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梅 韓宏斌
摘 要:任何一堂思想政治教學課都會形成一定的“情感場”,這種“情感”是以教師為核心,去影響學生的情感,從而形成師生對教材及師生之間的情感體驗,進而作用于整個教學過程。就什么是情感場、情感場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營造“情感場”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想政治;情感場;作用;營造
一、何謂情感場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和對象所持的態(tài)度體驗?,F(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情感是人對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應”。情感場是一種特殊物質,像地場、電場、磁場一樣,雖然它們沒有形態(tài)、沒有質量,但具有力和能的效應,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物質。情感場就是人體由于情感引發(fā)對外界客觀事物產(chǎn)生心理反應在人體周圍形成的一種場。
情感場是主觀思維的產(chǎn)物,是一種超自然的、理性的東西,獨立于客觀物質世界之中,它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遵循著自身特有的邏輯法則和理性概念,顯現(xiàn)它的獨立性,同時,任何主觀的東西都是人對客觀存在的主觀反應。情感作為價值特性的主觀反應,其運動與變化以價值特性為基礎,并圍繞它上下波動。在我們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情感教學尤為重要,情感場效應對于學生學習思想政治內容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情感場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與人的思想交流與情感交流的雙邊活動,營造積極的情感場對于教育對象來說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1.情感場的渲染作用
渲染,本是國畫的一種畫法,即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色彩涂抹畫面,顯出物象的陰陽向背,以增強藝術效果。在這里我們主要指營造某種氛圍。在我們思想政治課堂中,如中學思想品德課孝敬父母這一內容,以及傳統(tǒng)文化等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歌曲、短片或者老師有感情的導入等內容來渲染課堂氛圍,使學生在一個適當?shù)姆諊腥ンw會、學習。
2.情感場的調動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發(fā)揮情感場的調動作用,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學生只有對自己、對政治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tài),才能保持政治學習的動力并取得好的成績,而且還會影響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因此,在思想政治課堂中作為教師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開展積極的情感互動,使情感在課堂中化為強大的動力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師及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3.情感場的調節(jié)作用
情感場對人的認識活動具有組織或瓦解的效能。好的情感場有助于阻止、協(xié)調認知活動;而消極的情感氛圍則會干擾、瓦解認知活動。當我們處于積極、快樂的情感氛圍時,我們的思維也會變得格外的靈活、敏捷;然而,當我們處于低沉的氛圍時,我們的思維則會變得遲鈍、渙散,判斷易出現(xiàn)差錯。所以說,營造課堂情感場對調節(jié)師生關系、生生關系非常重要。例如,在我們思想政治課堂中,尤其是高中理論知識較多的思想政治課堂上,如果一個老師只是純粹地給學生灌輸知識,整個課堂沒有一點的情感互動,那么這個老師學生肯定不喜歡,甚至在課堂上頻頻犯困。所以,我認為,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我們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舒服、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去學習那效果豈不是更好?
情感,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的態(tài)度體驗,是人類的心理現(xiàn)象。情感是激勵人的活動,是提高人的活動效率的啟動因素之一。營造積極的情感場,具有激勵、誘發(fā)和調節(jié)的重要功能。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只有充滿情感的思想政治教育行為實踐,才能使行為實踐本身充滿思想政治的意義和價值。
三、如何營造初中思想政治課堂的“情感場”
要想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實現(xiàn)營造“情感場”,教師起著關鍵作用。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思想深處認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強化在思想政治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意識。另一方面,教師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同時,教師還應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熱愛教育事業(yè),尊重、關愛學生。因此,教師在營造思想政治課堂“情感場”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備課時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
思想政治課的教材,相對于語文教材的情感挖掘有一定的難度,但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思想政治教材的情感內容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教師深入地挖掘、分析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此基礎上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例子、故事,適時地開展一些活動,使枯燥乏味的理論性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既幫助學生理解了知識點,又可以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營造一種情感氛圍。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也要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法。
2.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1)積極的態(tài)度走進課堂
情感是會傳染的,教師把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帶給學生,學生也會被這種情感所感染。一個老師從一進入教室就惱羞成怒,那么這節(jié)課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一個老師從不把自己的情緒帶入課堂,他講課時的語言抑或抑揚頓挫,抑或小橋流水,以保持對學生的吸引力,并且他能在課堂上面帶微笑,用一些肢體語言去傳遞情感,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老師的關愛,從而喜歡這位老師而喜歡上這門課。
(2)善于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chǎn)生的,情境教學法是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對思想政治課中實現(xiàn)情感教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很容易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我們思想政治課堂中,我們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去講故事、視頻播放、歌曲播放等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感受所學內容,對于學生理解知識具有促進作用。
3.課后評價注重學生的情感交流
作為學生都很在意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一位老師如果長期批評一個學生,那么這個學生不僅不喜歡這位老師,連帶這門課的學習也不會很好,所以教師應該課后與學生的交流注重方式方法,多表揚,多鼓勵,使學生認識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以及喜歡這門課。另外,教師不可以用學習成績的高低來評價學生,不是有這樣一種說法嗎?“以前老師認為的好學生,在該生畢業(yè)后未必會感激老師;而老師認為成績不好的學生,在畢業(yè)后卻對老師照顧有加?!彼哉f,成績并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標準,一個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才是最重要的。
營造思想政治課堂的“情感場”并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學生也要注重自身的情感教育。
新課程理念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所以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到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感受、體驗、認知所學知識。把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日常的生活實踐當中,尊重師長、關愛同學、關愛親人,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使自身的情感得以升華。
參考文獻:
楊天育.淺談思想政治課中的情感教學[J].中國科技信息, 2006(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