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肖
摘 要: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促使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以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實效性。文章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情境教學模式的建立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情境教學;模式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6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穩(wěn)步推進,情境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逐漸頻繁起來,且形式多種多樣。情境教學作為化學課堂教學的一項基本要素,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為探究化學知識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課堂的教與學。所以說,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產生無窮的渴望與熱情,從而有效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發(fā)展各項能力。
一、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教學活動?;瘜W教師在教學時,不要只局限于課本,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結合教學實際需要,加強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如,講解“氯氣”時,在問題情境設計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氯氣是有毒的,不能在課堂上進行情境實驗操作,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關于“氯氣戰(zhàn)”及氯氣在戰(zhàn)爭中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畫面,以加深學生對氯氣性質的認識。再如,學習“原電池”一節(jié)時,很多學生對電解質溶液中電流的形成理解不透徹,可以借助多媒體課件動畫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觀察帶電荷的離子的定向移動過程。這一演示能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導線中是電子在移動而溶液中是離子在移動,從更有效地掌握這一部分內容。
二、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
建立以化學實驗為基礎的多種探究活動,能讓學生在體驗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由于受太多因素的限制,教師通常會忽略實驗在化學教學中所起的作用。教學實踐證明,在講解化學知識時將化學實驗適當引入到課堂中,比起教師單純的口傳知識效果要理想。
例如,在展開“鈉與水的反應”實驗教學時,為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可先引導他們做一些假設:第一,鈉會在水面上逐漸變小嗎?第二,鈉會熔成閃亮的小球嗎?第三,溶液最后是不是都會變成紅色的?針對這些假設,展開實驗探討。演示實驗:先在小燒杯中倒入一部分水,接著再向水中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把一小塊擦去表面煤油的鈉投入到燒杯當中,這時候,要提醒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的反應情況以及溶液顏色的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就提出來的問題進行解答,讓他們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使他們在形象的實驗展示中更好地理解這一知識點。通過演示,學生在實驗的展示中愉快地理解了知識。
三、借助實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實驗是化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一些科學探究需要借助化學實驗進行驗證,所以,情境教學的創(chuàng)設有著這一天然的優(yōu)越條件。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化學學科的優(yōu)勢——實驗,以及恰當的方法,構建教學情境,將學生的知覺好奇喚醒。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實驗現象好奇的心理,構建認知沖突,將他們的認知興趣、動機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始終處在探究的情境之中進行積極思考、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并結合實驗現象主動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為進一步掌握實驗中所隱含的豐富的科學知識奠定基礎。例如,在分析“制取乙酸乙酯”這一實驗時,可以將課堂演示實驗改成探究性實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探索實驗,根據“實驗——分析——討論——總結”步驟,組織和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及時知曉酯化反應所需要的條件、反應的過程以及酯的產率等。通過設置這樣的實驗,學生能在掌握此節(jié)知識的同時,還能仔細觀察、積極思考、主動發(fā)言,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總結出正確的結論,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自信心。
四、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fā)出來
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日常生活就是較好的生活素材。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也要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背景密切相關的情境,以此來輔助化學知識的講解。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更積極主動,而且還能感受到化學學科的實用價值。例如,為什么下雨后的空氣特別清新呢?學生就此展開討論,給出各種答案后,化學教師再做最后的總結:主要因為雨水能夠將空氣中的灰塵有效去除,而且雷電還能有效將空氣中的氧氣變?yōu)槌粞?,這些都具有很好的消毒與除菌作用,因此,雨后的空氣會特別清新。建立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學到化學原理,又能被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所感染,便于學生真正從課堂中體會到化學這門學科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學到很多實用性的知識。這樣的教學更符合新教材的特點,能體現出新教材的教學理念,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總之,盡管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每一種方法都絕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具體需要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情境,需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方法展開教學,從而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中探究知識、掌握知識,在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形成和發(fā)展的同時,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理念。
參考文獻:
[1] 楊愛民.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與研究[J].理化生 教學與研究,2013(58).
[2] 熊梅.高中化學情景式探究教學初探[J].課堂理念與教學方式, 2013(16).
[責任編輯 吳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