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梅
摘要:幼兒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可塑性強,自控能力差,既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便會錯失良機,積習難改,習慣成自然。幼兒期是培養(yǎng)習慣的最佳時期,抓住幼兒教育這一段關鍵時期,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一生的發(fā)展都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習慣培養(yǎng);幼兒;方法;探索
一、將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貫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幼兒的各種行為習慣都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形成的。例如:按時作息、按時上學、不任性、不挑食、不偏食、飯前便后要洗手、珍惜飯菜和衣物、愛護公物和自己的用品、講究個人衛(wèi)生和公共衛(wèi)生、團結小朋友,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不經(jīng)別人允許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懂得尊老愛幼對別人有禮貌等等。諸多方面的行為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yǎng)成的,是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每位教師(或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和指導,不能半途而廢。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會失去意義。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適當?shù)靥岢鲆恍┖唵蔚娜粘;顒右?guī)則要求,對于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具有積極意義。當然常規(guī)要求應從孩子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分階段提出。每一項規(guī)則的提出,從一點一滴開始,由少到多,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邊教邊幫到幼兒逐步學會獨立完成,這樣良好的班級活動常規(guī)自然水到渠成。因此,我們在向幼兒提出要求之前,必須先思考這種規(guī)則是否真正適合幼兒的需要,還是僅僅為了教師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是否站在幼兒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等。比如,要求幼兒對人要有禮貌。我就這樣告訴幼兒:早上入園的時候要向老師、小朋友問聲好;回家的時候要說聲“再見”;跟別人講話的時候要專心,別人說話的時候不要插嘴;,要求幼兒講衛(wèi)生,我就說,我們要做個講衛(wèi)生的孩子,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要求幼兒午睡時脫下的衣服褲子疊好放在固定的地方……。這樣合理明確的規(guī)則就容易被幼兒所接受,愿意主動控制自己的行為變他律為自律。
二、家園合作共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環(huán)境。對于幼兒來說,在家庭的時間約占全部生活時間的三分之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同樣離不開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簡單,幼兒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斷發(fā)展變化,其行為習慣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兒園接受的行為模式,如果家長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棄之一旁。為了使家園教育同步,我們注重引導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創(chuàng)設和保持一種和諧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圍。讓幼兒在這樣溫馨的家庭中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wěn)定,得到愛心的熏陶,萌發(fā)自信心、上進心;其次,要求創(chuàng)設優(yōu)美整潔的家庭環(huán)境。讓幼兒從小萌發(fā)愛整潔,愛護物品,生活有規(guī)律等良好行為習慣;再者,將教師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來,幼兒園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樣如此要求孩子。以此來鞏固良好行為習慣。
三、充分發(fā)揮榜樣的作用,進行良好習慣教育
孩子的發(fā)展總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習慣好,有些孩子習慣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間也是可以相互影響和相互同化的。當我發(fā)現(xiàn)一個小朋友在某方面做得好時,我馬上會對其他小朋友說:“你們瞧,我們某某小朋友做得多棒啊,如果我們都能像他那樣做,老師相信今天的小紅花一定會屬于你的!”一聽到這句話,小朋友們馬上向他看齊,然后像他這樣做。這樣,相對于教師天天的苦口婆心,效果就好多了。所以,教師要盡量在孩子中間樹立一個好的榜樣,這樣,讓孩子之間相互促進,養(yǎng)成好的習慣。幼兒教育空間大,可塑性強。教育家孔子曾說過:“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庇變菏羌儍舻?、無邪的,我們教育者應給受教育者一個平等、和諧的教育平臺,讓不同的孩子都受到最好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國家、民族的有用之材,成為對社會、家庭負責任的人,這樣才無愧于教育的真諦!
四、將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寓于教學活動和游戲之中
幼兒的學習習慣、品德行為習慣、勞動習慣等都可以與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結合起來。例如:以前我們班的孩子在每天的活動結束之后圖書、玩具到處都有,放學后我要整理很長的時間 才能把所有的玩具和圖示整理好 。后來,我和孩子們做了幾個簡單的游戲之后,圖書、玩具到處亂放的現(xiàn)象基本沒有了。游戲(1)給玩具分家。讓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給玩具分類,如:球類、圈類、圖書類、積木類、智力玩具類等。分類之后給每一種玩具找一個固定的擺放位置,也就是給每種玩具找一個合適的家。如:皮球放在球筐里,圖書放在書櫥里,呼啦圈掛起來,積木放在塑料籃子里,智力玩具放在玩具櫥里等。游戲(2)送玩具回家。把多種玩具混放在一起,讓幼兒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然后讓大家共同評判孩子們送的是否正確。此外,每天放學前提醒幼兒,小朋友要回家了,大家看一看我們玩的玩具都回家了沒有?如果沒有,請你們先把玩具送回家,小朋友再回家好嗎?每次教學活動或者是游戲活動、體育活動、區(qū)角活動、自由活動等之后,都要提醒幼兒把用過的玩具放回原處。這樣讓幼兒堅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后,活動室里亂放東西的現(xiàn)象就沒有了。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都希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人,使孩子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擁有健康的人格,才擁有健康的人生,快樂的生活,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國家才有希望。所以,我們應該從培養(yǎng)幼兒良好習慣開始,強化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是我們留給孩子最為寶貴、受用終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