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良生
摘要:提到語文教學,大家的首要印象可能就是一篇篇的閱讀課文,確實,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學生打好語文基礎、提高語文能力都是在教師一步步的引導下通過閱讀來慢慢實現(xiàn)的。所以,培養(yǎng)學生好的閱讀習慣和樹立正確的閱讀觀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中之重。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教學質(zhì)量 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長久以來的應試教育體制的框架下,語文教學從來都是只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消化吸收,而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直是浮于表面,不受重視??v觀傳統(tǒng)語文課堂,有很多不足。一、大部分的課堂時間都是教師在向?qū)W生傳授灌輸自己對于文章的主觀理解,學生閱讀時間嚴重不足。沒有充分的閱讀時間,自然而然學生的理解能力、欣賞品味就跟不上,后期的學習往往都是囫圇吞棗,沒有真正融會貫通。二、教師機械性的復制,忽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興趣學習。在很多閱讀教學過程中,往往是老師占主導,為了身心省事,參考教學資料和講義,機械性的按照作品作者背景—段落介紹—主題思想—寫作手法和特色一路將一篇文章肢解下來,然后學生被動吸收。三、學生的興趣和想法沒有得到正確有效引導,從而沒法將閱讀很好堅持下去。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自己不能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需要教師的指導,而很多教師忽略了這個問題,只是告訴他們“要多讀”,但具體“讀什么?”、“怎樣讀?”學生還是茫然,這樣一來,無興趣的學生無從下手,干脆放棄,有興趣的學生事倍功半,半途而廢。 總結(jié)來看 ,小學語文教師對于閱讀要求的透徹理解,引導學生打開閱讀的思維和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重中之重。[1]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策略
1.閱讀教學各步驟提升策略
新的閱讀教學要求教師不僅對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要有創(chuàng)新,更要進一步完善閱讀教學的各個步驟,真正提升閱讀教學質(zhì)量。教學課堂開始前,教師要擬定詳細的教學大綱。一、教學目標,要明確學生所學內(nèi)容,課程結(jié)束后要達到怎樣的一個效果;二、教學方法和評價,通過設計有特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和知識吸收程度,進行詳細記錄。當然,回歸到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還是“打基礎”,小學語文階段的學習是為了后期能深入學習做鋪墊,所以有幾點必須注意。一、教學方法選擇。小學的語文閱讀大多都是圍繞一篇篇特定的文章模式展開,沒有太多其他的實踐篇章和方法,只能靠這種語言模式獲得書本的間接經(jīng)驗,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學科特征和我們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來選擇方法,爭取教學效益最大化;二、恰當?shù)慕虒W評價和指導。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模式尚未成型,所以,教師要加強正確引導,對于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凸顯出來的問題給予因人而異的合理評價,讓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2]
2.讓學生各階段學習提升策略
小學涵蓋的時間較長,一共六個年級,分成3個階段,每個階段是層層遞進加深的,我們的閱讀教學也要根據(jù)年級的提升來制定銜接緊密的詳細的教學計劃和步驟。第一階段(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的重點主要是掌握大量的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為后期的閱讀打好基礎,同時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學會“會讀”文章。第二階段(三四年級)的重點在于閱讀技巧的突破和能力提升,基礎的字、詞、句掌握之后,就要學會“讀好”文章,教師要著重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針對有效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快又準的捕捉文章核心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第三階段(五六年級),高年級的學生經(jīng)過前兩階段的鞏固和提升,已經(jīng)能夠獨立的進行閱讀,此時重點就在于如何讓他“想讀”、“喜歡讀”,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文本和方法。[3]
3.建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交融的提升策略
根據(jù)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需要,我們綜合出5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相互滲透,互相補充。一、多積累經(jīng)典名句,好的名言佳句自然有他的精妙之處,尤其是優(yōu)美的句子,形象的比喻和各種修辭方法;二、消化積累的名言名句,這是對前面的積累進行咀嚼消化的過程,弄清楚“好在哪里”,然后變成自己的知識,學會運用,先模仿,再創(chuàng)造;三、解析篇章,這是在咀嚼基礎上的擴展,從全篇著手,理清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四、學會鑒賞作品,這是讀者自我意識的一種行為,閱讀到好的篇章,心里會油然而生一些情感共鳴,能夠進行獨立的鑒賞是在建立在自己消化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的文學素養(yǎng)和積累的升華,這是“教學類型”的最高境界,鑒賞別人的作品,提取所需,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造,靈活的運用到相關(guān)學習或者生活中。[4]
結(jié)語
筆者根據(jù)自己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進行的幾點簡單總結(jié),供大家交流學習和參考,大家結(jié)合自己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靈活的調(diào)整教學策略,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技術(shù)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gòu)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06).
[2]孫慶春.改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12).
[3]馬 英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14.
[4]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 聊城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