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 要】新一輪初中化學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注重學生個體發(fā)展,面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理念逐漸深入,這就將原來的“滿堂灌”的教育模式變化為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的新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實驗和探索中更好地獲取知識,有效提高了他們的化學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結合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談自己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幾點策略,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興趣生活 自主探究 多媒體 個體差異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7-0126-01
面向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的理念逐漸深入,這就將原來的“滿堂灌”的教育模式變化為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的新方法,使學生能夠在實驗和探索中更好地獲取知識,有效提高他們的化學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結合個人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談自己實施新課程理念的幾點策略
一、合理利用年齡特征,激發(fā)學習欲望
初中生就像朝陽,富有生命力,他們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點決定了興趣策略實施的必要性。一般而言,初中生活潑好動,善于觀察新事物,目光敏銳,對于新事物的追求不知疲倦,這些特點無疑對我們的化學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化學學科重視實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教學時,教師可先通過舉辦一些有意義的教學活動和比賽,如化學小制作,撰寫一篇小論文等,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蛘叱闪⒒瘜W學習小組,開展化學知識競賽,辦一期化學專題板報、小講座等,促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索和研究化學這一學科。另外,還要精心設計問題情境,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增強學習興趣。
二、組建課程資源,拓寬視野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的學科。生活中有許多化學知識、理論的規(guī)律,這就給廣大化學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機會。作為化學教師,我們要正確引導,深度剖析,將化學這門生活的科學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拓寬學生視野,以適應現(xiàn)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但是,課本資源是有限的,具有狹隘性。更加有效地指導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教師要以生活資源為基礎,適時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及時和他們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將抽象、空洞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進一步鞏固、升華。
另外,教學中還要創(chuàng)造讓學生在生活中有親自動手和體驗的機會。比如,課堂中只要有和生活密切相關小實驗,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機會讓他們在課外進行一下小體驗,感受一下化學給他們生活帶來的小驚喜,同時也可以把實驗中出現(xiàn)的小問題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化學學科是一門動手能力強的學科。因此,在課堂中要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作為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肯定學生,尊重學生的自主能力,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要體現(xiàn)出自主這一教學策略。自主策略的實施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獨立學習的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是起到一個調(diào)控的作用,學生要自己通過網(wǎng)上查資料,翻閱各種參考書,甚至社會調(diào)查,參觀企業(yè)和工廠等多途徑,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和效果性。結果表明,自主策略在課堂中的實施,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探索求新的實踐精神,使學生成為了富有鮮明特點的學習個體。
四、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實驗
化學學科是一門注重實驗探究的學科,所學習到的理論都是先驅(qū)們用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如果只是簡單文字的學習,勢必不會那么形象、直觀、生動。因為化學學科的魅力在于實驗,在于體驗實驗過程的樂趣。在實驗過程中,了解化學反應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學生可以獲得體驗。另外,實驗策略也要有課外的延伸,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其中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體驗,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拓寬屬于自己的舞臺。
五、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現(xiàn)在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作為教師要與時俱進,不能落后于時代,否則終將被淘汰。因為過去的教學只是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枯燥單調(diào),沒有說服力,只有學生的“想象力”。隨著計算機的問世和科學的發(fā)展,學生不再是教師的聽眾和信息的單純接受者。他們應該成為知識的主人,而運用多媒體重組知識信息,更新知識信息,可以使知識突破化學課本的局限,把化學教學中用文字表述的化學知識和背景以及一些相關化學工廠生產(chǎn)過程用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這樣既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又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將化學課堂打造得絢麗多彩,體現(xiàn)出“科學性、創(chuàng)造性、情感性、靈活性、魅力性的藝術特征”。
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是存在著個體差異的,從知識認知到理解運用都有不同的層次和等級。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這一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個體學生的發(fā)展和認知,從“課程目標、結構、內(nèi)容、實施和評價全過程,進一步突顯差異性”。為了實施這一目標,我們要從備課、選取材料和教學方法上體現(xiàn)出個體差異性特點,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明確不同的任務,實施不同的個性化的分類評價和個性指導,盡量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化學的快樂。
總之,化學是初中階段最具有特點的學科,側重于實驗和探究,側重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化學之美,是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引導學生入門的必要手段.