙盒燒開水”“三棱鏡分解白光”以及“用紙片將玻璃杯封閉,將其倒轉后水不會流出”等簡單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日后物理教學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巧設課堂提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進行物理教學時,部分物理知識較為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時巧設課堂提問,使學生注意力集中起來,并且預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并鼓勵他們提出疑問,自己去驗證答案。此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采用逆向思維去思考問題,在提高學生探知欲望,發(fā)散其思維的同時,也加深了其對物理知識以及相關題型的認知與記憶。例如,在學習“電學”時,教師可以分別將事前準備的兩個“100 W”與“60 W”的燈泡,在課堂上進行通電,并讓學生觀察現象。隨后可向學生提問“60 W”的燈為什么會比“100 W”的燈要暗呢?又如在學習“物態(tài)變化”時,教師可以列舉一個學生生活中出現的現象,并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露”與“霧”是怎么形成的呢?此時,學生都踴躍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得到調動,教師就可以自然而然引入該堂課所要講解的知識點中。
三、重視實驗教學
由于初中生都處于青春期,天性好動。所以,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物理教學時注重物理實驗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其通過動手來切身感受到學習物理的樂趣,從而增強其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長度測量”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隨機挑選4名學生分別用1米尺到講臺上測量講臺的長度,每位學生測量結果暫時不進行公布,當其全部測量完畢后,讓這4名學生同時在黑板上寫出各自的測量結果,此時4名學生測量所得結果均有所差異,這就讓同學們非常驚奇,迫切想知道其中的緣由,此時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進入該堂課的教學重點: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的教學當中。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使整堂課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引導閱讀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材當中,物理定律與概念多數是平白、客觀的描述。如果學生在理解這些概念時出現偏差,則很容易影響后面相關知識的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好閱讀引導,讓學生注意把握關鍵詞,從而對知識進行正確理解,提高閱讀效果。如,在學習“光的折射”時,讓一束光通過玻璃槽蓋子上的狹縫,斜射到水面上。其中,關鍵字為“斜”。又如,教材中對壓力的定義為: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其中,這句定義中關鍵詞為“垂直”。所以教師首先應讓學生自己找出關鍵詞,并放慢對關鍵語句的閱讀速度,逐步理解句子的實質含義,讓學生對該概念的理解由模糊變?yōu)榍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盡量結合自身體驗與感受來進行,這樣可以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如在學習“慣性”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事先布置一些觀察思考題:如坐車時,突然啟動和突然剎車時是什么感覺;仔細觀察用盆潑水的動作以及發(fā)生的現象等,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與理解“慣性”這一概念時,就能更加直觀地理解與接受,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與掌握相關概念。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是一個長期探索的過程,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正確把握學生特點,做好物理入門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并做好課堂提問,科學引導學生質疑、釋疑,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重視實驗教學與閱讀引導工作,幫助學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從而實現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質的突破。
參考文獻:
[1]湯仲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無效教學行為的調查與思考[J].物理教師,2001(4).
[2]張軍.淺談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