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霞
摘 要: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shù)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shù)學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
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還可以使其將課堂中的數(shù)學有效的利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又要注意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為其以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小學生樂于計算、善于計算,對計算感興趣。從而達到算得熟、準、快的目的。對于小學生來講,比起好玩的游戲,動畫片來說,計算真可以算得上是乏味到家,學生看了就煩。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激發(fā)計算興趣,使枯燥的計算教學富有生機。比如采用開火車的形式,來訓練計算,看看誰能把火車開得更遠;采用比一比,拼一拼,看看誰能得到勝利的小紅花,可以采用小組競爭的方法,讓同學們之間相互促進,充分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借用多媒體、卡片以及其他可以利用的學具、教具等,對學生進行視算、聽算、搶算,在游戲中計算,計算競賽,自編計算等方式訓練,充分去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樂中得益,從樂中長智,不知不覺就迷上了數(shù)學。從而為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正確的思維能力
過去計算教學以“算”為主,學生沒有“說”的機會?,F(xiàn)在稍為重視“說”的訓練,但缺乏說的指導。因此必須給學提供思路,教給思維方法。如在教混合運算74+100÷5×3時,可引導學生復習混合運算順序,然后叫學生結合例題思考,并用符號勾畫出運算順序,讓學生說出:這道題里有幾種運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學生沿著圖示指引的思路,按順序、有條理的思考和回答問題??梢龑W生這樣說:這道題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積,最后求74與積的和。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條理性,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思維是在直觀的基礎上形成表象,概念,并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發(fā)展起來的,在操作時要讓學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語言表述緊密結合起來,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如在20以內(nèi)的進位加法中配合直觀操作,突出計算規(guī)律的教學,讓學生體會“湊十”過程,邊動手,邊思考,用操作幫助思維,用思維指揮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探求合理、靈活的算法,盡快找到計算捷徑,形成靈活多變的計算技能。
三、強化多樣化的計算訓練
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還有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鞏固練習。這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而且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也是檢查學生掌握新知識情況的有力措施,同時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練習的結果,品嘗成功的喜悅,提高練習的興趣,并且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糾正錯誤,提高練習的效果。
1.留有足夠的時間。
學生的練習是別人無法代替的,課堂教學如果不能實現(xiàn)“當堂訓練”,就會成為“夾生飯”。沒有時間進行必要的課堂練習,要形成一定的計算技能也就不大可能了。所以,我們有必要留有足夠的課堂練習時間,如每節(jié)課留5—8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并隨時隨地反饋練習中的問題,教師進行糾正。
2.提高練習質(zhì)量。
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練習,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在保證一定數(shù)量的前提下,從提高質(zhì)量上下功夫。首先,重視練習內(nèi)容的選擇。包括封閉性問題,半開放性、開放性問題等,以封閉性問題為主,開放性問題為輔;其次,練習形式多樣。計算教學不要單純?yōu)榱擞嬎愣嬎?,避免計算的單一、枯燥。從基本練習、針對練習、變式練習到拓展練習等層次要分明,難易程度要適合學生。要注意練習的趣味性。在練習時添加一些新穎活動,諸如小競賽等,使學生的情緒、情感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
3.有針對性的練習。
在計算教學中,除對一些易錯題堅持反復練習外,還應注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針對性練習,以便排除各種干擾因素,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如計算1800÷25×4時,不少學生往往做成:原式=1800÷100=18,這是由于“25×4”這個強干擾因素的誘發(fā),使學生忽略了運算的順序造成錯誤。一般來說,學生初次練習時發(fā)生的錯誤,在教師指導下,比較容易糾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復的某種錯誤,特別是這種錯誤在頭腦中已經(jīng)生根,則糾正起來就比較困難。所以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常見的典型特例,與學生一起分析、交流,達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對于那些形近而易錯的式題,可組織對比練習,克服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培養(yǎng)學生比較鑒別的能力。
月計算教學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又一個值得研究的領域,我們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在教學過程中正確處理好以上的幾個觀點,不斷優(yōu)化計算教學,通過富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使學生的計算學習既有“深度”又保持“溫度”。
參考文獻:
[1]刀曉鳳,淺談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0
[2]劉秀玲.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價值取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