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仙
【摘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詞語的積累也成為了小學生所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要豐富學生對語言的積累,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并且最終使他們具備適應實際需要的寫作、閱讀能力。再加上語文本身就是一門積累的學科,語文素養(yǎng)也是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必備的一項技能,因此小學語文的詞語積累過程至關(guān)重要,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今后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本文將就小學語文低年級單元主題教學詞語積累的優(yōu)化進行研究,針對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積累的現(xiàn)狀,從中找到優(yōu)化小學語文詞語積累的措施,以期能夠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經(jīng)驗借鑒。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單元主題 詞語積累 優(yōu)化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句話也充分表明積累的重要性,尤其是對小學語文而言更是如此,沒有了語言積累,語文教學就無從談起。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學習既是語文教學的底線,同時也是小學生學好語文的重要橋梁之一。
一、單元主題教學中詞語積累的重要性
詞語積累是小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它不僅是學生閱讀和習作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學生文化素養(yǎng)形成和提高的關(guān)鍵所在,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在識字能力未開發(fā)完全、詞語相對匱乏的關(guān)鍵階段,良好的詞語積累能夠開發(fā)他們的智慧潛能,同時也關(guān)系到他們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
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步時期,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過程,再加上低年級正是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基礎(chǔ)階段,詞語積累也就成為了他們語文學習的關(guān)鍵所在。所以單元主題教學中的詞語積累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日常的閱讀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同時還能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詞語積累成為他們的內(nèi)在需求,最終能夠為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2、學會正確的積累方法
詞語積累本身就是比較枯燥的學習過程,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因此單元主題教學中詞語積累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有助于他們學會正確的積累方法,如摘記、背誦和感悟等。摘記是詞語積累的常用方法之一,既是一個熟悉詞語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加強記憶、儲備詞語的過程;背誦是將優(yōu)秀詩文進行汲取、積累詞語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感悟是在書本和生活之上對詞語進行領(lǐng)悟的過程,同時感悟更是對詞語記憶、積累之后的升華,最終實現(xiàn)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積累的現(xiàn)狀
縱觀小學語文學習,不難看出,部分學生隨著年級越往上,語文能力卻出現(xiàn)匱乏的現(xiàn)象,尤其是在閱讀、習作中這種現(xiàn)象尤為明顯,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日常語文學習中缺乏一定的積累而造成的。而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詞語積累的現(xiàn)狀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接下來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1、低段積累并未受到重視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在小學低年級進行詞語積累無疑是加重學生的負擔,同時也沒有必要進行詞語的積累,低年段應該將重點放在識字上,不應該在詞語積累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到了高年級才是真正積累的時候。因此,在這些老師的語文課堂之中大部分的教學時間都放在了識字、寫字之上。同時也正是由于這種教學思想,導致很多學生在小學低年級就沒有形成良好的詞語積累習慣,以至于到了高年級在語言表達和日記習作等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詞語匱乏的現(xiàn)象。這些都充分說明了當前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積累還未能夠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同時也小學語文教師日常工作的一大缺憾。
2、學生水平良莠不齊
詞語積累本身就能夠幫助學生良好的表達,但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畢竟不同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所接觸的詞語、句子、文章都相對有限,基本上都需要依賴于教師的講授。有些學生對好詞好句缺乏正確的認識,將一些比較普通的詞語誤作為好句好詞,如有些學生認為有“好像”、“仿佛”等的就是好句子,“有的……有的……有的”就是好段落。結(jié)果當他們需要用到這些詞語、段落時往往無法派上用場。很多時候?qū)W生自身水平的良莠不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詞語的積累,他們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往往重視了積累的“量”,而忽視了積累的“質(zhì)”,以至于做了很多無用、額外的工作,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3、教師重視課內(nèi)忽視課外
有部分教師對詞語積累缺乏正確的認識,片面的認為低年級學生詞語的積累,只需要將書本的課本內(nèi)容背會即可,這也使得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進行背誦。背誦本身是積累詞語的一種途徑,如果運用得當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盲目進行背誦,而不對學生背誦方式、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那么勢必會造成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畏難、厭惡情緒的產(chǎn)生。再加上小學低年級中學生所學教材中的課文數(shù)量較少,閱讀量偏少的情況對于正處于語言發(fā)展關(guān)鍵期的學生而言是不利的,如果這時再沒有相應的課外閱讀進行輔助,那么對于學生詞語積累而言無疑是無益的。
