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龍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寫作教學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寫作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進而推動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9-0095-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初中語文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革和發(fā)展。寫作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革的過程中,其存在的問題愈發(fā)的明顯,這些問題的存在,與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有很大的關系?,F(xiàn)如今,如何解決問題推動發(fā)展是初中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1.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狀況
1.1教師的作文教學思路固化。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根深蒂固和應試教育對作文的特殊要求,初中作文的教學思路固化,甚至畸形化。一些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用自己的思維模式構建一個作文的框架,讓學生在框架內進行寫作,學生所寫出來的作文無論從選材、立意還是構思都大同小異。學生的作文中沒有屬于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作文教學陷入模式化。
1.2教師過于急功近利。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作文有著重要的影響。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一些教師急功近利,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向學生灌輸應試時寫作的立意和構思,而不讓學生獨立思考,發(fā)散思維。甚至讓學生背誦一些所謂的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依葫蘆畫瓢,把原本充滿內涵的作文教學變成了枯燥、乏味,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3學生的作文蒼白無力。很多學生的作文是在教師的要求之下而進行寫作的,作文的內容甚至是教師強加給學生的。例如在寫愛國的時候,學生能想到的也僅僅是古代的那幾個愛國詩人,比如杜甫、文天祥、辛棄疾;談到忍辱負重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想到了司馬遷。學生的寫作思維在教師的潛移默化中進入了一個怪圈,無法發(fā)散思維,寫出只屬于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作文,作文的內容變得雷同和蒼白無力。
2.應對策略
2.1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重視作文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而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教學理念,要求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所以,教師要盡快進行角色互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語文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寫作功底和作文素質,才能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游刃有余。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應以引導學生如何通過獨立思考而進行思維創(chuàng)新,每一個學生的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讓學生把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作文當中,才能使作文變得更加有活力。
2.2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寫作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是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學生真正的參與到作文課堂教學當中,才能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研究的課題。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
2.2.1情景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堂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引入到課堂當中。教師可以運用語言、多媒體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中獲得相應的信息,集中注意力學習。
2.2.2自然教學法。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學課堂。語文教師可以把作文課堂搬到大自然中,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和寫作興趣。例如,課堂的內容是關于春天的描寫,而當下的季節(jié)正好的春天,教師可以利用這個難得的教學機會,把同學們帶到大自然中,讓學生通過細心的觀察和品味,把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春天寫下來。每一個學生觀察事物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所寫出來的作文自然會不同。
2.3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寫作需要的是寫作素材、文筆表達能力和思想感情。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教材中的精讀課文,應該讓學生仔細的品味和揣摩當中的寫作素材和寫作手法,加深學生的印象。寫作需要大量的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和片段,適當?shù)倪M行模仿寫作,從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等方面進行模仿,當對寫作的模仿達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教師應指導學生的閱讀選材,引導學生閱讀一些積極健康的讀物,洗滌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4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發(fā)散思維進行寫作,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獨特的個性。所謂"文如其人",一個人的文章往往可以從側面體現(xiàn)出這個人的特點。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獨立創(chuàng)作,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把這一周的所思所想寫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文字看到學生所流露出來的情感,看到每一個同學的問題表達能力和寫作思維,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
2.5鼓勵學生寫日記和周記。寫作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寫作貴在堅持。初中寫作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單純依靠課堂教學,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一定程度的寫作。初中生正處在身心高度發(fā)展的時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煩惱,無處宣泄,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外寫日記和周記,寫作的內容不在多,貴在能夠堅持。教師定時對學生的周記進行檢查,不但能夠檢查學生的寫作情況,還能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學生在周記中寫出自己的煩惱,很大程度上是對教師的信任,希望教師的幫助。此時,教師應該對該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學生走出困難。
3.結束語
教師只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確定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鼓勵學生多閱讀,在把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也可以做相應的筆記。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