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莉
摘 要:學好語文知識就需要掌握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這里的寫指寫作,而且寫作是在綜合了其他三種能力的基礎之上形成的。而小學是語文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情感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但是在應試教育的發(fā)展熏陶下,我國的小學生的作文習作存在很大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xiàn)狀研究;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157-01
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習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習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著摸索與改進。
一、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
1、作文教學缺乏研究
語文教學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是作文教學,表現(xiàn)在作文教學研究不深入,教學效率低。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么過于束縛學生的思維,從開頭到結尾,從寫作內容到中心思想,從列定提綱到詳略的取舍 ,無所不包,而且還有字數(shù)的規(guī)定,學生的自由表達欲望和能力被抑制,寫出的作文千篇一律,讀起來味同嚼蠟;要么教師在指導作文時放任不管,美名其曰:“放開讓學生自由表達”。由于平時沒有科學系統(tǒng)的訓練,知識積累不夠,學生寫作時又感到無話可說,無內容可寫,致使學生感到作文越來越難,逐漸就失去了寫作的興趣。
2、學生不善于作文,習作缺乏自己的個性
在檢查學生的作文時,多數(shù)學生寫的作文,要么中心不突出,主次不分明,內容簡單,錯別字多還缺乏真情實感;要么真假難辨。在教師布置了習作之后,學生不是去思考應該怎樣去選內容寫作文,而是去翻閱作文書,看看上面是否有類似的作文,如果有的話,則直接抄一篇文章了事,或者是略做改動。所以現(xiàn)在的小學生作文假話、空話、套話滿篇:一寫做好事就是“拾金不昧”、“幫助殘疾人”、“刮風下雨關學校門窗”;一寫老師就是“自己生病了,老師到醫(yī)院看望,病好了之后老師給自己補課”,“老師帶病給我們上課”,“老師生病了還在為我們備課、批改作業(yè)”如此等等,此類沒有個性特色,沒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在小學生作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這不能不引起教師們的高度關注。
二、針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xiàn)狀所提出的對策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作文教學水平
學校可以要求教師加強自身文化學習,以作文教學為研究專題,每個學期制定出研究計劃,期末進行總結,撰寫成論文,然后在校內舉行語文教師作文教學的經(jīng)驗交流;經(jīng)常組織教師參與作文教學教研活動,“走出去,請進來”,舉辦作文教學觀摩課,請專家來講課,以提高教師的作文教學水平。
2、作文批判要得法
批改講評作文是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文批改可以采取詳細批改和簡單批改相結合,也可以采取面批和師生一起評改習作相結合等。講評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要抓住作文中帶有的共性地問題,聯(lián)系學過的有關寫作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評。每次講評既要總結作文中的優(yōu)點,又要指出存在的問題。通過合理的、科學的講評之后,可以讓小學生們能吃透寫作意圖,并按作文要求寫出比較好的文章。
3、培養(yǎng)小學生們寫作文的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前提,也是學習的動力。所以,在習作教學中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寫作文的興趣至關重要。
(1)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教師可組織學生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如“六一”聯(lián)歡、“國慶歌詠比賽”、“故事會”、“主題班會”、“優(yōu)秀作業(yè)展”、“手抄報比賽”等,并要求學生們學作文,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有話可說,寫出來的文章真實、具體。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們寫作的興趣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2)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興趣
每個學生的作文能力不同,如果教師都用一樣的標準來評分,那么對于中下層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作文可能每次都是剛好及格或是不及格,這樣時間久了之后,會打擊他們寫作的積極性,最后也會影響他們的寫作興趣。所以,教師在批改作文評分時,要采用分階層打分數(shù)的方法,把班里學生的作文水平 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不同階層有不同的要求,教師要特別注意中、下層的學生,對于他們教師應該多給與表揚和鼓勵,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在不斷進步的,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4、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1)學生要做到讀寫結合,歸類比較,從中學習寫作方法。讀與寫密切相關,只有讀的好、多,才能寫的好,在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堅持采用讀寫結合法,以文章的讀寫訓練為教學的重點,做到讀寫完美結合。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學過的各類體裁的文章歸類比較,要從不同體裁的文章中學習各種不同的寫作方法。
(2)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靈活運用。在習作教學中學生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基本功差,視野窄,思路單一。寫起作文來生搬硬套,胡編亂造,有的東西摘抄,改頭換面。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習慣和能力,要對寫作的對象要有所了解。語文教材中的一些課文語言優(yōu)美,讀起來瑯瑯上口,這些都是學生們可以積累的優(yōu)秀素材,所以,教師在讀文后要安排學生對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言進行記誦、摘抄。
三、總結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教學生們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科學的指導,不能一味的束縛他們的思想,也不能完全的放任自流,小學階段的學生自學能力還不是很強,他們需要教師的耐心引導。小學語文還是學生語文教育中的基礎階段,只有在小學打好基礎后,在以后高年級的學習中才能更好的學習語文這一學科。習作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是誰都替代不了的,它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包 娟.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論壇,2014,(08):239
[2]. 李詩群.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xiàn)狀研究及策略分析[D]課程與教學論,2009,
[3]. 劉宗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研究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5,(7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