4、積累量多運用困難
尤其是在小學低年級中很多學生在積累過程中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積累量,但是這些詞語本身是死的內(nèi)容,學生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無法將其靈活運用到實處,更無法將這些消極詞匯轉(zhuǎn)變成積極詞匯。同時學生的詞語量夠了,并不意味著他們的語言能力、表達能力得到了加強,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理解能力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他們對于詞語的理解往往也停留在表面,對于詞語深層次的意義無法理解,更別提良好的運用了。
三、優(yōu)化小學語文低年級單元主題教學中詞語積累的策略
針對目前小學語文低年級單元主題教學中詞語積累中的現(xiàn)狀,接下來將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提出相應的優(yōu)化策略:
1、以教師引導為本,積累有法可依
1.1在理解中積累
對于詞語的積累必須是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年齡特點等決定了他們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需要更加形象化的方法,以輔助他們進行詞語的積累。如《日月潭》一課中,碧綠、群山環(huán)繞、名勝古跡、風光秀麗、朦朧、隱隱約約等詞都是本節(jié)課的重要詞匯,用換詞法理解這些詞語,以看圖的形式將這些詞語與實際生活中的日月潭進行聯(lián)系,使學生在理解和積累語言的同時,還能夠體會到日月潭風光秀麗的一面。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在理解之上進行運用,這樣能夠形成有效的詞語運用經(jīng)驗。
1.2在摘錄中積累
在小學語文單元主題教學中有很多詞語是可以進行歸類的,即有的課文中詞語屬于同一類的詞語或短語,將他們進行歸類,如描寫神態(tài)的詞語、聲音的詞語、顏色的詞語、心理的詞語等等,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能夠便于學生進行積累。如《蜜蜂引路》一課中,“常?!焙汀巴!眱蓚€詞語之間的意思相近,教師在授課之中可以在具體的語境中通過換詞法進行比較來感悟這兩個的區(qū)別,從而最終達到積累兩個同類詞語的目的。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課本內(nèi)容之中有很多類似的詞語,這時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引導學生進行積累、比較、品位,最終將這些積累的詞語能夠內(nèi)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之中。
1.3在表達中積累
表達是按照自己的語言將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表述的過程,它也是對語言運用最直接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要求較高的一種,因其要求學生要先對知識進行預先吸收、儲備詞語,然后才能將這些詞語進行運用和表達。如《找春天》一課中,“遮、觸、嫩、躲、探、羞、鵲”等詞都是本課的重點詞語,因此學生不僅要會認、會讀這些詞語,同時還要能夠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結(jié)合一定的動作表現(xiàn)出“遮、躲、羞”等詞語。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充分體會作者的心情,從而從找春天的過程中能夠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
2、以學生實踐為本,積累有法可用
2.1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shè)運用機會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雖然生活經(jīng)驗有限,但是在他們眼中生活確實豐富多樣的,這就給他們的詞語積累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因此就需要廣大教師去慧眼識珠,能夠啟發(fā)、引導學生去積累。而閱讀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途徑,尤其是小學生對于課外書的喜愛程度非常高,但是他們對于課外讀物的重點卻放在了看圖畫等上,既沒有用心讀,更談不上積累。如《畫家和牧童》一課中主要涉及的詞語有“商、價錢、購、抹、決”等,主要教學任務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并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等句式能夠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表達,還可以讓他們將自己喜歡的詞語加入其中,在閱讀中創(chuàng)設(shè)出更多適宜學生學習和運用的機會,從而提高他們的詞語積累運用能力。
2.2在日記習作中鼓勵運用
日記習作是小學語文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實踐活動,尤其是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學生寫日記時會將平時積累的精彩的詞語放在日記習作之中,這樣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學生日常積累的情況,同時學生也能夠把自己所想、所看、所聽的事物進行充分的表達。如《阿德的夢》一課中,“段、屏幕、污染、銷售、預定、系好”等詞語的積累,教師可以在講解完課文之后,可以要求學生進行小練筆,描寫自己的夢,恰當?shù)倪\用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這時教師再給予適時的評價,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對詞語運用的興趣,同時也是對他們?nèi)粘W習中詞語積累的一種肯定。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低年級單元主題教學詞語積累體現(xiàn)在學生日常學習的誦讀、閱讀、習作等過程之中,既激活了學生自身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也將更多的新鮮詞語融入到自身,豐富了自己的語言,最終提高了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錢燕萍;;堅持詞語積累 開啟智慧之門[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3)[C];2004年
[2]趙曉嵐;;運用多媒體技術(shù)提高詞語積累教學效果[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3]彭玉金;;抓好積累教學,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A];第四屆中國智慧思維學術(shù)研討會暨智慧學校創(chuàng)建與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王艷霞;;我對低年級詞語積累教學的體會[A];吉林省第二屆中小學教師優(yōu)秀科研成果評選獲獎論文匯編(特等獎)[C];2011年
[5]張?zhí)锶?;;李秉德論詞語積累教學[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