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 國際形勢的變化和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考試改革給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面對需要迫切提高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高職大學英語也需要作出一些改變?,F代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的狀況不容樂觀。結合功能教學法和內容教學法兩種教學法的優(yōu)勢,提高高職畢業(yè)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運用能力,勢在必行。
關鍵詞FCD 教學法 高職 大學英語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47
1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我國大學英語四級和六級考試不斷地在題型上進行改變,未來大學英語教學的方向應該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特別是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對學生適應未來的發(fā)展變化及成為高素質人才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與考試息息相關的大學英語教學也在朝著這個方向前進,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1.1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
教師對新題型的變化及其提出的對英語交際能力的更高要求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仍然采用原來的語法功能法等傳統(tǒng)陳舊的英語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大部分學生在陳舊的英語教學法指導下學習了十幾年的英語,對四六級考試的新要求和教師的新興教學方法不太適應,只注重語法和詞匯的學習,對口語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學習與培養(yǎng)不能適應也很難跟上。
1.2教材
根據功能教學法,教學材料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如功能性,結構一功能性,功能一結構性和主題性等教學材料。功能性教材會忽視語言結構,使語言結構失去系統(tǒng)性;結構一功能性或功能一結構性教材雖然注重了語言結構,但卻忽視了意念和功能。
13大學英語定位
21世紀的大學英語定位有兩種不同的指導思想。一為語言驅動;二為內容驅動。大學英語的正確定位不能不涉及到外語教育的最終目標。我們的外語教育最終目標是把我國全體大學生培養(yǎng)為到達操本族語者或接近操本族語者的語言水平呢,還是定義為能“通過英語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表達自己的專業(yè)思想呢?
2FCD教學法簡介
2.1功能教學法
功能教學法(functional approach)是以語言功能項目為綱,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體系。美國心理學家H_D.Hymes認為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是語言最本質的功能。因此,許多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紛紛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的角度出發(fā),重新考慮語言的教學方法。許多人都認為交際既是語言學習的目的,也是語言學習的方法。功能教學法正是這樣一種既是目的又是方法的教學法。
2.2內容教學法
內容教學法也叫“基于內容的教學法”(content-basedIn-struction),它是一種新穎的二語教學理念,始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的“沉浸式”實驗班。它強調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應把目的語作為學習主題內容的工具,而不是作為學習的直接對象,課堂教學應重視交際能力培養(yǎng),重視語言的語用性與真實性。學習者以學科知識作為課程核心,利用二語或外語進行學科知識學習,從而達到學科知識和語言熟練程度的雙重提高,課堂教學采用真實的原語材料,同時作為學習學科知識的教材和學習語言功能、形式、意義等教學材料。
3 FCD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3.1功能驅動教學法
韓禮德認為語言系交際是一種社會性的活動,而能力是個體性的、心理性的。威爾金斯對“交際能力”又做了進一步的區(qū)分:(1)語法能力(或稱語言能力);(2)社會語言能力;(3)話語能力(或稱語篇能力);(4)策略能力。功能教學法在強調語言交際能力的同時也重視了語言知識的作用,主張交際是社會行為必然會受到社會的、文化的規(guī)約,同時也是個人行為,所以在教學中不可忽視學習者的勝利和心理機制的特點。
3.2內容驅動教學法
內容驅動教學法符合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Krashen認為學習者本能的不會有意識地關注語言形式與技巧,而是潛意識地構建符合自身的語言系統(tǒng);而“學得”則不同,學習者必須有意識地注意語言形式并主動自我總結語言規(guī)則,并經過自我反復修整,才能形成語言建構,最后才能正確使用目的語。因此,他指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注意力應集中在語言的內容上,而不是形式上。如果學習者更注意的是語言信息的交流,而不是語法規(guī)則,那么更有利于他對第二語言的掌握,從而激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4 FCD教學法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與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4.1功能教學法及其課堂設計
(1)教學內容Bill Gates-A Story of Success。教學內容摘自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大學英語一走向職場(上冊)》,P99-100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2)學情分析。大一剛入學兩個月的新生,英語基礎相差很大,尤其是語法和語言知識一塊有著一定的差距。而大一的新生又是充滿活力與學習欲望的。90后大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對故事的主人公比爾蓋茨也具備一定的了解。這樣的一篇文章能引起其對于學習的渴望,非常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3)活動設計(表1)。
4.2內容教學法及其課堂設計
(1)教學內容How to sell goods on the internet。教學內容摘自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大學英語——走向職場(上冊)》,P178-179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2)學情分析。網購是現代生活中每個人都要接觸和談論的話題,大一新生對網絡購物和網絡營銷也具備一定的親身體驗及了解。對如此耳熟能詳的一個話題,這樣的一篇文章能引起其對網絡營銷知識的渴望,非常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3)活動設計(表2)。
5應用過程中的問題與思考
5.1課時需求
完成如此細致的語言的功能驅動教學和內容教學,需要非常多的課堂時間,從任務導入到開始,直至完成,是一個非常全面完整的過程。而高職教學中,大學英語的教學課時本身有限,再加之還有語法、寫作等其他教學內容,要完成這樣的教學存在一定的困難。
5.2過程性考查的難度
特殊的教學方法需要配備以特殊的考查方式,而鑒于此兩種教學方法的特殊性,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紙質試卷的筆試,需要進行口試和其他形式的過程性考查方式。而過程性考查方式的試題編制、考查人的主觀意念、學生的短期性表現都將會影響到考查結果。所以配合此兩種教學方法的過程性考核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
5.3教材、活動設計及課堂掌控能力
市場上目前還沒有能夠同時滿足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教材,這意味著教師們需要對現有教材進行整合,并做細致的活動設計,進而開發(fā)出與之配套的教材。這給教學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原本教學任務繁重的教師也會備受壓力。而對于活動中學生的表現評價與指導,課堂的調控能力,教師需要更加細心,承受的課堂壓力也隨之增加。
FCD教學法運用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具備有一定的基礎和優(yōu)勢,但仍然面臨諸多的問題,尚需要各方力量積極研究與探索,使之更加完善,發(fā)揮其最優(yōu)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