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琴
摘 要: 英語新課程標準在一、二級目標總體描述中明確指出必須以考查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測試包括口試、聽力考試和筆試等形式。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種既有一定可行性,便于教師操作,又能發(fā)揮測評應有的功能,體現(xiàn)培養(yǎng)素質(zhì)人才的與時俱進的口語測評方法。
關鍵詞: 口語測評 傳統(tǒng)方式 革新方式 與時俱進
英語口語測評的類型可分為形成性口語測評和終結性口語測評兩大類。學生的口語成績是形成性口語測評和終結性口語測評成績的有機整合,形成性口語測評成績占30%,終結性口語測評成績占70%。
一、形成性口語測評
形成性口語測評是指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口語能力的評估,對學生的口語能力的提高起著激勵和導向的作用。
(一)形成性口語測評傳統(tǒng)方式
教師通過每節(jié)課始5分鐘左右的值日生匯報來實施測試,由學生課前準備,課上表演。傳統(tǒng)方式由于由學生做主選擇內(nèi)容,有時內(nèi)容會重復,有時為了內(nèi)容不重復,受能力的限制學生又不善表達,反而挫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每節(jié)課都單獨用五分鐘實施測試,既浪費時間,又常常顯得突兀,和當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不能融為一體,破壞了課的整體性。
(二)形成性口語測評革新方式
教師可以通過每節(jié)英語課上一至兩組對話表演和每單元復習課圍繞單元話題進行表述等形式實施最常態(tài)最自然的口語測評。如:譯林版六年級下冊Unit8 “Our dreams”的第一課時課堂中,在細讀story time 后,教師和一生配合示范后全班以pair work 形式展開如下的對話表演:
A:Do Miss Lis students have big dreams?
B:Yes, they do.
A:What does ...want to be?
B:He/She wants to be...
A:Why does he/she want to be...?
B:Because ...
教師指名兩至三組表演,其他組點評,由此對這幾組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評定。第三課時全班可以展開如下小組對話表演:
A:Do /Does... have a big dream?
B:Yes, ...do/does.
A:What do/does ... want to be?
B:I/we/They/He/She want(s)to be...
A:Why do/does ... want to be...?
B:Because ...
A:To make your/his/her dream come true,what will ... do?
B:Ill/Well/Theyll/Hell/Shell...
A:Will ...?
B:Yes,I/we/they/he/she will./No, I/we/they/he/she wont.
教師指名另兩至三組表演,其他組點評,教師由此對該幾組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評定。在本單元第五課時復習課中,學生可四人小組進行類似的話題表述:I have a big dream.I want to be a/an...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I will...I should...I must...I also can ...I think my dream can come true.
教師指名另兩至三組表演,其他組點評,再對該幾組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評定。每節(jié)課有七到八個這樣的對話或話題表述,所以一星期能對班里所有學生進行口語能力評定。由于學生知道每節(jié)課上小組對話的表現(xiàn)將占其口語成績的一定比例,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積極性被高度調(diào)動,并及時通過學生的自評、互評、教師評、教師小結等形式給學生打分和指導,使學生參與評價的全過程,變被測為自測,使學生從被動的地位轉(zhuǎn)向主動地位,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性。這種常態(tài)的融入每節(jié)課課堂的口語測試自然地確保了課堂的整體性,毫不突兀,由于學生對話和話題內(nèi)容都緊扣本節(jié)課或本單元內(nèi)容且有教師的當場引導,大部分學生能自如地表達,口語測試的心理負擔減輕了,口語能力提高了,口語測試本身也變成了一種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和再學習的過程。
二、終結性口語測評
終結性口語測評是指在學期末或?qū)W年末對學生口語的綜合評估。
(一)終結性口語測評實施方案
1.學校準備好候考室、準備室及若干個測試室。
2.口語考試時,參加考試的學生在考前30分鐘集中在候考室。
3.準備室留2份學生試卷供考生準備時用,各測試室留1份學生試卷和2份教師用卷。
4.測試前5分鐘考務人員按順序呼叫考生姓名,讓考生把個人物品放在門外后進入準備室準備,準備時間為3分鐘,3分鐘后領考生進入相應的測試室。
(二)終結性口語測評傳統(tǒng)方式
終結性口語測評傳統(tǒng)方式例卷如下:
A.朗讀單詞、詞組(5分) B.朗讀短文(5分)
C.日常會話(5分) D.專題表達(5分)
(三)終結性口語測評革新方式
終結性口語測評革新方式例卷如下:
A.課文朗讀(5分)B.對話創(chuàng)編(5分)C.話題講述(5分)
D.才藝展示(5分)
(四)終結性口語測評兩種方式的對比
由以上試卷可以看出,終結性口語測評革新方式相比傳統(tǒng)方式有以下優(yōu)點:
1.省時。傳統(tǒng)方式一個考場一次只能測評一位學生,而革新方式一次可以多個學生。
2.開放。傳統(tǒng)方式的第四類題型中學生有選擇權,而革新方式絕大多數(shù)題型中學生都有選擇權,充分體現(xiàn)試卷的開放性。
3.交際。傳統(tǒng)方式交際性不強,而革新方式是由兩位或幾位學生合作創(chuàng)編大段對話,交際性不言而喻就強多了。
4.整合。傳統(tǒng)方式第一類和第二類題型都是朗讀,而革新方式把這兩類進行了整合。
5.主體。傳統(tǒng)方式測評的大部分內(nèi)容學生沒有決定權,而革新方式中每一類題型學生都有決定權,學生可以選擅長的內(nèi)容,還能選自己中意的搭檔,充分尊重學生,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時代對人們的英語口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迫在眉睫??谡Z測評的方式無疑影響著學生水平的發(fā)揮和提高,因此去除傳統(tǒng)口語測評方式的糟粕,取其精華,從而形成與時俱進的口語測評的革新方式尤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