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玲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與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的作用尤為重要,正所謂“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越來越多的人更加注重教學質量。與此同時,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教學中,如何將兩者很好地結合在一起,為更多的學生帶來優(yōu)質的教學,成為當下最關鍵的問題,選擇了對信息技術條件下的中學美術研究的這個主題,希望能夠對今后的教學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造福于廣大學生。
關鍵詞:信息技術;與時俱進;中學美術;研究
從當前的教育發(fā)展情況來看,美術教育仍然受到忽視,除藝術生外,很多學生認為美術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其實美術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進而升華為對美學的獨特感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重點是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思想的良好平臺,我們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讓他們正確認識美術,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推廣,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將其與美術教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幫助更多的學生領悟美術教育的意義,從中受益終身。
一、從理論角度研究中學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中學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的一個最重要的結合點是建構主義,建構主義即一種主張將學習與知識相結合的理論,在這個理論中強調主動學習,對于教學設計有著重要影響。在之前的計算機教學中忽略了教學設計這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是把重點放在了教學理論上,伴隨著對教育的研究,學者提出了教學設計這個概念,進而建構主義應時而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建構主義推進了人們對教學的進一步認識,建構主義很自然地將中學美術教育和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
二、從實際情況著手研究中學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1.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將教材的內容再現(xiàn)情景,通過將文字轉化為場景、圖畫模型等內容,讓學生從理論知識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幫助學生營造一個可見的氛圍,進而引導學生去觸摸、感悟真實的場景,從而升華為自己的情感,可以說是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起到很好的啟發(fā)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美術教學中最關鍵的一步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主動去挖掘美術這門課程的真正魅力。
2.有效利用網絡
網絡已經得到了普及,網絡上信息量大、資源豐富,是很多教師在課堂有限時間內講不完的,所以網絡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比如,學生之間可以交流一下學習經驗與學習感悟,幫助大家更好地取長補短,師生之間通過交流,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學習情況,以便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幫助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健康有效地成長,進而取得優(yōu)異成績。
3.利用工具主動探究
在教學中,計算機始終是一個輔助工具,尤其是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教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很多學校將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美術教育也不例外,通過做PPT課件,將教學內容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一方面降低了書本的枯燥程度,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給學生,增進學生的理解,提升學習效率。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進行教學,始終將學生放在教學工作的第一位,讓他們能在學習中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一個世界。
三、如何將中學美術教育與信息技術很好地結合
1.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注重強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靠自己和團隊協(xié)作去研究課題,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而挖掘其中的知識內涵,一方面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尤其是計算機的普及,借助計算機,幫助學生搜集豐富的學習資源,讓他們能夠得到全面的認識,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能夠在之前認知的基礎上得到提升。
2.協(xié)作式學習
根據哲學理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整體的作用之大,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團隊的作用,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他們每個人在小組中得到不同的分工,盡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之間可以借助計算機展開進一步的合作式的學習,一方面網絡儲存的資源比較豐富,另一方面學生借助于網絡,使得交流變得更加
方便。
一直以來,計算機受到各行各業(yè)的追捧,教育行業(yè)更應該緊隨其步伐,將信息技術和教育合理地結合在一起。美學是一門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學科,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其進行了拓展,可以借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出圖片、聲音、動畫等內容,拉近學生與現(xiàn)實的距離,從而降低美學的學習難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大根.美術教育的背景及含義[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李天順.落實“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在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省級規(guī)劃與實驗區(qū)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2013.
[3]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M].北京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研究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